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汧芊
摘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相关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本文试图从该剧在题材选择、编排结构、舞台空间叙事、审美层次与大众意愿、创新型多媒体及现代技术的应用、营销及宣传策划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与探讨。透过该剧横空出世、一鸣惊人的表象,分析其在立意、创编、团队、营销等方面的内在本质,总结其成功经验。
关键词:出乎意料;情理之中;舞台空间;审美层次;创新型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首映之后,好评如潮,票房一路走高,豆瓣評分高达9.5。不仅各大平台的评论反映出普通观众的惊喜,业内也给出了高度评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先生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专家研讨会上,对这部舞剧不吝赞美之词:“这部剧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永》作为一步舞台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只要细细品来,从其题材选择、创编手法、舞台结构、审美风格等角度出发,也不难发现《永》成功的必然性。
一、《永》剧在题材上具有先天上的优势,直接决定了其广泛的受众基础
《永》剧前身为中国早期谍战电影的代表作,在中老年观众中几乎人人皆知。该剧改编自林金的同名小说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的同名电影,反映的是以李白等为代表的共产党早期地下工作者为追寻理想,隐姓埋名深入敌后,在“白色恐怖”下以“生命丈量光明”的斗争历程。谍战主题顺应了当今时代所倡导的主旋律,弘扬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早在首演前就受到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当该剧出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舞台上时,自然也就更容易吸引众多观众和媒体的目光。
《永》剧中故事广泛的熟知度让观众们非常易于接受,若以舞剧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这一经典电影故事,会是怎样的效果呢?观众们会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好奇心购票走进剧场来一探究竟。最初几场演出的观众可能是大多以专业观众为主,但首映后立即受到追捧,成功获得舆论的广泛关注,进而继续吸引广大的非专业观众的目光。《永》能获得普通观众的喜爱,题材的广泛性是一个很有利并且重要的因素,同样是出自导演韩真和周莉亚并且屡获大奖,也在舞蹈圈内反响极大的另一部作品《沙湾往事》,讲述的是近代广东当地音乐人的艺术人生,在吸引普通观众的能力上有较强的局限性,受众群体少,共鸣点不够,尽管也获得了一百多场的演出佳绩,但远不及《永》的辉煌成绩。
二、《永》剧的编排新颖,叙事结构严谨精妙,为观众展示了一台高水准的舞蹈艺术
舞剧的结构,作为创作的基础,需要编导深思熟虑与反复推敲。《永》剧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舞段安排甚至舞蹈形象的雏形、道具服饰的特色等等有关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问题,均在结构这一步骤的构思中。《永》剧通过对“悬念”“谍战”等元素的挖掘与拓展,加以插叙、倒叙、闪回等交响叙事方式,完全满足了现今年轻观众的观赏要求。舞蹈通常都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正是因为观众已经对故事的情节有一定的熟悉,所以舞蹈的叙事就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可以采用情节跳跃的发展方式,将重点聚焦在人物内心情感表达与戏剧冲突之上。这也正好印证了[1]“舞蹈是以表现性为主,表现与再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它兼有造型与诗意两种属性”。[2]“歌德曾说过”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通过这种在叙事结构上的虚实结合,《永》剧实现了叙事的抒情诗化。作为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剧,需要转变两者的审美形态,如何既保留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又要保留舞蹈艺术中的独特审美便成为一个难题。聪明的编导对于不需要花笔墨铺陈的情节采用充满情感张力的“动势”进行高度概括,而对于需要重点铺陈同时又适宜以舞蹈形式来表达的剧情或人物内心活动则不惜“笔墨”,浓墨重彩。这种在叙事结构上打破以往直铺式的情感表达,适当的“留白”,反而为观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舞蹈加舞台这种独特的具有“现场融入”特质的这一艺术形式,让观众领略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审美体验。