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莲
摘 要:当前我国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在于将基础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初中化学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探求与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机结合,本文将通过实践考察分析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并通过策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实验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化学知识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完成度还是不够,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果。接下来,笔者就将通过原因分析、策略建议两方面来论述。
一、当前初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教育背景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反,当教学环境不够宽松的时候,学生就很难发展成理想中的状态。就像当前我国教育大背景,虽然近年来是在不断改革的状态,但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老师上课只会根据考纲进行,考纲是确定知识重难点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老师只重视知识点的输送,一味将最终结果灌输给学生,学生本身可能并没有理解过程。
(二)学生自身认识有误
当前初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不足的原因,除了上述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还有学生自己观念的偏误。在学习时,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记熟了化学学科的公式定理就可以,在求解时最终过程的运算并不重要,常常借助于教科书和网络的结果。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性并不高,认为实验能力并不会影响最终考试的成绩,所以也就并不在乎实验课堂上的学习体验。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传统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让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要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前提下,重视起对实验过程的教学。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实验过程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探讨相关原理,只有让学生理解了基本原理,才能熟练掌握正确实验方法。
(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原理
在实验课堂中,学生可能对原理了解较少,也没有自主学习化学原理的意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习实验的同时,开拓化学思维,探求实验的多种方法。比如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氧气的生成,就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引导转换过程其实就是原理的学习,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类似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实验方式的多种多样和联系转变。如果教师能在化学实验时打好原理讲解的基础,那么在未来的化学课堂上就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相似原理的共同内涵,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化学思维。
(三)重视对同类实验的归纳讲解
化学实验课堂上常常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比如测量数据类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同类型实验的实验内容和目的都会有不同。从归纳讲解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后才能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从而进行正确高效的化学实验。就拿验证性实验来说,像铁的锈蚀和防腐、大理石的成分为碳酸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这类实验其实都是对学生化学验证性实验能力的考察,教师要在这类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化学原理。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解题时也会更加轻松、便捷。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
在初中化学的实验课堂上,对于低学段的知识点教学教师在进行讲解时面对的压力还较小,但在高学段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一些知识的解释教师无法直观、生动的表明,容易让学生糊涂,不易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知识点内涵以更直观、更直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有初中化学中部分实验对于学生操作来说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各类化学用品、实验用具也容易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所以笔者认为在防范措施不够全面、学生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采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熟悉操作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危险都具备足够的了解。
结语:
初中化学中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责任之一,对于中学孩子化学思维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实验课堂中化学原理和操作流程作为实验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割裂开来。本文针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在细节之处还有所不足,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米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导学案的设计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2]杨凡.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潘凤娟.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的研究[J]. 才智, 2017(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