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常,家长们会在幼儿的启蒙阶段让他们开始学习艺术类的课程,当前,一些幼儿机构与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的美术创造力,也设置了一定的课程,但是从根源上,幼儿美术教育还是过与传统化,目前,在美术市场中,当代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主流。当代艺术的大多思想也衍生到了儿童的创造力思维方面,在当前传统艺术教学模式很难对儿童的美术创造力起作用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把当代艺术的相关思维方法引入到幼儿美术教育中,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来激发与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
关键词:当代艺术;幼儿美术创造力;幼儿教育
如今,当代社会处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教育观念也在进行不断地更新。如今,家长们越来越在意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美术学习方面,年轻一代的家长们开始更加重视幼儿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新时代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呢?接下来主要就此进行探讨。
一、当代艺术观念培养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可能性
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当前中国幼儿园的美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备,对于幼儿美术创造力的研究内容又相对较少,然而美术素养却是幼儿全面发展中所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经研究观察等发现,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一部分不利于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课程内容,所以说,关于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环境空间等还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成年人不能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去束缚幼儿的创造力,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不能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美术教育训练,这种美术训练方式事实上和当代艺术的相关理念是完全契合的,西方艺术的抽象主义、野兽派的艺术作品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观创造性,跳脱出传统艺术的理论灌输,用别人眼中的“不完美”打破艺术的界限,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事实上,传统的美术教育很容易扼杀儿童想象与创造的萌芽。而学前美术教育是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对于幼儿的审美教育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儿童美术创造力的意义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什么从幼儿时期开始
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美术幼儿创新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要求短时间内就拥有一定的艺术创造力,需要从幼儿一开始接触美术时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幼儿刚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时,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在这个时期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已经接受了传统的美术技能训练,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绘画,最终形成千篇一律的效果,然而幼儿在初步的艺术学习时期美术技能发展还未定型,幼儿时期可以说是人们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的绝佳时机。加之当前艺术门类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兴起也为当代艺术与幼儿美术创造力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四岁是其人生当中创造力最强的一个阶段,过后,其创造力便会由于教育与其他因素缓慢地逐渐变弱。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时期的创造力培养。从人的本身来说,创造力的形成也会关乎人生的发展。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在没有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与交流能力的时期,他们往往只会利用一些简单的图画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美术教学便是一种十分适合的方式。可以引导幼儿在这一时期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表达内心的情感。
(二)幼儿课程引入当代艺术的设想
1.提升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课程研究,从幼儿的本身出发设置课程,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美术创造力的相关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是促进幼儿良好艺术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2.多种情境启发方式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幼儿美术的活动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创设合理的、真实的,并且具有带入感的相关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去拓展幼儿的艺术思维。例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用幼儿熟悉的动画角色带入情境教学中。或者用故事讲授的方式,带入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艺术相关理念的理解。
三、结语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一方面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一方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可想而知,幼儿园的教育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的幼儿美术教育就应当从课程的新方式出发,不断地去探索挖掘,创造出适应幼儿并且能够有效实施的艺术课程。
参考文献:
[1]迟希新,周金月.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新途径——谈幼儿美术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2000(12):31-32.
[2]俞飞.幼儿美术与创造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4-25.
[3]楚冬丽.多措并举,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浅谈新时期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5):223.
[4]龙雪梅.论学前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198-199.
作者简介:郭芳洁,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