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秋延后黄瓜—早春茬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模式

2019-10-10 07:12周海霞李永辉张晓炎申爱民
长江蔬菜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乳油黄瓜粉剂

周海霞 李永辉 张晓炎 申爱民

郑州地区大棚内长期种植黄瓜、辣椒等设施蔬菜,由于连作时间长,棚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日益加重。为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探索了秋延后黄瓜—早春茬辣椒轮作模式,经生产试验,秋延后黄瓜每667 m2产量约4 650 kg,收入13 950元;早春茬辣椒每667 m2产量约5 000 kg,收入12 500元左右,且省工省时、病害少。现将该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秋延后黄瓜

1.1 适用品种

选择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植株长势强,瓜码密,抗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能力强,瓜条棒状、商品性好的油亮型黄瓜优质品种;采用嫁接苗时,应选用对黄瓜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高抗或免疫,且对黄瓜口感品质无不良影响的南瓜品种作砧木,如博杰618、东方秀等。

1.2 培育壮苗

①播种期选择 播种期为7月下旬8月初,定植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整茬生育期115 d左右。

②育苗 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 2∶1∶1(体积比)比例配制育苗基质,装入50孔穴盘,进行插接育苗。在苗期覆盖40~60目防虫网,减轻白粉虱等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③种子处理 为了防止病毒病、苗期病害,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液浸泡种子20~30 min,洗净后用55℃水浸种4~6 h,于白天25~29℃, 晚上 15~18℃条件下催芽。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④嫁接苗床的管理 a.光照。嫁接后苗床上盖黑色遮阳网和草苫,3 d内不见光。嫁接后3~5 d,每天早、晚见散射光,中午遮光。以后逐渐增加早、晚见光时间,缩短午间遮光时间,直至完全不遮阳[1]。

b.水分。苗床密闭,3 d内不宜放风,保持95%以上的空气湿度,薄膜下附着水珠为宜。3 d后上午揭膜通风,从苗床两侧开始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逐渐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通风期间通过向苗床地面浇水保持较高湿度,7~10 d嫁接苗不再萎蔫时转入正常管理。

c.温度。嫁接苗伤口愈合的适宜温度是 25~28℃, 前6~7 d嫁接苗白天保持温度25~28℃,夜间20~23℃,伤口愈合后转入正常管理,白天温度 25~30℃,夜间 16~22℃。

嫁接7~10 d后幼苗成活,去除遮阳网,进行大温差炼苗,白天 28~32℃,夜间 13~18℃。12 d后大棚条件下常规管理,注意及时摘除砧木萌发的真叶。

秋延后黄瓜

1.3 太阳能高温闷棚或药剂消毒

每年7~8月高温空闲期,密闭温室,封严风口、门口等,闷棚20~30 d。 定植前 10 d,整地、作畦、浇水,每 667 m2浇 15~20 t,再密闭温室5~7 d。闷棚时,室内温度可达70℃左右,地温可达55℃左右,这样可有效杀死温室内土壤、后墙、山墙残留的病菌、虫源、杂草等有害物,为下茬蔬菜栽培提供良好的环境[2]。

或土壤深翻后,整地、作畦,每667 m2随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2%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kg,该药剂处理先要进行土壤深翻,整地、作畦、浇大水,随水将药剂冲入土壤中,杀菌效果较好。

1.4 施足底肥

中等肥力情况下,667 m2用优质腐熟农家肥5 000~6 000 kg(或干鸡粪 1 500~1 800 kg)、复合肥35~40 kg。深翻土壤30~40 cm,整平后南北向起垄。

1.5 合理密植

当黄瓜苗长到1~2叶1心(28~32 d)时,在苗床喷淋吡虫啉、阿维菌素防治蚜虫和细菌性角斑病。定植。采用浇“坐窝水”(定植按株距挖穴或开沟,将穴内或沟内浇满水,当水渗到一定程度时,将瓜苗土坨大部分坐入泥水中,水渗后覆土)的方法定植,定植深度不超过原基质面1 cm。采用大小行栽培,行距分别为 80、50 cm,株距 35~40 cm,每 667 m2定植 3 200~3 500株。定植后大行、小行浇透水,浇水总量 40~45 m3/667 m2。

1.6 田间管理

①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需及时中耕,先深后浅,防止伤根,促根壮秧。黄瓜苗3叶1心时,可喷洒1 500~2 000倍的增瓜灵,增加雌花比例[3]。待植株长至20 cm时及时吊蔓。

