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祥 董苏
【摘 要】 基于2014—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1 146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了内部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已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但这些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极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可有效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间接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结果对强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20-0120-06
一、引言
企业绩效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价值,在合理风险范围内提高企业绩效是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者和决策者,管理者在投资、融资以及利润分配等重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传统的财务理论一直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而忽略了管理者心理特征对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影响。随着股权溢价之谜、羊群效应等现象的出现,传统的财务理论已无法完全解释所存在的问题。鉴于此,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将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引入财务领域进行研究,发现管理者在日常的经济决策中存在大量非理性行为,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最为典型的非理性行为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过度自信的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过度信任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决策,并倾向于高估成功的可能性,易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预测能力,当结果符合事前预期时,会更加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在成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偏差在企业管理者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权力的赋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者的自信程度,当自信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形成过度自信。现有研究表明,管理者在过度自信时做出的投融资等经济决策往往是非理性的,且很可能会进行损害企业收益的并购交易[1],进而导致企业绩效下降,企业价值受损。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最重要的机制,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强了对企业各层面经营活动的监管,进而抑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约束了非理性决策行为,使得管理者更能集思广益、慎重决策,保证了企业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重点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
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已有研究多认为,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水平高的企业其绩效明显高于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企业。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视和建设。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相关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披露,同时要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此进行审计,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内部控制水平往往与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相对应,现阶段我国企业间的内部控制水平参差不齐,通常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要高于小型、微型企业,而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2]、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差异[3]也使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产生明显差别,导致企业绩效水平的变化,比如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忽视或没有精力关注内部控制的建设,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发展成熟阶段会自觉强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自愿披露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以确保控制效果的充分发挥和企业机制的健康运行,这也有助于吸引大量外部投资,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4]。此外,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也是改变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变量,外界环境越稳定,内部控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越强,越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的治理机制,通过制度层面的规范,有效监督了员工的行为活动,制衡了管理层的权力,确保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可靠、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在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
(二)内部控制与管理者过度自信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管理者拥有了控制企业的极大权力,在控制幻觉的作用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会不断增加,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对过度投融资、非理性筹资以及大规模的企业并购等经济行为的热衷程度就越高,进而削弱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和效果[5],降低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6],极易导致企业绩效的下滑。但通过企业治理机制的设置可有效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7],减少其非效率投资、非理性并购等决策。例如,谢众等[8]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设置,极大地降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理性行为,且对前者抑制作用更大;林钟高等[9]也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部控制效果的发挥,极大地削弱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抑制作用,但通过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可有效缓解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起抑制作用。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
目前学者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结论上还存在明显分歧,研究结论中既有促进企业绩效增加的,也有抑制企业绩效增加的,还有两者并无明显关联亦即不确定的关系。一些学者[10-12]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愿关注市场中的成长机会,尽管投资力度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投资风险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获取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从而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甚[13];还有部分学者[14-15]发现,董事会更青睐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但从实际结果来看,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更善于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从而产生正向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伴有企业过度负债现象的出现,极大增加了企业破产风险,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当自信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时,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自信程度突破这一限度变为过度自信时,管理者的过度投融资等非理性经济决策就會导致企业绩效降低[16-17]。
