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卫新
【摘 要】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课堂观念,“把课堂比作高速公路,老师把学生送上高速公路,并在高速公路下一个路口等待学生。”在这样的路上,教学有了更多的开放性。只有通过教师的点拨,借助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判断铁锈是铁还是锈?从而精准解决学生新认知中的困惑。教学的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伴随;点拨;丰满;教学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理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课堂观念,“把课堂比作高速公路,老师把学生送上高速公路,并在高速公路下一个路口等待学生。”以为这样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他们忽略了“高速路”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类似这样的探究活动目标指向性单一,研究结果唯一,学生在其中只是一种“伪主体”。实际上,学生更需要在这样的“路上”发现、体验、经历、改变。在这样的路上,教学有了更多的开放性。因学生的年龄、经验积累等因素限制,开放性的课堂学生需要老师的陪伴与点拨,新科学教育需要科学教师做一个伴随者与点拨者。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教师伴随作用
教师“不是拉着羊群朝前走的羊倌”,而应该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伙伴。在科学学习中,教师要事先规划好学生参与探究的方案,要考虑学生需要的知识铺垫,要考虑探究活动中各种可能的变化,随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科学老师必须是学生学习的伴随者,与学生共同去发现,共同去思考,共同去经历,共同获得探究学习的快乐。
(一)伴随是适时点拨
比如,我们在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時,学生分组完成做不同形状实心体的橡皮泥,再制作出不同形状但能浮于水面的空心形状橡皮泥。有的组完成顺利,有的组却遇到困难,屡试屡败。这时,教师让大家暂停,分别展示下沉与上浮的橡皮泥,寻找它们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发现上浮的橡皮泥都有共同的特点,排开水的体积足够多。制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橡皮泥要皮薄内部大。当学生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后,再让学生修正自己的制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适时的点拨把“橡皮泥能上浮的要点了然于心”,为后续“沉与浮”的探究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伴随是共同参与
比如,学生在解剖花的结构时,教师可以作为小组的一员,重点参与几个小组的解剖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可以观察学生的解剖方法是否正确,解剖过程是否合理,解剖技能是否熟练,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切片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生物切片,共同使用显微镜观察,了解学生对生物切片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显微镜的使用能力。如果师生的共同活动能观察到植物表皮微观世界的奥秘,肯定会给学生带来惊喜。类似这样的探究活动,有了老师的共同参与,就会提高活动成功的概率。这样的伴随一定能激起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以及对科学学习的美好回忆。
(三)伴随要拒绝限制
科学教学“要无限相信儿童的潜力”。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伴随者,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做出过多的指导与限制,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去设计实验或活动、完成操作、做好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伴随者,观察学生的思维、认知、操作等各方面活动,搜集课堂目标达成的信息,有效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
伴随式的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是探究活动的一员,应该热情地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以自身的探究热情影响学生,以自我的智慧来帮助学生,让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相应的科学技能,养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教师点拨作用
点拨是最好的伴随。教学过程中的适时点拨能让课堂教学峰回路转,它是学生思维活动遇到困境时拔开乌云的那一缕阳光。受认知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儿童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在教学重难点等关键环节遇到障碍,需要老师通过精巧点拨,架起思维的桥梁。点拨能突破儿童经验、认知与思维的限制,去触摸真理的曙光。
(一)点拨需要换个角度
比如,在教学《“消失”的水》一课时,学生通过第一次对比实验后发现化纤线、棉线、毛线、塑料线的吸水能力是不一样的,怎么判断哪种线的吸水性强?学生们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时,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现在的对比实验中对四种线是否公平?问题的提出实际是要求学生要注意如何控制实验中的变量。在讨论中学生会发现,这些线的长度、粗细等要素各有不同,材料吸水性对比缺乏公平性。教师提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对比,让这些材料比较时处于同一起跑线。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很快想到可以选择相同的“重量”作为不变量,较好地解决了线的粗细难以控制的问题。统一了四种线的重量后,再来做第二次对比实验,就很容易发现哪种线的吸水性最强。“粗细、重量、长短”是材料的特点,有时因技术所限难以统一,但研究者可以转换思维的角度,变不能为可能。教师的适时点拨,其实触摸的是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是一种高级的教学艺术。
(二)点拨需要精心设计
点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去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让他们的思维触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出耀眼的火花。
比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一课时,需要学生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学会鉴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现象。两者的区别判断标准是观察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学生对火柴点燃前后的变化认识很清晰,发现火柴点燃后,发光、发热、冒烟、有黑色物质等现象产生,确定火柴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但面对铁生锈现象,锈是不是一种新物质?如何进一步判断锈的性质?原有的认知超出的学生的积累。这时,教师应该发挥点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仅靠表面的判断还不够,应该去思考“通过另一种途径去判断锈的性质”。如围绕铁的性质:能被磁铁吸引,铁能够导电,铁的颜色为银白色……通过教师的点拨,借助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判断铁锈是铁还是锈?从而精准解决学生新认知中的困惑。教学的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锈的兴趣,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