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寨袁氏家祠发展变迁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2019-10-12 05:37彭利容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发展现状

彭利容

摘要:程寨袁氏祠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虽说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层层阻碍,但其仍能克服困难。如今被作为旅游景点的家祠,由于参观人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其建筑物保护也存在一定隐患。因此,在社会经济旅游热潮的大背景下引进专业人员、完善管理机构、加大宣传力度不失为传播袁氏家族文化的路径方式。

关键词:历史简介;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一、袁氏家祠修建历程简介

袁氏家祠位于习水县程寨乡罗汉寺村,距习水县城约35公里。袁氏家祠位于罗汉寺是由于南宋理宗绍定六年,袁世明奉旨率领军队到贵州抗击蒙军并平定叛乱,当时叛变军队为南平军,所以称为平南。叛乱评定后袁世明及其军队“留镇守土”,后因袁世明箭伤复发,死于武都城(今习水县土城镇),葬于罗汉寺,诏封“平南王”。

宋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年),其孙袁忠修建祠堂于小合水;元代至元二十九年(一二九二年)秋季,第五代孙袁绍祖、袁绍鉴将祠堂重新修整一遍;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第七代孙袁珍率领族人将祠堂迁建于袁世明墓前;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日,习水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袁氏家祠历经六朝,几经风霜。

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永宁宣慰司反叛,袁氏家祠被其用火烧尽。第二年,十代孙袁昱重新修建家祠并在路垭口置田土一百多 并让十三代孙袁尚奎世代耕种供其祭祀所用。因此,每年清明节族长便会率领族人举行祭祀仪式三天。

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贼匪霍乱袁氏家祠,并将家祠作为栖息地。后来,四川统领带领部下清剿贼匪,于是,贼匪落荒而逃,但不幸的是贼匪将袁氏家祠一毁而空。同治八年,袁宗枋又重新修理家祠,并用沉香木塑造始祖金身。

一九四九年后,由于各种田土归国家所有,袁氏宗祠被划归于程寨公社粮站,后来作为小学教学场所。然而,家祠内菩萨、神位等皆被“破四旧”“文革”时一毁而空,唯独只有世明始祖排位被其后人冒险藏匿保护,至今仍存于世,但其金身在改革开放初期便被焚烧。

一九九四年六月,东皇区财政想拍卖袁氏家祠,但由于袁氏族人强烈阻止,计劃未能实施。二〇〇八年,由于袁氏家祠年久失修,导致其主体部分被雪凝破坏坍塌。袁氏族人便依据相关法律程序申请维修袁氏家祠。申请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复后,袁氏家祠于二〇〇九年清明节动工,历经一年多的修复工作,于二〇一〇年六月竣工。

二、袁氏家祠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一)袁氏家祠布局简介

袁氏家祠新祠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八百多平方米。袁氏家祠用木料、竹子、水泥、钢筋、石灰、黄沙等材料建筑而成。新祠始终坚持原地址不变、原材料不变、原规格不变、原风格不变的建筑原则。建筑选材除了保留原有雕刻部分以外,其余建筑木材皆从俄罗斯进口优种木材。

进入袁氏宗祠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标有对联的牌坊,牌坊是木质结构。牌坊前方有一对石狮,其形态逼真,炯炯有神。牌坊正面对联内容为:“楷模衣冠悬明镜、庇佑昌黎是泰山。”;“修祠修谱修祖陵、积德积善积族魂。”;横批为:“中华正气”。背面内容为:“雄师浩荡铭记一二三五、祠宇辉煌勿忘二零一六。”;“一脉源流绵泽世、满门孝义著庭芳。”横批为:“百世流芳”。

袁氏家祠主体建筑为一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内容为:“宋理宗施政谋略安邦治国、平南王留镇守土抚民济世。”袁氏家祠第一个展厅陈列着贵州省文物局、各级政府对于该祠堂的相关设计批复公文以及袁氏代表名人的碑文。此外,祠堂内伫立着四块石碑,碑文内容为重修袁氏家祠捐资名单及金额。

祠堂内部院坝矗立着一棵迄今652年的紫薇树,现如今已被人们称为“紫薇神树”,被人们作为神明的象征,紫薇树以它那屈曲苍劲的枝条叙述着历史的变迁。紫薇树主干分为四支,象征着袁世明膝下四个儿子及其后世支脉无尽绵延。原本袁氏家祠内左右两边皆种有古树,但由于许多年前一次清明祭祖活动时,一小孩贪玩将其中一棵古树焚毁。袁氏家祠后院左右两边布置有四个展厅,其中左边两个展厅陈列着袁氏名人功绩录、左边两个展厅陈列着袁氏活动照片、祠堂修建工作相关办法。此外,祠堂后院还供奉着袁世明的金身。