本文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梳理,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不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企业管理者往往才学过人、能力突出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优于常人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膨胀,极有可能导致其过度自信程度的加深。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一般具有过度乐观、控制幻觉、自我认知偏差等特点,这些特征会对管理者的投资、筹资及并购等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绩效的变化。在做出经济决策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一般都过度乐观,认为自己的决策能力能胜任任何项目,且控制幻觉心理特征的影响使得他们极易高估自身的知识或能力,往往会低估风险、高估收益。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特征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易于高估自身成功的概率,低估失败的可能性,往往产生将成功归咎于自身能力、将失败归咎于外在因素的现象。
当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扩大投资规模,使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不代表是高效率投资,最终只会增加企业投资失败的风险,导致企业绩效降低[18];在筹资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通过债务筹资方式来获取资金,易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和长期发展[19];此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热衷于企业并购,其并购规模和频率与过度自信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并购过程中,管理者会高估并购所带来的收益,因而出价往往会高于实际价格,导致企业财富的转移[20],尤其是当前一次并购成功后,更会推动管理者的连续并购行为,导致并购财富效应降低,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21]。此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富有冒险精神,对创新投入的强度较大,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给企业绩效带来了负面影响[22]。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应注意将自信程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以减少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
(四)内部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
内部控制主要通过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这五个部分来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而影响企业绩效水平。控制环境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给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决策思路,促进企业良好经营理念的形成;控制活动通过公司政策和程序的发布,确保了管理层命令的有效执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管理者产生了有效约束,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财务风险,提升了企业业绩;此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及时调整认知偏差,减少非理性决策[23];而内部监督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和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削弱了管理者对企业的控制权,进而降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内部控制构成五要素的相互配合,最大程度降低了管理者主观决策的可能性,防范了财务风险,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绩效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2014—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在样本数据选取过程中,执行如下筛选程序:(1)剔除金融类、保险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2)剔除ST、*ST上市公司样本数据;(3)剔除数据存在严重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最终得到1 146家样本公司3 438个有效观测值,数据来源于同花顺和迪博数据库。数据整理采用Excel,数据分析采用Stata。此外,为了剔除异常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对样本数据进行了1%的Winsorize处理。
(二)变量定义
本文借鉴大多数学者的做法,选取企业绩效水平作为因变量,使用资产回报率(ROA)来衡量;选取内部控制(IC)作为自变量,使用深圳迪博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选取管理者过度自信(OC)作为中介变量,用企业盈余预测偏差来衡量,当企业当年的净利润小于或等于当年的预测净利润最小值时,视作管理者过度自信,标记为1,否则视为理性,标记为0。此外,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资产负债率(Lev)、公司成长性(Growth)、企业规模(Size)以及现金流量比率(CF)作为控制变量,并引入了年份(Year)和行业(Ind)两个虚拟变量。各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Baron et al.[24]的三阶段步骤来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合前文的研究假设,构建了如下4个回归模型:
模型1考察了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用来检验H1,其中α1显著是检验中介效应是否成立的基本前提之一;模型2考察了内部控制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关系,用来检验H2,其中α1显著也是检验中介效应是否成立的另一前提;模型3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用来检验H3;模型4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变量,用来检验H4。在模型1中的α1、模型2中的α1、模型4中的α2均显著的基础上,若模型4中的α1也显著且小于模型1中的α1则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若不显著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2可以看出,企业绩效(ROA)的均值为5.028,最小值为-8.696,最大值为20.515,各企业之间的绩效水平相差较大;内部控制(IC)的均值为6.517,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8.252,标准差为1.109,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相差不大,但仍有部分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完善和加强;管理者过度自信(OC)的均值为0.347,标准差为0.476,表明我国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资产负债率(LEV)的均值为43.536,最小值为6.805,最大值为86.267,标准差为20.082,这说明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负有外债,且部分上市企业的债务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率甚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成长性(Growth)的均值为13.506,最小值为-40.75,最大值为111.036,标准差为26.495,可以看出我国上市企业之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参差不齐,大部分上市企业能够保证盈利,但也有部分企业正面临业绩下滑,绩效偏低的现状;企业规模(Size)的均值为22.682,标准差为1.307,表明我国上市企业期末资产总额相差不大;现金流量比率(CF)的均值为0.235,标准差为0.341,可见该比率在我国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业中差别较大。总体上来看,部分上市企业的财务弹性较高,财务狀况良好,能及时应对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相關性分析
根据表3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基本均小于0.5,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其中,内部控制(IC)与企业绩效(ROA)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本文的H1;管理者过度自信(OC)与内部控制(IC)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了本文的H2;管理者过度自信(OC)企业绩效(ROA)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了本文的H3。在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规模(Size)与企业绩效(ROA)显著负相关,成长性(Growth)、现金流量比率(CF)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现金流量比率越大,越有利于绩效水平提升;而上市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增加。此外,成长性(Growth)、企业规模(Size)以及现金流量比率(CF)均与管理者过度(OC)自信显著负相关。
(三)回归分析