②温度和湿度管理 9月下旬,温度逐渐降低,需扣棚保温,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5~30℃,夜晚13~15℃,湿度控制在70%以下。10月中旬后,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渐减少放风量。白天25℃左右;夜间 15℃左右,低于13℃时,夜间不留风口,封闭大棚,保证足够的温度,满足黄瓜生长的需要,尽量延长生长期是管理的关键[4]。这个阶段黄瓜生长缓慢,对肥水的要求相对下降,为降低棚内湿度,严格控制浇水,一般10~15 d浇1次。

③肥水管理 当根瓜长10~15 cm时,增加灌水次数,选择晴天天气凉爽时浇水。根瓜收获后加大施肥量,进入盛瓜期必须保证肥水供应,1周左右浇1次水,每10 d追1次水溶肥(19-8-27),每次 15 kg/667 m2左右,适当增施钾肥。在开花坐果期追施腐植酸复合肥(18-18-18)20 kg/667 m21次。结果盛期可喷施0.5%磷酸二氢钾、0.5%尿素和150 mmol/L氯化钙溶液,每15 d喷施1次。进入11月中旬,当地温降至10℃时,灌水间隔期拉大,水量减少。

④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和黄叶。前期注意上架和绑蔓。可根据品种特性和前期处理效果适当保留。若主蔓瓜码密,6~7节以下侧枝全部剪除。

1.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遵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可地面铺设银灰色地膜避蚜,在大棚内悬挂黄(蓝)色板(30 cm×40 cm)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每667 m2悬挂 30~40 张,或在幼虫发生初期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黄瓜虫害以烟粉虱和蓟马等为主。烟粉虱可用12%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10%灭幼酮可湿性粉剂或25%灭螨猛乳油 1 000~1 5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蓟马可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 mL/667 m2对水喷雾。

病害以霜霉病、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以及白粉病为主。霜霉病可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2~20 mL/667 m2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5 g/667 m2对水喷雾;靶斑病用43%氟菌·肟菌脂悬浮剂10 mL/667 m2或25%咪鲜胺水剂1 500倍液喷雾;细菌性角斑病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白粉病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 32~48 mL/667 m2对水45~60 kg进行叶面喷雾。

1.8 适时采收

及早摘除根瓜,防止坠秧,可根据瓜条大小和市场价格走势,每1~2 d采收1次。

2 早春茬辣椒

2.1 适用品种

应选用早熟或中早熟、丰产、株型紧凑、适于密植、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如郑椒17、郑椒19号、郑椒 20号、皇鼎 1号、康大 301、康大601等优良品种。

2.2 培育壮苗

①播种期 河南地区,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育苗,苗龄70~90 d,3月中下旬定植。大棚套小棚栽培的定植期可提前到3月上旬。

②种子处理 采用55~60℃热水温汤浸种,期间不断搅动使种子均匀受热,并及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维持在 55~60℃内10~15 min,以起到杀菌作用。水温下降至28~30℃,继续浸泡8~12 h。然后取出种子,沥干水,用湿布包裹,放在25~30℃的环境下催芽。667 m2大田需种子约4 000粒。

③装盘播种 每穴播1粒,播种后盖1.0~1.5 cm厚的拌水基质,摆盘,淋透水后覆盖地膜。并加扣小拱棚,覆盖保温材料。

④苗期管理 出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温度保持20℃以上。当70%幼苗出土时撤除地膜,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温度保持18~22℃。辣椒子叶展平后开始喷施水溶肥,采用“一清一肥”(喷1次清水浇1次肥,间隔期5~7 d)的方法直到定植。苗出齐后及时拔草,同时加强光照,延长通风时间,培育壮苗。

早春茬辣椒

2.3 定植前准备

①扣膜时间 定植前 15~20 d大棚扣膜升温,同时裙膜下面和放风口的位置固定50~60目防虫网。②整地施肥 定植前 20~30 d,棚室应扣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以利保温,尽量提高地温。每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2%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kg等药剂处理,该药剂处理首先要对土壤深翻,其后整地、作畦、浇大水,随水将药剂冲入土壤中[5]。

药剂处理后5~7 d,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7 000~10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硫酸钾30 kg作底肥,深翻细耙,整平种植地块。按1.1~1.2 m 打线,畦高 10~15 cm,畦面宽 35~40 cm,底宽 55~60 cm。定植前5 d覆70 cm或80 cm宽的地膜。

