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杨 通
(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2.云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云南 昆明 650224)
太极拳推手是在单练(套路)的基础上进行对练的一种训练方法与手段,需要对练双方在皆有太极拳基本技术的前提下,通过单推、双推、折叠推、顺步、拗步、大捋、活步等方法进行配合性练习,是太极拳练习者提高太极拳技能必不可少的途径[1]。
随着太极拳推手走入竞技赛场,其主要的功能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被赋予了更多的竞技色彩。竞技太极拳推手的发展总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摸索阶段(1979—2003年),在这个阶段竞技太极拳推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摸索过程。1979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部门组织国内太极拳领域的有关专家制定了《太极拳推手竞赛暂行规定》,自1982年起在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中开始实施。1989年,太极拳推手比赛被合并到“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1994年,太极拳推手被列为国家锦标赛项目。停滞阶段(2003—2013年),在这个阶段竞技太极拳推手项目一直饱受诟病,由于一味追求场上效果,太极拳推手本身的技术特点和规范被忽略,因此许多其他类别的搏击运动员参加了推手比赛,导致运动员在场上的技术不能充分展现,多与“顶牛”、“摔跤”、“撕扯”、“蛮力”等不雅之词联系在一起,与人们心目中以小博大、以巧胜拙、以柔克刚富有文化底蕴的智慧博弈相去甚远,以至在2003年,太极拳推手比赛被取消,至此竞技太极拳推手走入低谷。发展阶段(2013—至今),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组织国内太极拳专家对太极拳推手的技术体系、竞赛规程、竞赛规则等进行了多次研讨,于2015年公布了新版《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试行)》[2],试图通过竞赛规程、规则、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改进,促使竞技太极拳推手项目重回赛场。在此基础上,2018年重新修订的《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试行)》[3]正式运行。
在竞技太极拳推手比赛中,如何体现出太极拳技法特点的运用始终是个难题。太极拳中的典型技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简称“八法”,经常在实际应用中变成为撕、拉、扯、拽、搂、抱、推、顶等,与太极拳应有的技法理念相距较大。在太极拳推手的实战中,如不能了解太极拳劲法的特点,就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也不利于促进太极拳推手训练体系和竞赛风格的确立,而这恰恰是传统武术与竞技体育结合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竞技太极拳推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太极拳的蓬勃发展而应运而生,它是以传统的太极拳推手为基础,其主要技法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以沾、粘、连、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进、退、顾、盼、定为主要步法和身法。竞技太极拳推手的发力和接触点主要是以上肢部位为主,通过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以达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使对手身体失去平衡的目的。《中国武术大辞典》[4]中对太极拳推手的解释是:“太极拳推手是双人徒手对抗运动,是一项两人相互搭手,听劲而动,黏走相随,既要化解对方招法,保持自身稳定,又要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其倾跌的运动”。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太极拳推手规则的梳理,汲取国内权威太极拳专家的建议,初步将其界定为:竞技太极拳推手是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竞赛规则,以太极拳“八法”为核心技术,通过粘黏连随的缠斗方法,使用引进落空、发放等技术使对方移动、出圈(界)或跌倒而制胜的武术徒手对抗项目。
