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 王帆 史贝贝
摘 要: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需求越来越大,汉语移动学习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质量却良莠不齐。基于梅耶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教学软件评估标准,分析了目前安卓商店Android应用市场与苹果商店Apple Store中对外汉语APP设计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以期为今后同类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作为实例,设计开发了一款对外汉语学习APP——《乐学汉语》,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实用、专业且便利的移动学习平台。
关键词: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应用开发;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二语习得;软件评估
DOI:10. 11907/rjdk. 18281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9)007-0213-05
Research on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ANG Xun, WANG Fan, SHI Bei-bei
(School of Smart Educatio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Chinese Fever", the demand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world is growing an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APPs for Chinese learning in the store. However, the quality of these APPs is spott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eyer's 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language learning softwa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Learning Chinese APP in the Android store and the Apple Store. Then we proposed an operability design framework for the learning Chinese mobile platform, and it is expected provide to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same type of product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author developed the "Le Xue Han Yu" APP for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oping to provide a practical, professional and convenient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for Chinese learners.
Key Words: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oftware evaluation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BCA17008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2027);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YCX17_1671)
作者简介:王珣(1996-),女,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化学习。
0 引言
2018年1月,著名“金融大亨”吉姆罗杰斯的两位女儿在中国彻底火了一把,起因是两位美国小姑娘用她们字正腔圆的汉语发音惊呆了众网友。不仅如此,2017年10月,英国《金融时报》一份调研报告指出,英国富裕家庭对学习汉语也十分热衷,与此同时世界上其它国家学习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一股“汉语热”开始席卷全球。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资源丰富性,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还可以有效支持碎片化和社会化学习,在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中逐渐强化听说读写能力,减少第二语言学习成本[1-2]。因此,大量外国人开始利用对外汉语APP学习汉语,应用商店中APP数量也以惊人速度增长。截止到2018年3月,苹果应用商店和安卓腾讯应用宝中的汉语学习APP已经达到1 500多个。虽然对外汉语学习APP数量如此庞大,但其质量良莠不齐[3]。为此,在对外汉语学习平台需求量加大的同时,也应在“供给侧”加大力度。
目前,我国在移动汉语教学方面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汉语教学软件功能描述、资源整合以及分类方面,且侧重于微观技术开发,缺乏理论指导研究[4]。徐娟等[5]基于真实校园情景开发了涵盖情景视频、拓展练习等功能的移动汉语学习资源与软件,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汉语交际用语;贾嫣等[6]从技术角度介绍了一种汉语声调识别算法支持计算机辅助汉语学习。本文在移动学习及推广汉语背景下,聚焦对外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发,并基于当前状况及存在问题探讨如何遵循多媒体设计原则及软件开发标准设计对外汉语学习APP,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其可操作性设计原则,进行实际案例开发,对今后研发人员设计同类汉语学习软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图像处理和信息整合功能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材料呈现方式,为人们提供多种信息获取通道(视觉、听觉等),且有效支持了有意义的学习,因而引发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7]。