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媒体传播研究
——以白猿通背拳为例

2019-10-10 13:34苏妃郃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武术受众微信

苏妃郃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应用新兴自媒体对体育非遗项目进行传播已是体育界不可回避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知名传统武术拳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猿通背拳为例,尝试对这一课题进行开拓和推进。

1 “否极泰来”: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转变背景下的武术非遗传播

1.1 传统媒体对武术文化传播日渐式微

武术之发展离不开传播。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之前,我国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播途径便是传统媒体,即报纸刊物、广播、书籍等传统的媒体形态。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传统武术及各种现代化事业都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1978年,邓小平同志挥笔题下“太极拳好”四个大字,自此揭开了太极拳运动的新篇章。与此同时,受武侠影视及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影响,习武之热潮风靡全国。在武术行业兴起的背景下,诸多武术类杂志也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武术类杂志因其自身的及时性、深刻性、连续性、权威性,一度成为了传承和弘扬武术的关键平台。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由于其诸多方面的限制,逐渐被互联网新媒体取代。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武术杂志的辉煌与落寞。

武术杂志业最辉煌时曾多达十余种,且一经出版便会被抢购一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武术杂志《武林》。《武林》于1981年月7正式面世,是我国大陆的第一本武术类杂志,因其率先在杂志上用连载的方式刊发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于是在国内掀起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武侠热潮。《武林》杂志的发行量最高曾达到350万册左右,一度成为了武术类杂志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武林》的每一次发行,不仅在客观上承继了中断良久的武术文化,更是影响和培育了大量热爱武术的当代青少年。

但是,随着社会变革,互联网体系日渐成熟,互联媒体风起云涌,为社会带来的便捷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然,互联网给人带来的知识远比杂志、报纸、书籍、电视来得全面且迅速。武术杂志有版面局限、运行周期长和单向传播等与生俱来的缺陷,其传播形式单一,无法及时有效的将信息传播给受众。在这些方面,网络则具有天然优势。

最终,《武林》还是抵不过节奏不断加快、传播效率不断提高的互联网社会生存环境,于2006年年末,宣布停刊。当然,遭受同样命运的不止《武林》,还有《武术健身》《精武》等曾经风靡一时的杂志。如今,略具代表性的只留下《中华武术》《少林与太极》《武当》《武魂》等屈指可数的几种杂志,显然已辉煌不再。

由此可见,在社会传播方式更新迭代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已无力支撑当前社会的传播需求。在传播效果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可以尝试与新媒体相结合,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适当在自媒体领域寻找属于自己的传播方式。

1.2 自媒体传播对白猿通背拳传播的推陈出新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曾在2003年7月发布过关于“We Media”(自媒体)的研究报告,报告中对自媒体做了非常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简单来说,自媒体是网络新媒体的产物,是指公民借助于现代化的电子工具(电脑、手机等),通过现代化手段,向特定个人或者不特定群体传递规范性或是非规范性信息的环境。“每一种媒体技术的出现都深刻改变着世界”。自媒体的盛行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及文化意识,同时,也在改变着当下的传播格局,快速向各个领域渗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占比高达96.3%。由此可见,我国通过互联网媒体来接收信息的人群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并且,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自媒体更加便捷的传播方式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华传统武术拳种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猿通背拳来说,从最初的血脉传承到师徒传承再到社团传承、学校课业传承,其每一个传承方式的出现都是传播方式从一到多的转变。自媒体的出现,不仅缩小了信息传播之间的隔阂,更加缩小了信息传播之间的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这意味着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的获取白猿通背拳的相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受众对于武术信息的抓取将会变得更加深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经验参与互动,经过斟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如白猿通背拳的历史文化、技理技法等等。

