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对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的建构

2019-10-09 02:03王玥敏
艺术大观 2019年16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文化自信

王玥敏

摘要: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就学科性质而言,它是针对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研究的学科。该学科以其宏观性视野以及对艺术普遍规律的探讨与艺术学门类下属的其他四个一级学科相区别。例如,时代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影响、技术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影响、经济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影响等均属于这类问题。其次是关涉不同艺术门类的新的艺术现象的出现,例如在某种因素的支配下,艺术创作、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功能、艺术教育、艺术传承、艺术传播、艺术消费中所出现的新现象就属于这类问题。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文化自信;理论基础

一、引言

尽管建设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呼声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就出现了,但是最终却在中国落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求同存异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还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它有可能是我们引领国际艺术学科的一个机遇。历史没有给中国学者发明或者重新诠释艺术的机会,但是给了我们发明或者重新诠释艺术学或者艺术学理论的机会。只要我们具有文化自信,潜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艺术学或者艺术学理论就有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制度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引领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

二、艺术学理论特征

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特别是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来,艺术学科获得发展的机遇,学科建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促进了艺术学科内部的平衡发展,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形态并重的关系被重视,两支队伍建设比以往获得更大的平衡状态;第二,从本科到博士,增设了一批艺术学理论专业和学科点,为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艺术学理论人才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第三,近年来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等方面围绕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建构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对于该学科的性质、内涵、边界,以及该学科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产生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的产生,主要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方位与边界有不同的看法,也关涉到对该学科的评价标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就艺术学理论的性质及边界等问题展开讨论是必要的。

三、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对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建构策略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艺术学理论自2011年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重要发展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艺术学理论这一一级学科的建设与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进入新时代后,围绕学科建设及发展规划问题,中国艺术学研究界涌现出大批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艺术学理论在综合类高校以及艺术类专业性高校搭建了较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致力于深入艺术学的理论探讨,从而进一步夯实和发展该学科建设。而新时代下中国艺术学理论应该向何处发展,承担怎样的时代角色和使命,这就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国艺术发展提出的新规范和新要求相联系。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纵观2017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中国梦”成为各类艺术作品表达的核心主题,同时,面对新时代下艺术发展的新形势下,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及成果也力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弘扬我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独特的思考和特殊的贡献。

(一)立足传统、多文化融合的艺术本真研究

在新时代的光辉照耀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方向致力于“民族化”与“本土化”,挖掘和梳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传统,围绕这一议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理论文章及著作。例如:王一川的《民族艺术理论传统的世界性意义》、郭必恒的《民族艺术理论中气韵观的源起与演化》、彭吉象的《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的智慧》等。这些理论性观点的提出表明我国对传统艺术思想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传统根基得以树立。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特色本土艺术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以“文化自信”为主要精神的独特语境下,中国艺术理论研究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征与趋势,即“中国”取向。②艺术学理论的建设努力追求中国特色,这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壮大与前行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浪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以本土话语与世界文化展开对话,这正是寻求文化自信的中国艺术理论应当做的。

(二)立足纵横交叉、借教育不断推进的艺术学理论研究

艺术教育、学科建设、培养艺术性人才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学科建设、艺术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趋势和变化。无论是以艺术门类为主的单科院校,或是综合类院校中的艺术学科,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对艺术教育皆坚持质量教育,积极努力培养在艺术理论、艺术史、艺術批评、艺术管理和戏剧影视创作领域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开阔的跨学科视野,出众的创意能力,能够引领艺术未来的专门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呈现出不断细化、细分的趋势,突破以往建立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框架,借助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宗教学、民俗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更广泛的社会学科实现交叉与融合。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建立文化强国,必须依靠稳定的艺术教育输送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坚持文化自信,这便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在艺术教育中坚持文化自信,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使学生从内心真正尊崇我国五千年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资源上,切实依托本土文化优势,结合本地教育实情,发挥区域特色专业的教学优势,如吉林艺术学院对东北民族艺术的研究等。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历史没有给中国学者发明或者重新诠释艺术的机会,但是给了我们发明或者重新诠释艺术学的机会。只要我们具有文化自信,潜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艺术学就有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制度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引领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夏燕靖.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学科设立与艺术学理论发展历程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5):94-113.

[2]秦佩,李心峰.“文化自信”语境下艺术理论研究的“中国”取向[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1):121-129.

[3]王一川.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7-201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文化自信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