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领域,研究人员也非常关注网络多媒体技术对汉语学习的辅助作用[8]。一些研究者设计开发了对外汉语学习软件,并研究其对汉语学习的支持作用,其中包括:《超级汉字》——一款基于计算机的汉字学习程序[9];《ESTcc》——一款汉语课程电子学习系统[10];《LINKIT》——一款支持汉语学习的APP[11];《长城汉语》——一款大型多媒体汉语教学软件[12];《东学记》——一款对外汉语学习网络游戏[13]。总而言之,多媒体被认为是辅助汉语学习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设计对外汉语学习多媒体时,怎样的视觉呈现以及内容编排更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呢?梅耶(Mayer)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工作记忆模型、生成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在双重渠道、有限容量和主动加工3种假设前提下,提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14]。该理论旨在解释如何从文字和图片中学习,如何设计能够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多媒体学习材料。为了进一步探寻不同信息呈现及设计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梅耶及其同事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总结出10条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15]。首先,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应该运用一致性、提示结构、冗余、空间邻近与时间邻近原则,减少学习者的外在认知加工,即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时应减少无关材料和布局不合理的教学材料,避免学习者耗费认知资源进行无关教学目标的外在认知加工。其次,应运用切块呈现、预先准备与通道原则,善用必要认知加工,即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材料时应利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手段安排学习材料,避免复杂学习材料使学习者的必要认知负荷过载。第三,还应运用个体差异和多种媒体原则,促进生成认知加工,即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材料时应善于将多种媒体形式组合在一起,使学习材料组织成连贯一致的结构,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并提升学习兴趣。以上理论与原则均是帮助理解多媒体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应用的关键[16]。另外,美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协会在Hubbard(1992)的语言课件评估框架基础上提出,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界面设计3部分评估语言学习软件。之后,国内研究者张国伟[17]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语言指导、内容设计和界面设计3个方面评估语言教学软件,并有效验证了网络教学系统。
因此,本文结合梅耶提出的10条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以及语言教学软件评估标准,分别从学习资源界面设计、学习资源内容设计和APP功能设计3个方面,对目前对外汉语学习APP进行分析评估。
2 對外汉语APP研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文调查过程主要包括:搜集整理对外汉语学习APP、制定评估编码表、数据分析。
2.1 调查范围
从IOS系统的Apple store和Android系统的腾讯应用宝中,通过关键词“学汉语”、“学中文”、“learn Mandarin”和“learn Chinese”共搜索到359个APP,经筛选,去掉明显归类不正确且下载量低于200的对外汉语学习APP,最终对40个APP进行分析比较。
2.2 评估编码表制定
本文包含两轮分析过程:第一轮是分析目前市场上APP是否体现了表1中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及软件设计标准,若体现则标为1分,否则标为0分,对其中得分在10分以上的APP将进行第二轮深层次分析;在第二轮编码分析中,通过将原则和标准按照体现的高低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旨在分析APP对上述原则或标准的体现程度及比例。在编码过程中,2名研究者采用背对背编码方式,通过计算,信度为0.704(大于0.7),所以可认为2名编码者对相同APP设计的判断一致性较高,据此可进行接下来的数据分析。
2.3 数据分析
(1)目前对外汉语APP总体设计能体现大部分设计原则及标准。为研究40款APP在设计开发时是否体现了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及软件设计标准,分析其总体得分及分布。如图1所示,得分均在5~16分之间,其中10分最多,且有3个APP在开发设计时符合所有多媒体设计原则与软件开发标准。总体来看,67.5%的对外汉语学习APP在设计开发时都能体现10个以上原则或标准。
为更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则或标准的体现情况,在第二轮数据分析中,从体现比例及体现程度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其中体现比例指所有APP对每条原则或标准体现的数量占比,体现程度则指该条原则在所有APP中被体现的好坏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第一轮APP总体得分
图2 每条原则或标准在所有APP中的体现比例及程度
(2)目前对外汉语APP重整体界面布局轻细节设计。从图2中可以发现,一致性、冗余和空间邻近、时间邻近原则的体现比例均达到70%以上,冗余和空间邻近原则甚至达到80%以上,这4种原则的体现程度均在2分以上,说明目前对外汉语APP开发学习资源界面设计合理,并且在内容体现方面也没有出现太多与主题无关元素,学习者不会产生额外认知负荷,有效抑制了学习者注意力分散[18]。然而,提示结构原则体现比例为40%且体现程度只有1.18,说明目前对外汉语APP设计开发时在细节上有所不足,没有在对应文本和图像中设计足够提示信息吸引学习者注意力[19]。
(3)目前对外汉语APP重资源形式多样轻教学设计。虽然多种媒体原则在体现比例上高达90%,但通道原则的体现比例只有60%左右,两者体现程度均为1.55分,说明目前APP中学习资源具有丰富的呈现形式,但在基础文本、音频以及对应图像设计上还不够细致。切块呈现原则、教学方法适宜性原则、理论支撑原则在体现比例上均达到70%左右,切块呈现原则的体现程度为1.82,而教学方法适宜性和理论支撑原则的体现程度均在1.5左右,说明APP在内容设计时,虽然考虑了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但学习资源集合性特点太强,资源内容十分单一,绝大部分都只是对词汇和句子进行合理的单元式划分,缺少个性化设计和难度分级,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另外,预先准备原则和个性差异原则在体现比例上均低于30%,体现程度在0~1分之间,说明APP在教学设计环节几乎都缺失预习和复习模块,使学习者无法巩固自身所学。
