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徐军
【摘 要】 合作探究是一种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对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合作探究;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还原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并将其传递给学生。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策略,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探究,而合作探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应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就特定的知识点或问题展开探索,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本文中笔者以日常教学经验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应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些许启示。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不应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合作探究模式有助于锻炼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对其观察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它为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我们需要从正视其特点出发,进一步推进这一模式的影响。具体来说,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研究性特点。研究性是实践合作探究模式中首先需要重视的特点,应用该模式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解答问题或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这对其综合數学能力的提升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是开放性以及实践性特点。应用合作探究模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的侧重点应当是学生实践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便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因此开放性和实践性是该模式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特点。最后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从激发兴趣着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垂直与平行线”这部分知识为例,其中“垂直”与“平行”是两个需要重视的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过渡——“相交”也需要在此环节的教学中进行适当渗透。日常教学中,可以“两条直线之间存在几种位置关系”为主题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观察论证等方法进行实践探究,并鼓励其在课上展示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适时引入课本知识的讲解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具体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特定的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如此才能够为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打好基础。具体来说,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认知规律出发完成情境的创设工作,可在合作探究前利用多媒体、游戏等活动进行主要教学内容的导入工作,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引导下进入合作探究的状态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者,用情境来引出问题,让学生依靠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分析探究活动中接收到的信息或遇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将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落实到位,教给其正确的学习技巧,为其数学技巧以及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以“可能性”这部分内容为例,这是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开始。教学中可尝试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帮助他们分析并理清楚这部分知识中所涉及的概念、理论或原理,从而为后续更深入的合作探究打好基础。用这部分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之上,逐步导入更深层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2.做好学生的分层
应用合作探究模式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需重视学生的分层问题,分层是为了更好地合作探究,而不是对部分或个别学生的否定。分小组时要保持组内成员的差异性,并尽可能使各个小组的整体状况保持水平,如此在小组范围内采用“一帮一”“一带一”的方式为各个层次的学生营造一个进步的机会。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的基础上,也需要在备课中体现“学生的分层”,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认知规律来设定教学目标,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适当提出几个带有探究色彩的问题,以达到发散其思维的效果。而对表现暂时落后的学生,可灵活设置教学目标,引导其先从打好基础着手,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高。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知识为例,在设定教学目标或选择教学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可适当拓展乘法以及除法这两种运算方法中的运算技巧,而对在做题中经常出错、概念理解不清晰的学生,则需要引导其夯实基础。日常教学中,在恰当的教学位置抛出问题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优化学生分层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参照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而问题的提出则是这一环节工作的重点。
3.在评价环节进行难点剖析
在完成合作探究活动之后,教师需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评价,分析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暴露出的问题,还需要恰当地给出建议。此外,这一环节还可以将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制作一份家庭收支表”的探究活动,以让学生明确统计表能够更好地展示数据、条形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分析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关系。后期评价环节,班上的同学提出了几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学生们讨论得很激烈,在学习既定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价值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热情,深化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情感体验,所以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任素娟.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8(30):258.
[2]宋春芳.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