该剧中有很多精彩的舞段都凸显了舞蹈的独特魅力,如:开场段剑拔弩张的雨夜、展开段婉约小资的海派旗袍秀、冲突段各怀心思相互窥探的电梯,以及最后亲人离别的无奈与决绝。这些舞段情感铺陈充分,而由国内顶尖舞者担纲的演员们则将各种舞蹈技巧尽情发挥完美演绎,情感表达饱满,很多年轻的或不太熟悉舞蹈艺术的观众对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舞蹈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地折服,并成为他们走出剧场后仍然津津乐道的话题。可见,通过在编排手法上的大胆创新与实践,将写实与写意巧妙结合,让[3]该剧既有着写意的意象与狂逸,又有着工笔的具象和精细,这也是该剧能够持续获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永》剧在舞台空间结构的组织上同样是引人眼球,悬疑与炫酷并存、科技与炫技齐飞
[4]舞蹈的非传统形式结构通常包括时空交错结构,交响乐章结构,篇章式结构和心理线结构。乐章式结构受到音乐创作结构的直接影响,而篇章式结构是以文学结构的特点命名,心理线结构主要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而时空交错结构则打破现实生活中的时空关系,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永》剧中,编导通过巧妙地使用时空交错结构与心理线结构来丰富其观赏性。通过突出不同阶段李侠的内心活动,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在时空互化上,编导通过巧妙地移植电影手法中的蒙太奇技术,多维度地进行立体性叙述。在该剧的高潮尾段,李侠夫妇的三组“回闪”与一组“当下”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当下”的李侠夫妇穿梭在三组“回闪”之中,成功做到了现实与回忆的碰撞与交融。此时,人物、故事、意境、情感四者毫无违和的交织在一起,在光影的变幻之间,四组舞者交替显现,强烈的烘托与对比反差,使观众仿佛沉浸在一部宏大交响史诗之中。在这种徜徉时空、多维度地进行立体性叙事,载之以舞蹈丰富的抒情手段之下,观者的思绪立刻就被带到不同的时空场景中,被李侠与兰芬之间那份真挚革命感情的升华所“共情”。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撕碎给你看”。在最后生离死别之时尽管没有流涕的离别,但观众们同样撕心裂肺,随着主人公逐渐远离并最终消失在视野中,无不被深深地打动。
四、《永》剧在其微观层面对舞段的创新编排打破了陈规,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周莉亚、韩真两位编导的一贯风格便是[5]“飘然不群、清新俊逸”,她们作为一对老搭档,曾导演出多部大获成功的舞剧,如早期的《粉墨春秋》以及2014年大热的《沙湾往事》,这两部大作当时都在业内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在《永》中,她们再一次扮演了“讲故事的人”,同时做出了许多颠覆固定思维,打破常规的决定,在舞剧创编手法上不断地探索创新。两位编导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贯通,强化了大众易于接受的“炫”,“酷”的審美元素,同时,投影、装置艺术、音响等多种手法相互碰撞融合,其形式出彩,让人耳目一新。演出刚开始是以李侠夫妇为代表的群像展览,搭配上背后逐渐亮起的简明字幕,点明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并引发观众对他们“是敌是友”的猜测;开场舞是雨夜场景下黑影人冷酷飒爽的舞蹈动作,渲染出旧上海敌后工作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中间穿插一段电梯内的三人舞,光影的巧妙变幻结合电梯的升降效果映射出敌我友三方的各怀心思和相互试探。多样化的艺术手法与超现实的电影元素的加入,为观众提供了全景式的观感体验,刷新了观众对舞剧艺术手法的新认识。
五、对当下大众审美意愿的准确把握,也是《永》剧获得巨大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5]舞蹈作为一种需要观众欣赏的艺术,在必须有着很高的观赏度的同时,也必须能与现实受众的审美相契合。由于现实审美主体在年龄、经历、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多元化,其认知也必然存在着明显差异,而高明的创作者会在这些差异间探求,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引导并营造出一种“美之共性”。编者在舞剧中添加了当下的时代元素,并以流行性音乐及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通过艺术创新将“过去的故事”呈现给今天的观众。可以视为《永》剧“名片”的“旗袍·渔光曲”舞段一经亮相就牢牢抓住了现场各个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这一舞段中,服装、音乐等技术层面的共性之美,不仅强烈地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同时,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情绪,为后续剧中主人公“勇于牺牲,唯爱与信念永存”的崇高品格进行了强有力的烘托。创作者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现实可见的审美情趣无形中提升到主人公“牺牲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层面,强烈地震撼了观众,确实是非常精妙的一笔。