2 白猿通背拳的自媒体传播要素

2.1 白猿通背拳自媒体传播的内容

除去竞技性、技击性,武术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文化一直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白猿通背拳的传播内容主要包括武术文化理论及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武德、武术精神、武术常识、拳种历史及攻防含义等方面。利用自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可以图文并茂,更加生动地展示出传播内容。而实践部分则主要以单操为主。白猿通背拳并没有整体的套路,它是由“活背八法”“四大名山”“十字拦”“六路总手”和“十二连炮”这五种单操组成的。当前所习练的白猿通背拳二十四式单操也是由以上五种单操为主所创。这些单操也配合着各种对练和打桩进行。而桩法被称为“操桩打袋”。桩分为四种:横桩、地桩、活桩、死桩;袋也分四种,即行袋、手袋、卧袋、吊袋。操桩打袋主要练习的是白猿通背拳的基本沉手功夫。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通背拳研究会(以下或称北京通背拳研究会或通背拳研究会)秘书长、白猿通背拳传承人张斌(同时也是微信公众号《传统武学》《古武今言》的运营者以及“通背拳公益微课交流群”群主)介绍了自己的自媒体传播经验:“在微信群里每周一次课,一节课大约一个小时,时间选在大家下班空闲的时间,大约在七点以后。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首先会在课前半小时左右在群里发布一个视频,提醒受众预习;第二块是当天授课的主要内容的介绍,包括动作原理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是课程答疑以及对受众上次课的作业进行点评。”另外,张斌老师会为受众建立两个微信群,一个微信群只发布讲课内容,不允许受众讲话,目的是方便受众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快速的查找聊天内容。而另一个微信群则专门用来交流问题,在这个群里,受众可以畅所欲言、提问或者交流感受及经验。

通过对张斌的访谈可以看出,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时,虽然传播者和受众无法直面接触,但是传播效果却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甚至可以避免许多面授课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课堂纪律、排队站位等,相比于面授传播,自媒体传播则可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如插入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将授课内容展示出来。

2.2 白猿通背拳自媒体传播的对象

2.2.1 针对外地想学习通背拳但受于地点限制的人。

白猿通背拳属于相对小众的拳种,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早前白猿通背拳的传承方式较为封闭。因此,此拳种流传至今其传承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且分布地域相对分散。这一现象对于想学习白猿通背拳的外地人来说,无疑受到了许多限制,有些求学者就算能找到教拳的老师,也苦于地点上的限制,无法前往学习。而自媒体传播对“地域限制”能够较好地破解,可以打破空间格局,利用可移动终端,有效解决受众这一苦恼。

2.2.2 针对工作时间拥挤的群体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多数人会因为工作压力而不得已将休息时间移借到工作中去,导致培养业余兴趣的时间变得相对较少。这样一来,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便显得尤为精小与珍贵。因此,有效利用自媒体进行学习,可以打破时间上的限制,将碎片时间整合利用。据访谈,张斌的白猿通背拳“微信课程”和公众号教学材料的推送便很好地应对了这一社会现实需求。

2.2.3 针对经济薄弱的人群

当今社会,文化知识价值尤为凸显,各类技能培训机构应运而起。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实体培训机构需要支付较高的器材、场地租赁等费用,导致技能培训机构门槛较高,要价不菲。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学费。面对切身的实际问题,有些人只能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擦身而过。但自媒体教学没有诸多限制,接收自媒体传播无需支付场地费用,且一经搜索丰富的知识资源随之而来,因此可以实现低价格甚至是免费的学习。张斌介绍了多位“拳友”因经济能力不够却仍能够跟随他通过自媒体学习白猿通背拳的事例。

3 自媒体传播对白猿通背拳的积极影响

3.1 场地经费

自媒体传播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其传播与接收的方式不受制于时间、地点等因素。据统计,各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经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几乎无法支撑教学场地的租赁。截止到2010年,北京市民间武术社团办公场所设在负责人家中的比例占62.86%,租赁办公场所的占25.7%,还有极少数社团的办公场所设在负责人所在单位。对白猿通背拳传承人张斌进行采访时,他就曾指出经费短缺导致的场地受限问题。因为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所以每次上课地点都是临时通知,通常都是在公园空地或者马路边上,天气恶劣时还会耽误教学进度。但是运用自媒体进行传播时,可以不受场馆的限制,只需将所要传授的内容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出去,受众接收学习后便可以完成教学。因此,对于传播者而言,自媒体的出现不仅可以使传播方式更加便利化、多样化,还可以有效解决教学经费不足导致的训练场所缺失问题。

