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明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非传统学科,其教与学的过程与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较大出入。基于大量相关文献资源及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我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与学现状,基于积极教育理念,从教学活动出发,提出并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师生教与学活动流程,以期对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积极教育;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7-0086-03
1 前言
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反思当前教育现实与传统观念所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方式[1]。因此,积极教育提倡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并解读教育,然后形成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并采用积极的行动措施去进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内心对事物的好奇心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感受学习、认知世界,从而在整个过程中获取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将其理念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信息技术学习的有用性和意义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2 积极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心理现象进行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实际或者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帮助其走向更加有质量的生活。积极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基础,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潜在问题。它重点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有效处理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2]。总之,积极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健康發展出发,有效激发其潜在积极品质与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品质,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动力等。
3 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现状
在信息化社会,很多学生喜欢信息技术,喜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纵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很多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究其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几乎所有的高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能力,但是从现实的教学效果来看,其效果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当然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与丰富,但是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存在已久,想彻底地去改善它,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是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多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信息反馈”式的重复问答。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牢记学科知识,考试成绩是否达标或提升,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过多的单方面知识点讲解,极少的课堂交流,阻碍了学生的沟通表达、批判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总的来说,这种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也是当前教育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重点问题。
教学评价采用分数本位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高考的压力,但是其也影响着学业评价考试。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提高考试通过率,而采用应试教育的常用模式,考试内容涉及什么,教学内容就讲什么。这样的内容设计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而感到枯燥无聊。学生对知识、技术等内容的掌握理解程度也基本由考试分数单方面决定。这样的评价虽然简单且易实施,但其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这样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激情,学生的学习也是机械式的模仿、死记,在严重违反信息技术学习规律的同时,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 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得到教师、家长、学生等认可和重视的时代,由于高考升学压力、教师绩效考核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更愿意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也更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语文、数学等学科上以求获得更高的成绩,考取更好的大学。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不纳入高考成绩,教师、学生等就更加忽略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不愿意花费精力设计优秀的课程,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并带动学生参与活跃的课程教与学活动;学生也陷入一种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却对信息技术课程提不起学习激情的尴尬状态,甚至有些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自己解压的放松性课程,宁愿去玩游戏也不愿意去学习。这样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更多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更不愿意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4 积极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设计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的现状分析,笔者利用积极教育理念并有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积极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流程,如图1所示。
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导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关系着接下来整个教与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的激发。
首先,教师要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初始能力等设计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感,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兴趣。关于问题情境设置也是要讲究一定策略的,信息技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有效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也更加了解信息技术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更积极地去进行接下来的教与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认真关注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游戏化的形式将本身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变得更有趣。
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知识学习阶段是基于上一阶段的课程导入,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和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由于学生感兴趣并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所以更愿意去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积极地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通过丰富学习资源及扩展学习平台、途径等形式让学生更自由、更个性化地学习。当然,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说教师就完全脱离出去,教师更应该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况并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和建议等。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还要监督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
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于上一阶段的自主学习,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接下来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答疑解惑阶段,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对学生进行答案式回复和解读,可以基于问题的形式尝试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答,比如自我网络检索、小组讨论、教师举一反三式演示等。总之,就是要在该阶段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等品质的同时,还要有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之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讨论探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达到较深层次,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识学习到知识应用的转化。
迁移应用,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知識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将学习到的知识及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方法与技能更好地应用于问题解决,做到学以致用,即学会迁移应用。通过前几个环节的知识学习与答疑解惑,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基本应该达到80%左右,为了锻炼学生迁移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学习内容设计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或者任务,然后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其自主探究并完成,教师负责监督并发现问题。当然,在问题或任务的设计时,教师要注意难易度的把握,不能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不能设置难度较大的问题,因为学生经过努力不能解决时,很容易打击学习信心,不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作品展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当学生经过迁移应用阶段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时,接下来可以进行作品展示。作品展示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由于学生都渴望成功、获得认可,实现自己的潜在价值,因此,这两种方式都很容易调动其内在学习动力[3]。比如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时,可以首先小组内进行讨论,推选出最好的作品;然后派一名解说员进行讲解,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提问或者提出建议等,教师对其展示过程和作品给予一定的评价和完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取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等激励措施,同时要时刻引导学生在给其他学生提出意见时也要认真学习其优点。
评价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评价总结贯穿于整个教与学活动。教师要进行教学总结,对课堂教与学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及时地反思和解决。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思和总结。关于评价的方式,不能仅仅依靠试卷的答题分数,要有效运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评价方式。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制定学生能力评价表,并将见解和意见类的成果评价列入其中,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分享展示、评价反思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同时,对于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指导学生学会去有效、选择性接纳,从而在整个评价总结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发展自己。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教学实践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因此,改变当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烨.运用积极教育理念提高职校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探究[J].科技资讯,2018(10):173-175.
[2]许建成.积极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精英[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
[3]刘菊香,胡瑞文.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十年需求预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