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要求,引领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引导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加强教学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相关精神理念。就如何进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本人在《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了课堂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本文从《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对《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实施过程提出了对应建议,提高了在《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民族民间音乐;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尹爱青教授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中讲到“学校音乐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学校教育所实施的以音乐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学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人”[1]。这是强调学校课堂音乐学习离不开音乐语汇的积累,音乐文化的选择以及音乐情感的表达。在《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大民族音乐语言的分析讲解是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实施过程、效果和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最终达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一、《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民族民间音乐》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校音乐学科关于音乐理论研究方法中提到:首先要根植于音乐这门艺术类别自身特殊的形式规律与艺术活动实践(尤其是该学科中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子学科)。在历史上中西方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经形成了音乐创作与表演技术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主要是学习和分析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和音乐作品。该课程不是音乐教育专业纯音乐理论课。音乐专业的纯理论课研究层面有较多来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和交叉学科。所以说我们要遵循音乐学科中《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艺术规律和理论体系,提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要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而不是进行纯音乐理论研究。
(二)《民族民间音乐》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主动性
《民族民间音樂》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全面的认识,培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提高学生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力,熟悉掌握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继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传承至关重要。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不仅仅是民族的衣食住行、生产方式、行为规范、宗教习俗等等,它传承的更是一种民族的认同、民族的意识、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自信”[2]。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就是理解我国的音乐语言,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该课程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在一些综合类高校所办的音乐教育专业中更不被重视,只是当成一般的欣赏课来对待。教师上课就是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欣赏一些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作品,学生只能是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有个粗浅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缺少理论讲解和示范教学,课堂教学没有互动,使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目的出发,应该突出《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深入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点,熟悉掌握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二、《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实施过程
(一)分析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创作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深入浅出的讲解《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梳理课程体系找准其发展规律和创作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创作特点和表现手法。
1.音乐作品的旋律是表现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法
如陕北民歌《兰花花》在旋律的表现手法上有连续三次的四度大跳和节奏的伸长,这样的旋律进行使作品在表现力方面形成了旋律起伏大、音乐情感自由豪迈、演唱风格高亢奔放的艺术特点,塑造了兰花花追求爱情自由、反抗封建压迫的人物形象。
2.分析音乐作品体裁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如东北民歌《摇篮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音乐作品,音乐结构严谨,节奏规范,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塑造了母亲呵护孩子入睡时的诗意境界,音乐柔美抒情,抒发了母亲的屡屡深情,寄托了长辈对孩子们的无限希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
3.分析词曲的关系问题和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内在联系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中都具有地方性音乐语言色彩,是本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发展、积累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这些音乐文化上的差异就是由作品的词曲和内容与形式的表现方式决定的。
(二)改编、创作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加深理解作品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风格,教师应在《民族民间音乐》课堂上运用示范教学手段,对作品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唱和示范讲解,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学唱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指导学生改编、创作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积累舞台表演的经验,加深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在具体实践创作中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精髓,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舞台表演方面的人才,为在以后的教学、比赛、演出中得到帮助。
三、《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效果与成果
通过《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继承和创新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一)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等新的科学的教育理论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教育环节,无论其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3]。
《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模式就是突出了学生“主体性”这一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与世界和谐相处,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编创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讲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为了构建本科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招教考试、研究生考试中得到帮助。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表现民族民间音乐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他们的专业自信心和专业能力。高校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的,开设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希望学生毕业后把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有一个共通的思想,就是把传统的民歌、民谣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在我国也有学校音乐教育中成功运用民族音乐进行的教学案例。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白沙完小学位于驰名中外的白沙壁画旁,始建于雍正二年,是丽江建校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白沙完小充分利用白沙特殊的地理环境,积极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云南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创办了白沙细乐示范班、课间民族打跳,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教研组、兴趣小组,确立了包括白沙细乐传承、东巴象形文字传承和打跳为主的民族舞的专项研究课题。白沙完小项目点侧重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纳入正轨教育办学体系,并建立了长期的运作机制。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意义重大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和条件下,西方文化逐渐在我国形成了主导地位,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西方音乐理论一统天下。像《和声学》《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基本乐理》等课程都是运用西方传统音乐理论体系进行教学和研究,长此下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艺术理念包括意识形态都会受到影响。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多的接受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学生编创的民族民间音乐节目也加深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对发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意义重大。
“音乐类课程设置与其他人文领域内课程设置的显著不同在于,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安排民族音乐教育类课程之中,绝不可忽视这一重要特点,要力争让每位学生亲身感受到教材中所涉及的所有民族音乐曲目。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最好设置一些兼具视、听双重效果的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和强化对于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曲目的鲜活印象与感受,以便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体会”。《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就是立足民族民间音乐自身的教学体系,运用课堂作为载体,进行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和综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目的是培养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艺术素养、人文修养和社会阅历,创作出具有严谨艺术形式和严肃思想内容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韩彦婷,尹爱青.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41-246.
[3]理智.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4(4):55-56.
作者简介:许涛(1977—),男,辽宁营口人,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