3.2 招生传播

在接受访谈时,张斌频频表示:非常感恩科技的发达。“外地人学拳,通过微信达成共识后,传个视频,沟通交流,交个费转个账就完了,以前还要银行转账多麻烦啊,现在没有比这更方便的了,交起学费都方便,都到这份上了。”他表示,真正通过网络来宣传通背拳,是在2008年,在一个师弟的帮助下,免费建立了一个通背拳的网站。“网站只能让别人看到你发布的东西,除非别人主动联系你,否则你看不到别人。”有了这个网站之后,张斌还建立了QQ群。但是,微信的出现很快导致了QQ群的逐渐没落,大部分用户群都转移到了微信。于是,张斌在2015年通过微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虽然起初并没有什么人,但是通过平台你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关注你。慢慢的,隔一个月左右来一个电话,问我问题或想找我学拳。2016年十月份,我突发奇想,我给每个人都讲一遍,为什么不建一个群,给大家一起讲。”于是,抱此想法,他建立了第一个微信群。该群最初只有18个人,讲了一段时间后,群内成员反馈非常好。他说:“我就在想,我干嘛非得给这18个人讲呢,我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来听多好啊,我脑袋一来劲,就上网编了一篇文章,说民族武术社开通了通背拳公益微课交流群,欢迎大家前来,没想到一周之内,人数上百!”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自媒体传播在招生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传授者的教学和受众的学习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3 学习方式便捷、可重复学习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自媒体授课具有“可延时性”,即课上所接受到的知识,可以长久保存,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这是许多面授课所不及的。其次,在快节奏、追求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除去工作外几乎没有整块培养个人兴趣的时间。许多人因为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各大武术培训机构或者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学习,因而只能停留在热爱武术的阶段。但是自媒体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烦恼。自媒体的自主性可以使更多对武术充满兴趣的人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效利用“碎片时间”随心所欲的搜索、了解、学习武术知识技能。另外,自媒体平台上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反馈信息,发表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把带有观点的知识体系提供给下一个受众。人们在接触各种各样的武术文化的同时,不但可以丰富自身对武术的理解,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注入新的血液,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传播发扬武术。

3.4 传播途径增多

相较于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途径,自媒体传播途径则更加多样、生动,同时人们接收白猿通背拳相关信息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便捷,这从根本上拓宽了白猿通背拳的传播途径。

4 白猿通背拳自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4.1 媒体平台上没有官方认证的传播账号

截止到2018年4月,在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搜索“白猿通背拳”,其显示结果呈杂乱状态,并且没有官方认证的标志(图1-图2)

4.2 当前白猿通背拳自媒体传播内容不够规范

微信公众号“白猿通背拳”,其传播内容理应着重传播有关白猿通背拳的内容,但是,进入公众号后却发现,账号内容和账号名并不一致,里面的内容过于笼统,几乎和白猿通背拳没有关系。

图1 微博搜索结果

图2 微信公众号搜索结果

4.3 社团组织、传承人中缺少自媒体领域相关人才

据了解,由于通臂拳研究会、民族武术社成员里多数人年龄较大,对网络传播手段相当生疏。社团里年轻一辈的成员都因工作原因无暇顾及社团传播发展。目前为止,借用自媒体软件进行社团对外传播的工作,完全是由通臂拳研究会秘书长张斌一人承担,且张斌先生并没有经过特定培训,对传播工作也是边学边做。

图3 公众号“白猿通背拳”发布的内容

4.4 在自媒体平台知名度不高

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自媒体平台上与白猿通背拳相关内容无人问津,微博上关于白猿通背拳的账号关注人数都寥寥可数,和知名度较高的太极拳关注度相比可谓差距悬殊。

图4 白猿通背拳公众号关注人数

4.5 媒体过度传播为武术披上了“神秘面纱”

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里面的主角所习功夫出神入化,为武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观众在观看这些作品的同时,潜意识里以为只要学会了武术,就会有一身功夫,可以以一敌十,飞檐走壁。但真正接触到武术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并没有传说中的绝世神功。当得知要从最基础的基本功开始学起并且想要练出些许成绩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时,心理不免会产生较大的落差。因此,武术超现实的过度宣传与现实情况相比较,容易让人产生强烈反差。白猿通背拳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图5 太极拳公众号关注人数