2018年《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试行)》正式运行,首先,对原有的竞赛场地规格进行了改进,将直径6m的圆形场地缩小为内圆直径3m的擂台场地,以使得以往实战环节中的活步散手改进为定步推手;其次,突出了“掤”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在双方运动员对抗的每个回合中,“掤”是起始动作,运动员所用技法都要在“掤”之后进行转化,“掤”可在实际应用中应变为挒、按、采、捋等技法,因此,运动员只有在充分理解“掤”劲的运动原理下才能熟练掌握“掤”劲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对太极拳技法的理解。第三,增加了双方运动员技术合手展示环节,以测评运动员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必须通过合步四正手、顺步四正手、大捋、缠臂、单推手、双推手等技法,配合相应的步法各自领手演练30s的组合动作,裁判员根据双方技术的质量给予评分,这对运动员掌握太极拳技法的规范性、细致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竞技太极拳推手中,掤、捋、挤、按是正手,采、挒、肘、靠为副手,通过沾、连、粘、随的缠手形式,以巧胜拙、以柔克刚,从而达到制约对手身体和心理平衡的目的。其中掤、捋、挤、按、采、挒是高频使用的技法,而“掤”的技法最为独特。“掤” ,古读bing,系指圆形的箭筒盖[5]。后在太极拳术语中约定俗成读Peng(朋)音。“掤”不仅指一个具体的动作,而是在太极拳技法中无处不在,其意既攻亦防,因此“掤”也是太极拳推手中的一种动作意识和反应状态。在太极拳竞技推手中,“掤”是第一个出现的动作,即双方运动员“搭手”预备式的动作,此时双方运动员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感受对方身体的变化。“掤”在相对静止状态时,是同一时间向不同方向的张力,其劲在腰;在动态中需得机得势,“掤”的一瞬间,是在两点接触控制时,第三点出现变化而形成滚动,以达到破坏对手身体平衡的目的。由“掤”可变为旋扭,或捋、或采、或挒、或肘、或靠,可引申出太极拳其他技法的转化,因此“掤”是所有技战法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也是粘连粘随的必要条件,在实战应用中尤为重要。
本文以竞赛规则下竞技太极拳推手技法中“掤”的特质与作用分析为研究对象。
3.2.1 文献资料法
以“竞技太极拳推手”、“掤”、“推手竞赛规则”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及国家图书馆搜索近 10 年的相关文献 50余篇、书籍 8 本,较为全面、透彻地了解和把握了竞技太极拳推手的相关政策、规则、实验研究等问题。
3.2.2 专家访谈法
对国内太极拳推手专家、裁判员进行访谈,了解竞技太极拳推手相关的技术特点、发力路线、规则、概念界定等问题。
3.2.3 定量分析法
通过实验数据对发力方式、发力方向、角度、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定量分析。
3.2.4 实验法
为了更好地观察“掤”劲的运动原理,直观地描述“掤”劲发力的有效性和无效性,本研究借助Qualisys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对参与实验者做了动态观察,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解析和说明。
3.2.4.1 实验准备
实验设备为Qualisys红外运动捕捉系统、自带软件及受试者的紧身服装。为了能够较清晰地观测甲乙双方的运动轨迹,根据实验的需要,在甲方左右手掌根背面、鞋跟后部;乙方肩峰、髂前上棘、鞋尖、鞋跟后部粘置mark球标记点。
3.2.4.2 实验流程
图1 实验流程
3.2.4.3 实验对象
实验选用4名受试者,他们具有多年的太极拳推手训练经验。根据实验需要设定甲方为发力方,乙方为受力方。实验中甲方采用正确、错误两种动作,然后通过仪器进行观察和分析。
表1 被试者基本情况
3.2.4.4 实验测试动作
本实验基本还原竞技太极拳推手场景,通过甲方运用“掤”势(劲)作用到乙方身上,借用专业仪器观察甲乙双方的动作路线和身体反应。
动作流程:
(1)预备式:按照竞赛规则要求,甲乙双方面向对方,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臂呈“掤”势动作接手。
(2)在甲乙双方四正手两圈后,由甲方向乙方进攻。甲方运用“掤”劲向乙方发力,乙方尽可能的在身体自然反应下保持重心不被破坏。
3.2.4.5 实验数据
实验采用捕捉频率为 200Hz,6镜头的Qualisys红外运动捕捉系统来捕捉记录实验数据,该仪器能够清晰地捕捉记录甲方发放动作的轨迹及乙方受力后的运动轨迹。
3.2.5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分类、对比,来解析“掤”劲的发力路线的正误。
为了更方便的观察,分析实验时采取侧视与俯视两个角度来观察甲乙双方的运动轨迹。从这两个角度可以保证从前后、左右、上下三个维度上的数据都能检测到,同时也能在软件上清晰地观察到甲乙双方在三个维度上的运动轨迹。图片中,甲方的左右手上mark球的运动轨迹被标记为白色。
图2 正确运用“掤”的路线分析
实验中根据乙方的站位图中X、Y、Z三个坐标轴来表示乙方身体姿势的三维坐标。乙方的正前方用X轴来表示,乙方左侧90°用Y轴来表示,乙方的垂直方向用Z轴来表示。通过(左图)俯视图看到甲方的发力方向是乙方的后方,发力轨迹超过乙方的左侧支撑脚脚的位置,表明乙方重心已经被调动或破坏。从(右图)侧视图上看,甲方的发力轨迹是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以乙方的左脚(主要支撑脚)为圆心,以乙方的左脚到甲乙双方接触点的距离为半径所画圆的一段。甲方沿着图中的这个立圆发力,乙方就会随着甲方的发力发生“滚动”的现象。从右图可知甲方这样的发力最终能较轻松地破坏乙方上下方向的平衡。综上所述,甲方发出的“掤”劲轻松有效地破坏了乙方前后、左右维度上的平衡并取得优胜。特别说明的是,根据实验设计,乙方受力后所作出的反应必须是身体的自然反应。