平南王袁世明陵园在袁氏家祠后上方,换言之,二者为一个整体。该陵园正前方有一对昂首挺胸的石狮,大门为一石制牌坊,牌坊上面有两副对联,对联内容分别为:其一,“厚德载福裔孙发祥万代昌,留镇德垂后裔恰似星辰耀神州。”横批:“日月同辉”。其二,“平南功高盖世日月辉华夏,忠孝传家世代兴隆千秋盛。”横批:“赤心报国”。从对联内容可知袁世明的伟大功绩以及袁氏后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陵园由宋故大将军袁公讳贵贤威猛合墓、大宋正殿将军袁公讳世德墓、大宋平南王始祖袁世明墓组成。每座墓的墓碑正面对其墓主人及其生平做一个比较简单的介绍,其余三面碑文内容皆为修建祠堂捐资名单及金额且三座墓在位置排列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

(二)袁氏家祠所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虽说袁氏家祠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历经沧桑仍有如今的风貌已实属不易,但就目前袁氏家祠现状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袁氏家祠所处地理位置位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对袁氏家祠保护方面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就目前状况而言,袁氏家祠主体部分所用木料由于饱受风霜雨雪的摧残,已出现建筑材料腐烂的情形。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防虫技术,不能很好地预防害虫对家祠的毁害,导致家祠建筑主体部分被虫子蚀很多虫眼,时间越积越久便会导致家祠主体结构坍塌。

其次,袁氏家祠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袁氏家祠目前管理人员为袁氏家族第二十四世。此人学历有限,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走进袁氏家祠你便会发现,袁氏家祠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袁氏家祠管理人将家祠钥匙放在家祠附近的一户人家,不论何人来访家祠都能随意拿到家祠钥匙自行进入家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家祠保护不利,因为在不了解来访人背景的情况下,不知其个人素质如何便让其进入家祠。第二,家祠内部并没有安装监控器之类的仪器,若家祠内部结构被损坏便无从查起。第三,由于虫会毁坏家祠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在不了解建筑材料习性的情况下便任意使用农药消灭害虫,这也对家祠主体建筑有一定的毁坏作用。

最后,袁氏家祠缺乏展陈设计专业人才。纵观整个袁氏家祠,从其布局而言存在一定的混乱。主要表现在家祠内部每个展厅主题表现不明确,甚至相邻的两个展厅出现内容相仿的题材以及出现许多闲置不用器物。例如,整个家祠在展厅布置时虽说安装灯光以便于游客观赏,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很多设备空闲不用,久而久之便成为废物等。此外,袁氏家祠也缺乏相关的讲解人员,导致很多到访者对其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三)袁氏家祠发展路径探析

祠堂作为各家族认祖归宗的心灵归属地,大大小小的祠堂其实就是每个家族传播家族文化,增强家族认同的桥梁与纽带。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清楚自己来自何方,在家族中所处位置如何以及自己应在家族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祠堂作为人们心灵的归属地应该以怎样的角色留存于世间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袁氏家祠在生存发展的六百多年间,其经历着风霜雨雪的摧残,承受着人心的考验。袁氏家祠若想继续保持自己独特的地位,独有的傲骨,那么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发展:

引进专业人员。由于袁氏家祠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所以家祠布局、管理等方面或许差强人意。若相关负责人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引进展陈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讲解人员不仅可以改善目前袁氏家祠所处的境况,同时也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虽说袁氏家祠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但附近村民仍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地村民心中并没有将其重视起来,只是认为家祠内部设计有点好看而已。此外,附近很多袁姓族人并未走进袁氏家祠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传播自己家族的文化。所以,袁氏家祠在一定程度上仅仅作为一个摆设而已,缺乏温度,缺乏人情味,仅仅是一座冷冰冰的建筑物而已。所以,袁氏家祠负责人应加大宣传力度,主動担当家族责任,让家族文化发扬光大。

完善管理机构。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袁氏家祠管理方面难免会出现混乱。所以,政府方面应有所作为,为袁氏家祠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实现制度化管理。

三、结语

家祠,是血缘聚落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是一个家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表征。每个家族以家祠为载体,向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与成就,发扬传播自己的家族文化,增强家族认同。袁氏家祠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积极走出去,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完善管理机构。袁氏家祠不仅可以发扬传播袁氏家族文化,增强袁氏家族认同感,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宗祠,离我们很近也很陌生,但却很珍贵,其里面的历史、文化和智慧。足够让我们花一辈子去体会。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发展现状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