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语文是一场马拉松,不可一蹴而就,它像涓涓细流,不能只顾眼前的苟且,更要功在平时。语文基础教育除了培养語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应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汲取精华,弘扬千百年来留下的品德精神,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核心素养。现就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浅谈一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把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知识点中。
例如,教师在处理教材《溜索》时,可将感知马帮汉子的人物形象环节注入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并探究他们遇事沉着冷静、从容勇敢的精神品质和对待生活乐观豪迈的态度,借此对比个人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后的态度和做法,通过评价人物生发个人启示。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教师要借助这些文章,培养学生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引导其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其科学探究的兴趣。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特征,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习的是表现各地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习俗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展示民俗风情画卷,或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让学生展开调研,让其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就是很好的案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围绕“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举办小型演讲会,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件,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展开讨论,或编排话剧,访问父母长辈对诚信的理解,将其形成影像资料或文字,结合案例,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处理不诚信事件。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实践并创新,注重引导其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新闻阅读,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报章杂志,自己采写新闻,将本组或全班的新闻作品加以整理,编辑制作成报纸或新闻网页、微信美篇、抖音等。新闻素材可以来自于社区、学校、班级、家庭。教师可以围绕新闻的六要素、网络安全、作者的态度与倾向等,引导学生在自媒体时代捕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件,正确传播消息,用真善美的眼光记录生活,思考人生。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核心素养的渗透需要体现在课堂、作业、活动、生活等方方面面,把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在实处,学校、家庭和社会同样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