图3 错误使用“掤”劲的路线分析
图3显示,甲方运用“掤”的方法不当,未能对乙方产生轻松有效的重心破坏作用。从(左图)俯视图观察,第一,甲方的发力方向与乙方的左脚(支撑脚)动力来源一致,所以甲乙双方在这个角度上容易出现“顶牛”;第二,从左右两幅图上可知,甲方的发力轨迹很短,且没有超过乙方的左脚,因此不能动摇乙方的身体重心。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曾说 :“掤”之方式,最忌板滞”[6]。因此“掤”在于以转化。 从侧视图(右图)来看,甲的发力角度过正,且方向为直线,因而不利于破坏乙方重心。同时,甲方采用这样的发力角度也承担了乙方的大部分体重,所以也很难有显著的效果。综上所述,从左侧的俯视图上看甲方没能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破坏乙方的重心,从右侧的侧视图上看甲方只能稍微影响乙方上下方向上的平衡,但远不足以破坏乙方的平衡。实验证明,甲方“掤”的方向不合理,即使使出全力也无法破坏乙方的重心,也无法取得优胜。
随着规则的演进,太极拳推手从传统的练习方式逐步发展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其技术风格也从相对含蓄、点到为止的技术切磋上升为在相等条件下决出高低胜负的竞技较量。因此,在现代竞技比赛中太极拳技法运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认识和了解传统太极拳推手劲法中某些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道理,进而揭示其运动中的客观规律和力学作用。对“掤”的实验价值在于,首先,可以客观表达“掤”的劲法路线和作用点,将太极拳理论中较为抽象化的描述直观的呈现出来,当“掤”劲运用正确时,其技术路线遵循太极拳的拳理,即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上先下的原则,因此才能避开对方的力;其次,通过“掤”的实验可以对该推手动作下人体保持稳定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支撑面、重心高度、稳定角和稳定系数等四个方面,正确的“掤”表现为或引进落空,不丢不顶;或借力打力,迂回反转,通过调动对手的身体重心从而达到破坏其稳定性的目的,其中,稳定系数这一因素是依靠重力抵抗平衡受破坏的能力,它是稳定力矩和倾倒力矩的比值,体量越大,稳定力矩越大,相应的稳定系数越高,因此破坏其平衡所需的外界翻倒力矩越大,所以现代推手比赛中采用按体重分级的方式,本研究也遵循这个原则选取被试对象。第三,通过可视化的实验数据图形可以加深练习者对太极拳拳理的认识和理解,如在甲方动作路线中可观察到,甲方的力作用到乙方的同时,要保持有限度的稳定平衡,即自身依然要保持良好的重心位置,也就是太极拳理所要求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否则也会给对手可乘之机,在其他武学中也有力不出尖,形不破体之说。
前人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技术的体会和经验的总结,在教学的传承中往往受限于传承者的知识结构、表达能力和个人修养,因此传承中对传与承者都要求较高。现代的科技手段可以弥补部分的缺憾,给学习者更多可视化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举一反三,反复习练并进行前后比较,并最终形成模式化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为形成标准化的训练体系奠定基础。
(1)通过仪器从平面和俯视两个角度观察,在实战中,“掤”是在两点接触控制外,第三点出现变化而形成的滚动的力,形成滚动力的要素与发力的方向和路线相关,可以破坏了对手在前后、左右、上下(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三种方向上的平衡。
(2)“掤”在竞技太极拳技法中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不仅指某个技术动作,更是体现了太极拳独有的攻防意识和反应状态,这种反应状态可通过重复训练法形成正确的发力路线,也符合传统太极拳推手中听劲问劲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攻中有防,亦攻亦防的势态。
(3)新规则中,确定了“掤”在太极拳技法中的主导性地位,强调了在定步推手条件下,必须由“掤”作为起始动作,这不仅符合太极拳拳理的要求,也避免了以往抓、拉、扯等错误动作的发生。
(1)在太极拳推手与竞技体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利于现代科技手段挖掘其背后运动的规律及科学依据,以促进其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与发展。
(2)太极拳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是有据可依的,在科学量化标准的基础上有助于竞技太极拳推手运动体系的形成。
(3)竞赛规则的制订应以实践为基础,要在保留传统太极拳推手技法的基础上进行竞技化革新,从而体现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抗类项目的文化底蕴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