并且,《永》弘扬的正确价值观也值得赞扬。该剧热映之际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达了革命先烈们艰苦卓绝、不懈奋斗、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为大众价值观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尽管时代背景与《永》剧的年代已完全不同,但《永》剧中老一辈革命先烈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却与当今年轻人为追求幸福生活,实现民族复兴,逐梦新时代的满腔热忱相吻合。让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通过不断的继续奋斗,才能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六、如今舞蹈影视的多维开发、商业运作与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之强也是《永》持续获得大量关注的重要原因
通过镜头对舞蹈表演的“再创作”,观众可以或全景或特写,或仰视或鸟瞰,或快进或慢放地欣赏常规剧场座椅上无法看到的各种“镜头”。当《永》剧在全国热演之际,剧中的“渔光曲”舞段视频短片即被同步投送到各大主流媒体网站,短片熟悉的民谣唱响在耳畔,由上歌的当家“花旦”朱洁静领引的一众舞者身着烟灰色的旗袍,蒲扇生火,木凳乘凉,举手投足顾盼生辉之间把所有人带回了1948年的上海……该短片迅速在网上传播转发,成为《永》剧一张靓丽名片,加之“首部悬疑舞剧”的卖点,极大地提升了普通大众的观影热度。互联网的出现为打通各种艺术界限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查询想了解的创作背景,可以回看剧中意犹未尽的舞段。镜头与无处不在的视频推送无疑拉近了舞蹈这门高雅艺术与普通观众间的距离,也为舞蹈推广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快速通道。
前期大火的综艺《舞蹈风暴》中,通过3D技术全景展示舞蹈魅力,极大地延伸了观众观舞的视角。节目组的一位自由舞者兼自由编导胡沈员,说了这样的话:“希望未来观众可以走进剧场,去感受舞蹈这份艺术的魅力”,相信每一位舞蹈工作者都对这句话感同身受。《永》作为一部成功的舞剧,吸引了大批专业及热爱舞蹈的非专业观众走进剧场,一票难求,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同时,“渔光曲”片段还登上了春晚舞台,更是让全国观众都关注到了优秀的中国舞蹈艺术。《永》剧的成功就像一座灯塔,为无数还在探索道路上的舞蹈工作者照亮了前行的路。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编导优秀的舞者,他们创造出了很多精彩的舞蹈作品,是值得被人们看见的。一方面一些“曲高和寡”式的剧场演出不能持续地吸引观众,让那些在专业化创作道路上辛勤耕耘的从业者们“养在深闺人未识”;低质的舞蹈表演与“伴舞”形式的泛滥,让很多观众认为舞蹈本生就是如此。如何让观众无障碍地接受、无距离地欣赏舞蹈,进而促进高水平舞蹈艺术的发展,是每一个舞蹈作品必须考量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不被接受的美就是没有实现的美。应该说舞蹈现在仍然是一门较为小众的艺术,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舞蹈作品有些难以理解。但是随着多媒体视频乃至VR技术的加入,我们有更多的方式来向观众呈现我们想呈现的故事,想传递的情感。
七、结语
《永》是中国原创舞剧的一个里程碑,其具有广泛受众基础的题材选择、精妙新颖的创编手法、立体且有张力的舞台空间结构、飘然俊逸的审美风格以及顺应时代的爱国精神的弘扬等等,无一不奠定了《永》的成功。“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它向当代年轻一辈所传递出的革命信仰坚定而厚重,我们在享受国家昌盛、自由民主的当下的同时,不会忘记先辈的付出与牺牲。艰苦奋斗、牢记使命,这是《永》为我们指引的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毳.论空间在舞蹈中的呈现方式及其特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2):38-42.
[2]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邓佑玲.舞蹈创作批评的自观与他观[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4]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5]王立群.王立群妙品古诗词[M].东方出版社,2019.
[6]任艳茹.论舞蹈欣赏中观众审美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7(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