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琳靓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对血液内科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该院血液内科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中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内科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55例患者在血液内科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内科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且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管理;感染发生率;血液内科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083-02
血液内科主要以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其主要分为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凝血疾病以及淋巴瘤等。且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以及粒细胞的损伤,其免疫功能紊乱,随着患者透析次数的增加,周期性的反复输血导致患者感染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3]。故如何有效减少血液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成为专科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该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该院血液内科就诊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目的在于研究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对血液内科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该院血液内科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不低于18岁;②患者经诊断均为血液内科患者;③患者依从性高;④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心、肝等系统器官损伤严重疾病;②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中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内科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55.54±5.29)岁;观察组55例患者在血液内科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为(55.47±5.32)岁;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内容经该院伦理学会批准执行。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血液内科常规护理管理,其具体内容是配合医务人员实施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日常以及感染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精细化护理管理具体内容为:①科室内护理人员行为规范:院内管理人员以及护士长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监督,及时对护理人员平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以达到规范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的目的。②建立感染相关护理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由该院院感科以及护理部管理人员共同制定防感染的各项制度,并加大监管力度,将护理工作孤帆落实到每个护理工作人员中,进而保障科室感人控制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③护理培训:科室不定期举办院感知识讲座,让每个护理人员对该科室感染有一个全面的概念,进而提高该科室感染防范意识;由该科室护士长带领基层护理人员参与学习,护士长做好带领工作,将该科室感染控制观念执行到每日的工作,并指导该科室一线护理人员将感染控制理念落实于日常工作中。④加强精细化护理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精细化护理管理,提高各线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预防,内容包括:每项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定期对科室内消毒液以及无菌包进行有效检查,对污染锐器进行规范处理。⑤细化工作流程:护士长对基层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将卫生部文件中心、本院护理部的要求、质量标准等贯穿到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管理流程要求护士长在管理过程中做到管理到位,业务流程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⑥加强感染宣教:护士长加强对护理人员、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进而提升管理质量,从而保障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用均±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的方式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此类患者血液、淋巴以及骨髓异常且加上治疗过程中放、化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的联合作用,导致血液科患者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下降,进而部分血液内科患者会出现不同成程度的感染,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5]。故护理人员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应着重观察临床中潜在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提前评估以及预防,护士长通过采取对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指导护理人员建立预防感染知识体系以及卫生宣教等一系列措施对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改善。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护理管理手段对科室内护理人员无菌操作以及其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达到降低血液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的目的。通过护理管理手段强化护理人员控制血液内科感染的意识,促进工作人员掌握以及遵循血液内科的相关规章制度,尽可能杜绝该院血液内科感染的发生。控制血液内科感染发生率与近年来全球提高患者医疗安全性以及零感染的医疗计划是相对应的。综上所述,血液内科患者是该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只要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治疗手段的同时做好基础以及预见性护理,规范日常操作以及措施,对血液内科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且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春梅,江旭峰.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控制术后疼痛和感染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04-107.
[2] Yanola J,Nachaiwieng W,Duangmano S,et al.Current prevalence of 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hematological and nutritional status among Karen hill tribe children in Omkoi District, Chiang Mai Province, Thailand[J].Acta Tropica,2018,180(2):1-6.
[3] Cesaro S,Tridello G,Castagnola E,et al.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proven and probable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high-risk pediatric onco-hematological pati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7,99(3):240-248.
[4] Marchesi F,Pimpinelli F,Ensoli F,et al.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y settings other than the allogeneic transplant[J].Hematological Oncology,2017,36(1):37-38.
[5] 趙小明,贾艳雪,彭昳.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