(4)目前对外汉语APP重基本功能轻交互个性设计。链接设计、菜单设计在体现比例上均达到80%以上,且体现程度均在1~2分之间,说明在APP功能设计方面,大多数APP菜单设计与相应按钮设计都能让学习者清晰了解整个APP的内容结构以及相应模块内容。另外,人机交互性原则和信息管理设计的体现比例低于40%,体现程度均在1.5分左右,说明虽然大部分APP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但都是简单的选择匹配,缺少手势输入和语音识别等高阶交互式操作。另外,大部分APP目前还没有做到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学习者通过APP无法观察自身学习进度,而且大部分APP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记录不全面,仍然停留在记录登陆信息或是资源收藏等简单功能层面。
3 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
综上,目前对外汉语APP在开发设计学习资源界面、内容及功能时,存在重整体界面布局轻细节设计、重资源形式多样轻教学设计、重基本功能轻交互个性设计的问题。对外汉语学习APP作为一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具体应用,其界面、内容和功能的开发设计均应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符合二语学习的发展规律,遵循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由此本文提出了表2所示的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并且对每条原则都进行了针对性和具体设计方法描述,使得梅耶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和软件评估标准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
表2 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
[分类\&原则\&设计方法\&学习资源界面设计\&一致性原则\&在为内容界面排版时,不要放置一些与学习材料无关的元素、动画效果等\&提示结构原则\&在呈现重点核心汉字或成语时,应跟随音频同步高亮或闪现对应内容\&冗余原则\&在设计视频或动画学习材料时,只配上对应的母语语音讲解比配上对应的语音讲解并添加相应的文本的学习效果好\&空间临近原则\&在呈现汉字词等学习材料时,屏幕上的字与对应的图片需邻近呈现,汉字与其拼音最好垂直布局\&时间临近原则\&在呈现汉字词等学习材料时,屏幕上的字与对应的图片同时呈现比相继呈现好\&学习资源内容设计\&通道原则\&汉字词等学习材料在呈现时应该将文本、图像、音频整合起来同时呈现\&切块呈现原则\&对汉语学习资源的分类需根据一定的规则。例如根据HSK考试大纲从日常用语、必备词汇、中华文化等角度进行主题分类和难度分级\&预先准备原则\&在内容安排上,当学习材料较难时,事先应为学习者提供重点单词的回顾板块。\&教學方法适宜性原则\&学习资源需要内容多样种类丰富,能满足学习者各种各样的学习风格,并且还需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例如,在简单的字词界面中应加入多条例句解释\&理论支撑原则\&在设计学习资源的应用流程时应考虑到写字、录音以及答题这样的方式来支持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的输出过程\&个性差异原则\&音频类的学习资源应采用真人发音和对话的形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多种媒体原则\&在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中可涵盖汉字笔顺分解动画、汉语动画视频、名著电子书等多种资源来APP的增强趣味性\&APP
功能
设计\&人机交互性原则\&在APP中应设计例如像选择、手势输入、语音识别、好友互动、虚拟现实等交互功能\&链接设计\&在设计APP中的跳转链接时,要做到跳转简单且灵活,以便为学习者提供多条学习路径\&菜单设计\&APP菜单在设计时需要重点突出,主要功能清晰明了且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而且在对应的文本解释上还需考虑到学习者的母语\&信息管理设计\&APP中需要增加学习数据管理的功能以便记录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例如登陆情况、学习天数、学习进度等\&]
4 基于移动端的对外汉语学习平台设计实例
基于上述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笔者开发了图3所示的《乐学汉语》APP。该APP是一款专为英语母语学习者开发的汉语学习APP,发布上线半年以来,受到广大汉语学习者喜爱,截止到2018年5月,访客量达4 207人次,总浏览量达45 151次,群体用户跨越11个省市。
4.1 界面设计避免认知负荷
《乐学汉语》APP在主题界面设计上均采用实色,而不是图片,避免无关元素分散学生注意力。在子界面设计中,所有汉字和拼音均采用垂直布局方式,并且在呈现时同步配以相应图片及音频,体现了冗余、空间、时间和一致性原则。另外,《乐学汉语》APP对词汇学习界面中的核心词语进行标黑,或在音频中提高核心词汇语调,符合提示结构原则。
4.2 资源内容兼顾个性差异
首先,一个生词包含音、形、义3个方面,在语言学习时汉字、声音和图片三者同步出现的效果,比简单出现声音和汉字的效果好[20]。因此,《乐学汉语》APP中词汇呈现形式均是图形、文本和音频三者协同工作,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通道,符合通道原则。其次,《乐学汉语》APP中所有学习资源不仅根据资源种类进行划分,还根据HSK官方考试大纲进行难度分级,尽可能兼顾不同能力水平学习者需求,符合预先准备、切块呈现原则。第三,在解释词语、成语时,相应内容界面中会配以词语对应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且所有音频均来自真人发音,体现了多种媒体原则与个性差异原则。第四,《乐学汉语》APP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汉字分解动画、名著电子书、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学习资源,能满足不同风格学习者需求,符合理论支撑和教学方法适宜性原则。
4.3 功能增强交互式设计
《乐学汉语》APP功能菜单包括:学基础、写汉字、听名著、查词典、读名著、做习题、在线课程与汉语圈八大模块,每个模块按钮均采用隐喻性设计,使得菜单整体可识别性与可理解性良好,方便学习者轻松自由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其中,模拟汉字手写板功能模块支持学习者跟随汉字笔顺分解动画进行汉字练习;习题功能模块提供选择、填空、判断以及阅读等六大题型供学习者自测,并提供即时反馈促进学习者思考,体现了人机交互原则。