根据表4可以看出,四个回归方程的R2分别为0.439、0.076、0.435和0.459,拟合程度良好,此外,方程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整体效果不错。根据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绩效水平就提升0.769,即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绩效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印证了本文的H1。模型2验证了内部控制水平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实施,显著抑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这一结果印证了本文的H2。模型3的结果表明,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不断上升,企业绩效水平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过度自信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绩效水平就减少1.619,这一结果印证了本文的H3。模型4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首先模型1中总效应显著,具备探讨中介效应的可能;模型2中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模型4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中介效应成立;同时模型4中的直接效应也显著,且小于模型1中的总效应,因此这一结果印证了本文的H4,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内部控制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绩效提高,而且可以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而间接对企业绩效起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改善了管理层的经营方式,监督并约束了管理层的投资、融资等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效果,使得管理者能够不断自我反思,及时调整自我认知偏差,慎重决策,减少非理性行为,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在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增加,而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规模以及现金流量利率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绩效水平提升;此外,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规模以及现金流量比率均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四)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1)用ROE代替ROA进行重新回归;(2)为避免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滞后一期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数据即2013—2015年的数据进行重新回归。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假设依旧通过了检验,且其他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与上文的分析情况仍保持一致,充分说明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具体检验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2014—2016年我国沪深两股市1 146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并能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间接促进企业绩效的增加。此外,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稳步提高营业收入,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并确保充足的现金流量,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企业持续健康运行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参考建议:(1)企业在选聘管理者时要注重考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优先考虑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高学历人才;定期给管理者开设心理讲座,引导管理者总结反思,及时纠正自我认知偏差,降低其对企业绩效的消极影响。(2)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多方面考核管理者的业绩水平,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外部投资者的监督职能,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衡,督促管理者谨慎判断、理性决策,提高经济决策的效率和效果。(3)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约束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培养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降低企业的运行风险,推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细贞,何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企业并购决策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8-153.
[2] 张双鹏,胡本源,陈利军,等.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9):48-52.
[3] 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6):79-86.
[4] HOGAN C E,WILKINS M S.Evidence on the audit risk model:do auditors increase audit fee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25(1):219-242.
[5] 李娜,孙文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内部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基于2011—2014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5(17):77-80.
[6] 路媛媛.企业异质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18(6):11-17.
[7] 馬润平,李悦,杨英.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过度投资行为与治理机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2(6):38-43.
[8] 谢众,孔令翔.高管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7):59-66.
[9] 林钟高,秦幸昀.管理者自信、内部控制与企业多元化经营[J].新会计,2015(9):6-12.
[10] 李晓静,肖璐莎,杨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理论研究综述[J].领导科学,2015(2):57-58.
[11] HIRSHLEIFER D,LOW A,TEOH S H.Are overconfident CEOs better innovator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Working Paper,2010.
[12] 吴亭,方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提高企业绩效吗?——来自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A股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7(35):21-25.
[13] 杨扬,马元驹,朱小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31(6):29-35.
[14] FAIRCHILD R J.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asymmetric information,and moral hazard on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D].University of Bath-School of Mangement,2005.
[15] GOEA A M,THAKOR A V.Overconfidence,CEO selection,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63(6):2737-2784.
[16] 叶蓓,袁建国.管理者信心、企业投资与企业价值: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8(2):97-108.
[17] 李秉成,朱慧颖.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基于东星集团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5(5):391-403.
[18] 叶玲,王亚星.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116-124.
[19] 任珊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2):37-38.
[20] ROLL,RICHARD.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1):197-216.
[21] 翟爱梅,张晓娇.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及企业绩效之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10):102-114.
[22] 朱永明,祁亭亭.管理者过度自信、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J].财会通讯,2018(9):56-59.
[23] 赵先立.非理性行为、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8,36(2):104-112.
[24] 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