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有效性

2019-10-09 04:09张晓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效果

张晓娜

[摘要] 目的 了解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有效性。方法 将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的8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管理组采取全面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遵医行为以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全面护理管理组满意评分、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遵医行为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管理效果确切。

[关键詞]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护理管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025-02

目前,中国的慢阻肺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慢阻肺患者的增加,临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护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患者康复进程延缓,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长时间患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1-2]。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该研究将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管理组采取全面化护理管理。分析了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8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全面护理管理组年龄53~78(64.24±2.45)岁;男27例,女13例;慢阻肺病程2~13年,平均(6.24±2.11)年。对照组年龄53~78(64.68±2.41)岁;男26例,女14例;慢阻肺病程2~13年,平均(6.22±2.56)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管理组采取全面化护理管理。①病情监测。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血压、呼吸和脉搏等情况。如果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自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90%,血气分析氧分压<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45 mmHg及时向医生报告。②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建立风险管理管理小组,形成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关注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呼吸内科低年资护理队伍进行工作指导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提高护理技能。定期开展讲座,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提高对不良护理事件影响的认识;最终完善医院呼吸内科的硬件设施,完善患者病房设施设备。③氧疗管理。氧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以增加肺活量,减少呼吸困难,并防止呼吸抑制的发生。通常使用低流量氧气供给鼻导管,流速为1~3 L/min。④心理管理。加强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心理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借助音乐疗法、冥想放松等方式帮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使其尽可能放松和树立治疗信心。⑤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无阻,及时给予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吸痰,并遵医嘱给予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稀释痰液药物治疗。⑥护理质量控制。成立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是否符合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评分;遵医行为以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出现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评分

全面护理管理组的满意评分更高(P<0.05)。全面护理管理组的满意评分是(94.79±3.01)分,而对照组的满意评分是(82.56±2.89)分。

2.2  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P>0.05);护理后全面护理管理组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遵医行为以及住院时间

全面护理管理组遵医行为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不良反应出现率

全面护理管理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更少(P<0.05)。全面护理管理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有1例,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有7例。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在稳定期仍然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以免病情加重并发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患者的护理中,有必要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3-4]。通过全面护理管理的开展,可有效给予患者各方面的护理支持,并不断加强护士的培训和质量监督管理,做好风险防范管理,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和加速康复的进程。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医疗机构尝试应用优化护理管理的概念来改善医疗服务,并应用护理工作流程来更好地完成和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5-7]。全面护理管理针对护理工作的不同环节,并根据合理的程序将每个护理工作形成一个联锁的工作过程,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可从全面护理管理中受益。在实施护理管理时,需要在工作中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早发现护理问题和潜在的并发症,并实施有效的干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8-10]。

该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管理组采取全面化护理管理。结果显示全面护理管理组满意评分、肺功能监测情况以及6 min步行距离、遵医行为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更有优势(P<0.05)。

综上,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管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  祝晓萍,钟紫外,邱国琴.对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进行IMB引导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263-264.

[2]  Hoshino Yoshifumi Koya,Toshiyuki,Kagamu Hiroshi,et al.Effect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on bronchial asthma in Japanese athletes[J].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Allergology,2015,64(2):145-149.

[3]  邹丽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7):71-73.

[4]  刘玥妍.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肺功能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8,42(3):53-55.

[5]  李丽花.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14):81-82.

[6]  田敏.护理干预在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155-157.

[7]  Oehme Susanne,Mittag Anja,Schroedl Wieland,et al.Agonist-induced beta(2)-adrenoceptor desensitization and downregulation enhanc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release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J].Pulmon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15(30):110-120.

[8]  彭慶莲.护理干预在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6):56-59.

[9]  蔡晓燕.安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25,31.

[10]  Haj-Salem I,Fakhfakh R,Berube JC,et al.MicroRNA-19a enhances proliferation of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by targeting TGF beta R2 gene in severe asthma[J].Allergy,2015,70(2):212-219.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护理效果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