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层层起 精彩步步生

2019-10-14 17:12彭晓霞
新智慧·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彭晓霞

【摘 要】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言下之意便是文章不喜欢平铺直叙。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堂课上,教师讲起课来四平八稳,没有丝毫的波澜起伏,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是一位教学的艺术家,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设悬念,真正做到悬念层层起,精彩步步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层层递进,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层层递进

古语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那种没有丝毫波澜起伏的文章,是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的。同样的道理,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呈现出来的课堂现状是四平八稳,毫无波澜的,学生也会无精打采,提不起任何的兴趣。此时,我们不妨设置悬念,适时地抛给学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主动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在语文课堂中,所谓的巧设悬念,就是指教师能够用生动的语言,传神的表情、动作,绘声绘色的讲述,将课堂中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又一个亟待解决的谜团,然后寻找恰当的机会抛给学生,让他们主动与课文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愉悦,当自己找寻到答案之后,那种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愉悦感会让他们拥有成功的体验。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设了悬念,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抛砖引玉,巧设悬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就应该有一种把控全局的能力,要对课堂有一种艺术的把握,即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始之初,便能够抛砖引玉,直入主题,使课堂的第一记重锤,敲响学生的心扉,从而能够达到直入主题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时,笔者便在课堂之初及时设置了悬念:雪地里有哪些小画家?他们分别画出了什么样的图画呢?这些小画家不包括谁?当小朋友们听到这样的悬念设置,便急切地想寻求答案,想快速地进入文本,雪地里的小画家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会画竹叶的小鸡,会画梅花的小狗,会画枫叶的小鸭子,还有会画月牙的小马驹等。而小青蛙因为要冬眠,所以没有参与进来。有上课之初的悬念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懂得去文本中欣赏冬天雪地的美丽,去感悟各种小动物不同的特点,以及给冬天带来的别样情趣。

二、课堂之中,多种方法设置悬念

(一)借助生活要素,设置悬念

生活是我们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自然也是文学作品的来源。一切的文本都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直观反映,再加上艺术手法的加持,最终呈现给我们精彩的文本内容。若要带领学生深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不妨从生活中寻找契合点,去深入把握作者的立意,接受情感的熏陶和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

在实际的文本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悬念,会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结合生活是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例如在教学部编本教材《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笔者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田园的经历来感悟作者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教师及时抛出悬念:同学们,你有过农村田园的经历吗?例如假期中跟随爸爸妈妈到乡下的奶奶家,或者出门旅游的时候,亲自体验的农家乐生活,这样的生活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当时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呢?通过这样的悬念设置和学生解答,便能够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作者童年跟随爷爷在园子里的那种无忧无虑,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是令她永远难以忘怀的,这便也把握住了文本的情感主线。

(二)借助故事,巧设悬念

小学生由于其思维还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抽象思维还不发达,情节丰富的故事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每一个孩子都是在长辈的故事中慢慢成长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借助故事巧设悬念的话,会为学生打通课内外的界限,唤起他们的熟悉感,也能快速促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讲读课文时,便借助一个小故事抛出了悬念:有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在月夜下看守着西瓜地。此时,月明星稀,乡下的环境好幽静啊!有一只猹悄悄地晃动着滚圆的身子,灵敏地窜进西瓜地来,它是来偷瓜来了!这位看瓜的少年,手捏钢叉,蹑手蹑脚,对准猹直刺下去,你知道最终的结果吗?你还想了解这位少年更多的故事吗?这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对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结尾之处,意味深长

教学时,要做到有始有终,方成圆满的课堂,如果教师能够在文本结束之时,设计一个充满悬念的结尾,会让本堂课得以充分的巩固,不仅对本堂课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總结,也会深入向课外拓展和升华,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意味深长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之后,同学们对蟋蟀的住宅艺术有了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对自然界中动物的智慧非常佩服,在总结课文时,我们不妨用一个小悬念及时向课后拓展:在本堂课中,我们见识了蟋蟀的住宅,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住宅特点呢?激发学生下课后去主动查找资料,对大自然的生灵那种聪明机智,适应自然的特性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体会。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意做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教师在课堂的几个关键环节,主动为他们设置精彩的悬念,会促使他们去深入研究生活,研读文本,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让语文课堂彰显自己的魅力,切实做到悬念层层起,精彩步步生。

参考文献:

[1]李慧春.巧设课堂悬念,激起兴趣涟漪[J].小学时代,2010(02):43.

[2]唐沙沙.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J].软件:电子版,2012(10):108.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