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不同的时期,艺术样式的产生都会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制约,并相应发展。平面化的绘画语言形式在现代艺术中被许多画家们接受与运用,并在当代中国画坛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与吸引力,这反映出平面化的绘画语言拥有极强的可塑性、适应性与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时代审美;观念;油画语言;平面化风格
一、油画语言风格由传统到现代的逐渐转变
纵观历史,油画的发展历程和其他门类的发展轨迹相似,会随时代嬗变而不断更新,在不同的人文背景下展现独立风格,推动绘画观察与表现方法的改变和审美理念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起,艺术家开始在平面的画布上探索如何表现事物的空间感与深度,画家们遵从科学的理性精神,追求完美的线条、比例和格调高雅的形象及庄严优美的整体氛围,模仿自然、追求真实、尊重客观成了绘画的首要条件。19世纪末,印象主义率先打破传统观念,不再恪守陈规,新的绘画体系登上历史舞台。画家们以不同的经验和主观思考反映内心,使各现代艺术流派应运而生,大都强调表现主观情感,崇尚想象与创造,注重运用夸张或抽象的造型方式,解构再重造具象形体,由此逐渐实现了油画绘画语言从追求立体形象与空间塑造的传统向不断平面化发展的现代艺术的转变。
二、中外油画平面化风格发展
日本浮世绘为西方画家开辟了新道路,他们开始学习浮世绘的装饰风格,画面逐渐走向明显平面化,不再有明确的光影变化,人物体积用轮廓线勾勒,画面由色块组成鲜明对比,艺术创造的思路得到启发,绘画空间也得到极大扩展。
“现代绘画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把形体归纳成几何形状的面,把三维的体积转化为二维的构成因素,让平面化风格焕发出更新的生命力。而后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受其影响,放弃传统透视,采用平面绘画效果压缩空间,强化视觉效果。马蒂斯认为绘画的价值在于线与色的纯平面效果,几乎放弃了造型因素,通过强烈对比解放色彩,用线条与结构驱动造型艺术平面化。荷兰风格派蒙德里安则认为艺术应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以几何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简化为一种完全平面的“纯粹抽象”。同为“冷抽象”的至上主义马列维奇作品《白上白》则彻底规避了色彩的要素,空间、物体、造型……一切都消失无踪,只有一个方形,是完全的形式主义平面作品。“热抽象”康定斯基纯粹用点、线、面、肌理构成视觉形式,追求用色彩和色块的抽象形表现情感,重叠的形与形之间蕴含着一种律动。抽象表現主义罗斯科的色域绘画更是完全平面化,由色彩明亮、边缘模糊的几何形构成画面,创造了一种情绪化的抽象艺术,简练、单纯却散发无穷魅力。
西方绘画的变革理所当然地影响了中国油画的发展。中国油画与西方美术交接碰撞,摩擦出了崭新火花,各流派团体也相应成立,通过一段时期对西方的“挪用”“模仿”,也逐渐意识到平面化不只是简单平涂,虽形式自由,但其中仍然有千丝万缕的造型关系,故而具有表现力,于是中国艺术家们学会将西方的观念与中国的社会背景、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带有自己风格的平面性绘画。
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方力钧、岳敏君用一种泼皮幽默的方式,解构了此前艺术的理想主义和英雄色彩,没有复杂的叙事,只有夸张的动作表情、不露痕迹的笔触、纯净明亮的色彩和简介浑圆的人物形象。对这些形象的解读各有千秋,可以认为是对无聊生活的反向表现,通过痞气无赖的叛逆意味消解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烦恼。“新表现主义”代表曾梵志多采用平面化色彩弱化背景,加大主体与背景的反差,略带卡通的色彩和假面具符号表象下的象征与隐喻使其作品在调侃中透着一丝沉重与压抑的时代感。
综上所述,油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语言,在每个民族文化中都展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魅力,即使同是平面化的表现方法,反映出的情感与内涵却截然不同。西方现代艺术家们打破传统的桎梏,引进了新的艺术形式与审美观念,艺术不再是为了具象地再现而存在,也可以通过艺术家自身的想象与创意,通过平面、抽象、扭曲等方式,再现一种观念,使艺术语言更为丰富与个性化。平面化的绘画风格以有限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可见,绘画的空间是流动的,绘画的方式是多元的,平面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对传统的解构,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一部分精髓。
读图时代下,平面化的当代油画风格,迎合了观者的阅读习惯:重复的符号、简易的形象,易于识记模仿……从平面化图像中,更多地流露出艺术家们对时代的自我感知,在实现对绘画本体再创造的同时,不拘泥于具象外观,以自我审美观念为指标,年轻、自由、个性成了平面化绘画语言的代名词,这种风格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与形式,它挣脱了传统观念束缚,且不断地推进油画向前发展,值得人们更深入去挖掘、学习、发展与再创造。
参考文献:
[1]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法]约翰·利伏尔德.塞尚传[M].付金柱,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郎少君.论中国现代美术[M].广西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艺,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