耿筱夏
摘 要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重要时期,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也在这一段时间内逐步奠定了基调。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是小学的基础性科目,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平台,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29-01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道德的教育,孔子曾说:“德乃立身之本。”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符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语文是小学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材中也有着不可胜数的德育案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第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是统一的,都是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语文作为小学的三大主流学科之一,对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道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二,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明确和升华学习的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全面的人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因此,教师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
“君子忧道不忧贫。”这个“道”就指的是道德,中国历来就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十分合理,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因此,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给学生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如,在讲授《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除了引导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词与语法外,还给学生讲解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这篇课文是讲晏子在出使楚国期间,被楚王三次侮辱,都被晏子用语言巧妙地回击,不卑不亢。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将课文翻译,并将故事拓展改变成一个剧本,让学生进行情境剧表演。表演中,我让学生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及心理特征,尤其是要将晏子的勇气和智慧表现出来,通过情境表演,学生对晏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晏子身上的爱国情怀。这样,我就将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完成了教学课文、渗透德育的双重任务。
(二)创设生动的德育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给学生进行“思想灌输”,就会“东风吹马耳”,起不到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丰富,凭借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独特优势,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生动的德育情境,将课文中冷冰冰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声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就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熏陶。
如,在讲授《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大自然意象。这篇散文的题目就来自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随后,我给学生播放了江西婺源的景色,跟课文中的描绘几乎一模一样,清澈的溪水、柔软的柳枝、婀娜的舞姿、美丽的田园,我让学生结合视频体会文中的这些语句,体会大自然的静谧和田园风光的美好。如此,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三)组织多样的德育活动
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授德育理论,而不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就会造成“知”与“行”的分离,就会建造空有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德育实践来深化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德育惯性,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德育理论。
如,笔者发现,班上有许多孩子因父母工作忙而缺乏关爱,于是形成孤僻的性格,还有一些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而表现出自私。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学生参加了“走进敬老院,传递温暖情”的班级活动。学生来到敬老院,我组织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表演节目、与老人谈心,学生都很热心地参与,老人也感受到了来自晚辈的关爱。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總之,德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断开拓和进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忠.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8(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