4.6 海量不规范信息使受众难辨真伪

自媒体平台作为互联网络的拓展和延伸,不仅具有强大的共享和便捷的搜索功能,同时还弥补了原始互联网的不可移动性,赋予了武术传播以新的意义。但在“自媒体领域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特征下,也衍生出诸多问题,例如,在自媒体平台上搜索“武术”或“白猿通背拳”,将会出现大片重复繁多的武术信息,以及大量武术类广告消息,这为人们在搜索特定信息时增加了较大阻碍,导致受众难辨真伪。若是看到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劣质信息,将会导致没有经验、对真相不了解的受众无法辨别真假,从而被虚假信息误导。

5 对策研究

5.1 开通官方认证账号

开通自媒体平台官方认证账号、公众号或者账户获得官方认证后将会增加其可信度,这将为受众搜索相关账号时提供可信参考。

5.2 提高传播规范度

加强对外账号的规范度,对外账号(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账号等)是向受众展示白猿通背拳的一个窗口。受众通过搜索关键词“白猿通背拳”进入账号,想看到的也一定是关于白猿通背拳的内容。因此,账号中发布的内容也应是关于白猿通背拳的相关内容。

5.3 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

社团组织培训或专门招揽自媒体传播相关人才,这样不仅可以为社团内部分忧解难,并且可以提升自媒体传播的质量。

5.4 多方位传播

运用用户群庞大或人群性质相对集中的载体如微信、微博、直播APP或针对武术传播的其他软件进行传播。有效利用这些软件可以较大幅度提高传播效率。

5.4.1 微信

自2011年上线以来,坐拥8.89亿活跃用户的微信无疑成为了国内龙头社交类APP。2017年4月,腾讯旗下企鹅智酷曾发布的长达40页的报告《微信2017用户研究和商业机会洞察》中提到: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及WeChat(海外版“微信”称呼)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2017年8月,腾讯公司公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9.63亿,比2016年同期增长19.5%,网络普及率达到60%左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微信的使用已经普及到我国大多数人群。另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阅读文章的人群占微信用户总人数的90%以上。若能有效利用微信平台传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猿通背拳,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4.2 微博

“微博”即微型博客,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相比于博客,微博则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更能贴近用户的真实生活,人们可以更便捷的将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发布出来。2017年1月,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中提到: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人数已经达到了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状态。2017年12月,报告数据更新,截至到2017年9月,微博越活跃人数涨至3.76亿,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涨了27%,虽然没有微信的用户数量多,没有微信的活跃量高,但是微博的开放性和全面性更好,用户能够更加轻松的获得想要关注的信息。这无疑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较好的渠道。

5.4.3 抖音

抖音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有数据显示,截至到2017年末,短视频平台已经超过100家。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抖音凭其自身的特点扶摇直上,到2017年底为止,用户已超过7亿,且呈继续上升趋势。抖音85%用户在24岁以下,月增长用户过千万,日均播放量超过10亿。抖音是一款结合音乐制作创意短视频的软件,每次发布的视频限时不能超过15秒,此规定恰好与白猿通背拳以单操为主的教学特点不谋而合。因此,传播者可以利用此软件超高人流量及发布特点进行传播。

5.4.4 直播类APP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人文交互性不断提高,娱乐性加强,国内逐渐涌现出一批批直播APP。此类软件的出现,不仅在更大程度上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一对多的交流,同时,观看者与直播者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动,不管相隔多远,打开直播APP便像近在咫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图6 各类网络直播使用率

6 结语

对于如白猿通背拳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仅借助传统媒体传播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白猿通背拳在各自媒体平台上没有指定的官方账号,导致受众搜索相关内容时没有参考依据、无法准确识别出想要搜索的内容。微信公众号有关白猿通背拳(非官方)的账号传播内容不够规范。白猿通背拳社团组织及传承人中缺少自媒体传播方面的相关人才,导致其传播内容过于笼统,传播形式过于单一。公众号知名度不高,搜索结果的良莠不齐,容易导致没有经验、对真相不了解的受众难辨真伪。为了进一步推动白猿通背拳的自媒体传播,传播者应充分利用自媒体软件,在自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认证的账号,使受众在搜索时作为参考依据能够快速辨别搜索对象。应提高微信公众号内容的规范性,优化传播内容。相关社团组织应培养自媒体传播方面的人才,多利用人流量大的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博客、直播app等)和专业性较强的软件,密切留意自媒体app的兴衰,及时发现新兴软件,拓宽传播途径。如此,诸如白猿通背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在自媒体的时代可望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武术受众微信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微信
微信
微信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