图3 《乐学汉语》APP设计框架
5 结语
本文提出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不仅对其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层次研究,而且进行了APP实际案例开发,对今后同类产品开发与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尽管本文多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学习类APP的研发现状,但受限于现实条件和研究水平,收集的样本数据量较少,未能进行大规模调查。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APP设计与开发本身存在复杂性,《乐学汉语》APP在功能实现特别是数据追踪功能部分的完成度不高,相关技术研究值得今后持续关注和探索。总之,对外汉语学习APP作为辅助非汉语母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学习资源,还需要更多研究者深入研究与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帆.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J]. 中国电化教育,2014(8):19-25.
[2] 陆映波,郅平.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6):71-75.
[3] 熊玉珍. 基于测评的汉语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J]. 电化教育研究,2012,33(3):69-71+87.
[4] 盛赛. 汉语学习类APP资源的调查及应用分析[D]. 济南:山东大学, 2017.
[5] 徐娟,董政,曹钢. 基于智能手机的情境汉语移动学习[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17):61-63.
[6] 贾嫣,陈蕾,王含斌,等.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中基于K-GMM模型的一种汉语声调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83-86.
[7] 李怀龙,张家年,高玉兰. 中国学习者英语词汇刻意学习的研究设计——多媒体学习理论视角[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8):62-69.
[8] CHEN M P, WANG L C, CHEN H J, et al. Effects of type of multimedia strategy on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non-native novic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4, 70(1):41-52.
[9] LI X. HyperCharacters: a pilot study in computerized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J]. Calico Journal, 1996, 14(1):77-94.
[10] SHE J H, WU C, WANG H, et al. Design of an e-lear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Chinese courses using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J]. 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s in Japan, 2009, 92(8):1-10.
[11] CHRIS S, HSUN-PING H. Linkit: a CALL system for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words and phrases[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12, 25(4):319-338.
[12] SONG J. A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Great Wall Chinese and its applic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0, 41(4):618-620.
[13] 蔡莉,刘芳妤. 对外汉语教育游戏设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11(4):91-95.
[14] MAYER R E.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J].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2014, 16(1):81-83.
[15] MAYER R E. Applying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evidence-based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multimedia instr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8, 63(8):760-769.
[16] 王建中,曾娜,鄭旭东. 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15-24.
[17] 张国伟,贾国栋. 语言教学软件终结性评估的基本原则与实践——兼评《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J]. 外语界,2009(3):81-87.
[18] LEE C H, KALYUGA S.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pinyin presentation formats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a cognitive load perspective[J]. Language Learning, 2011, 61(4):1099-1118.
[19] 司国东,赵玉,赵鹏. 移动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5(2):71-76.
[20] 李翠翠,马铖. 基于多媒体设计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评析[C]. 第七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0: 293-298.
(责任编辑:何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