2.4 适时定植

定植前10~15 d开始低温炼苗;定植前2~3 d幼苗要喷洒1次1.8%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当辣椒出现第1朵花现蕾时定植。定植株距40~50 cm,行距 55~60 cm,双株定植为佳。边定植边浇定根水。

2.5 田间管理

①温度调节 生长前期管理以保温为主。定植后5~6 d密闭大棚,以利缓苗,夜间加盖草苫。白天温度控制在 30~35℃,夜间13~15℃。当棚温超过35℃,在背风面揭开适量膜通风;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白天28~30℃,高于30℃放风,降至 26℃时,停止通风,当夜晚棚外温度降至15℃以下时,四周围草帘保温。大棚及其内层覆盖物应晚揭早盖,防止幼苗受到冷害。开花结果期保持白天 25~28℃,夜间18~20℃,夜温不能低于 15℃,以防低温导致受精不良。生长中后期,随外界气温升高,逐渐揭除内层覆盖物,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灼伤植株。当外界白天气温稳定在25℃左右,夜间在15℃以上时,下部可昼夜通风。

②光照管理 保持大棚塑料薄膜干净、透光性良好,使辣椒植株光合作用正常。5、6月天气越来越热,可适当遮阳,如加盖遮阳网、喷洒降温剂等。

③浇水和中耕 禁用大水漫灌及阴天傍晚浇水,提倡膜下灌溉。定植缓苗后,根据土壤墒情可再浇1次水,即开始蹲苗。蹲苗期间应中耕3次,第1次宜浅,第2次宜深,第3次宜浅,结合中耕培土。辣椒根系较弱,蹲苗不宜过度,期间尽量少浇水,若土壤干旱可浇1次小水。待门椒坐住后,开始大量浇水追肥。开花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7 d浇 1次水。

④追肥 门椒坐住后,结合浇水,开始追肥。每667 m2施平衡型水溶性冲施肥15~25 kg或复合肥。每采收1~2次,可追施1次高钾型水溶性冲施肥。

⑤整枝、摘心、摘叶 生长前期及时摘除弱小植株的门椒和对椒,晴天中午打掉门椒下部的侧枝。徒长植株需剪去部分徒长枝条。坐果中期除去下部部分侧枝、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以后经常整枝,摘除枯黄老叶。

大棚栽培的植株生长旺盛,植株高大,遇风雨易倒伏,要及时采取措施,可吊蔓,或在每行植株两侧拉铁丝或设立支架,将几条骨干枝绑缚到铁丝或支架上。

2.6 保花保果

大棚早春辣椒开花初期,用20~30 mg/L防落素喷洒花朵,可保花保果并增加产量。

2.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重茬种植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合理布局,轮作换茬,嫁接育苗、起垄栽培、合理调控室内温湿度;棚内悬挂黄(蓝)色板(30 cm×40 cm)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每667 m2悬挂30~40张;地面铺设银灰色地膜避蚜。

①猝倒病 苗期667 m2可用66.5%霜霉威水剂75~125 mL对水 80~100 kg或 15%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等预防喷施1遍。除此之外,尽量保持苗床通风降温。发病重可用77.2%霜霉威水剂5~8 mL/m2对水7~10 kg灌根,也可撒施草木灰防治。

②白粉病 加强通风,控制温湿度;药剂防治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5~50 g/667 m2对水 40~50 kg、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0.5%大黄素甲醚水剂5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90 g/667 m2对水 45~60 kg、5%小檗碱水剂187~280 mL/667 m2对水 50~70 kg、5%香芹酚水剂 600~800倍液等喷雾,每隔5~7 d喷施1次,交替使用。

③灰霉病 可选用2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啶菌噁唑乳油75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0~700倍液等喷施;也可在蘸花时加入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 000~3 000倍液或 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④白粉虱、蚜虫、蓟马 防治白粉虱可用3%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0.9%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0.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10 g/667 m2对水45~60 kg喷雾;防治蓟马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2.5%功夫 (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效果较好。

2.8 采收

采收做到轻收勤收。同一田块,一般每隔3~6 d采收1次。门椒宜早采,以免坠秧。

猜你喜欢
乳油黄瓜粉剂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清新脆嫩的黄瓜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