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莹 黄彬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近年来,华侨平均水准持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据浙江省侨联当前数据资料显示,浙江全省商资企业中,有2.1万家侨资企业,投资总额2000亿美元以上,占比约为70%,对浙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巨大。在我国“三农”工作的各项创新任务持续推进之时,如何有效利用华侨这一巨大资源,是当前青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当下青田农业发展存在乡村文明程度较低、制度体系待完善以及人才、融资与意识等方面难落实等问题。要分别以产业和生态作为经济和环境基础,将乡风与治理分别作为文化与社会基础,以达到民生富裕,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合理利用华侨资源促进地区发展,对于缓解归国华侨“水土不服”(如不了解政策、难以适应环境等)现状、促进青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从青田华侨要素回流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入手,探究青田华侨要素回流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促进对策。
二、青田华侨要素回流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华侨要素分析
改革开放40年来,侨汇、对家乡捐资、在家乡投资兴办企业以及回乡进行各种活动,是海外华侨联系家乡的主要形式。大批华侨企业家利用所带资本、技术与管理才能,回国创业或投身建设,为我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见,当前华侨要素主要包括人才、资本、技术和管理四大要素。
(二)我国华侨要素回流带来的地区新变化
华侨通过注资、回国创业或参政等各种方式,将生产要素投入到国内,对中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显著,对侨二代的爱国教育也有重大意义。相关资料显示,丽水回国投资人数10万余,国内交易额超2000亿元,为家乡公益所作贡献超20亿元。丽水现有华侨华人中,青田籍占80%,散布的国家和地区有120多个,发挥了融通中外的独特作用。青田当前有33万华侨,占其总人口的60%。据不完全统计,青田华侨在2013年至2016年间,返乡投资达53亿,直接为青田县创收2.3亿。侨资企业中,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数量上升,2015年到2018年间,由69家增至132家,企业注册资本也由2.2亿增至93亿叫。华侨的助力,加速了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建、产业发展等,为青田地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新面貌。
(三)青田华侨要素回流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1.对当地发展的影响。相关研究论述表明,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培养、乡村文明、产业发展等方面。因此,实现乡村振兴,人才、资本、技术与管理要素必不可少:(1)人才:就当前阶段而言,青田县人才需求最为迫切,青田华侨人数占比高、分布广,懂耕种、掌握技术的人才成为农业劳动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成为发展领路人。(2)资本:华侨群体较之返乡创业农民工而言,资金充裕,资本充足。且青田县华侨故土情结深厚,归国后大多能够反哺家乡,资助家乡的道路建设、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等。(3)技术:青田华侨,特别是新侨,带来的技术更新潜力极大,而当前青田县乡村振兴恰逢技术难关,技术创新力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动力。华侨技术要素的支持,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4)管理:华侨要素回流的发展以国内较高水平产业为基础,利用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产业层级,其大多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优秀的管理能力。不难发现,回流的华侨要素,能够对应乡村振兴所需要的部分生产要素。较之返乡的农民工和下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华侨企业家的资本与技能,更能够满足当前产业及人才方面的需求,其理念与思路,更能适应经济与生态并行的要求。
2.存在的问题。(1)人才稀缺:華侨要素回流并没有有效解决当地人才要素缺乏的问题。截至2017年年底,青田县乡村总人口29.31万人,乡村劳动力合计16.42万人,其中农林牧渔业劳动力6.48万人。以渔业生产为例,青田县渔业养殖面积最大,占全市的21%,渔业劳动人数却只占全市的6%,其中专业劳动力仅占全市的11%。产品产量未体现出养殖面积的占比优势,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劳动力不充足,人才稀缺。(2)创业积极性低:青田海外华侨对留守侨眷的资金支持,使侨乡村民生活宽裕,侨汇与侨资间接影响了村民的贷款需要、创业积极性。贷款需求低,无法达到要求贷款指标。截至2017年底,青田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5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金融系统贷款余额242.2 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贷款余额越多,其对农业的推动效果越小。当地较低的贷款倾向使得金融支持无法发挥效果。(3)产业缺乏活力:青田华侨要素当前对地区发展未能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按照2017年当年价格计算,青田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98万元,其中仅农业产值便有82890万元,占比63%,其他特色产业未能得到有效发展。例如稻田养鱼产业,由于后续技术创新不足,近年来遭遇瓶颈。部分地区的旅游服务业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却由于气候适宜性、地形适宜性、交通可达性不理想等原因,未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4)资金利用不充分:青田县不缺少外资支持,但对外资的利用效率较低。2017年青田的合同利用外资为566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03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2%。2013年至2017年,累计引进华侨返乡斥资合同金额达150.87亿元,但实际到位仅有24.5亿元,实际资金到位不足16%。
三、青田华侨要素回流促进地区发展的对策
(一)建设特色小镇,将华侨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5年习总书记做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批示。而青田是华侨之乡,其地方特色的华侨资源,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特有资源。顺应特色小镇建设趋势,响应习总书记对浙江建立特色小镇的指示,青田县可以以华侨资源为特色,结合青田独特的资源禀赋
华侨,借其资本与技术支持,建立华侨小镇。将华侨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对象,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打造创业平台,开拓发展前景。且有助于增进侨乡乡民间的情感联络,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二)建设综合小镇,使高效生产和便捷生活相结合
建设综合小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房价水平、便捷程度、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的要求较高。将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作用有机融合,要以宜居、宜成、宜养的居住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前来就业创业。就青田县目前各村落的环境、空气状况而言,如能引入华侨人才,对乡村进行综合治理,则能够加快实现小镇建设,促进经济产业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提供政策支持,使华侨企业家转变为乡村企业家
近年来,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的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科技从业者数量不断上升。但实现乡村振兴,迫切需要的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不仅要具备企业家本身的精神,还应有莫大的情怀、广阔的眼光、长远的打算。华侨企业家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有过硬的专业领域技术能力,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符合乡村企业家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青田华侨尽管定居在外,却能够通过其特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回国后更便捷地获取社会活动的资源,如人际关系资源等,这是外来企业家不能替代的。因此要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引进华侨企业家的管理才能。
(四)鼓励华侨参政,带动乡村文化水平提升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青田县华侨返乡参政人数有所提升。据研究调查表明,当地村民对村干部进行选举,更在意选举者的资本与能力。能被选为村官的华侨,普遍具有眼界开阔、观念新颖和资本充足等重要特征。这与華侨本身的品质有关:一是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带动乡村产业转型,振兴农业产业:二是对职业偏见较小,有可能发展为农业产业带动者;三是发展眼光长远,对生态保护普遍重视:四是创新能力强,有独到的眼光与见解。
四、结论
若要使华侨要素回流达到促进地区发展的目的,必须充分考虑资本、技术和管理四个要素,结合国家政策与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分析优势所在,探索有效的方式途径。综合应用华侨要素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真正实现华侨要素回流促进地区发展。然而,应该正确认识到,想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应着重对国内人才进行培养,鼓励高素质人才走进乡村,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紧密联系基层。海外华侨华人只是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和独特优势,不能过分夸大其对侨乡的贡献和作用。以华侨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是海外侨胞与国内同胞一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途径,对当前乡村振兴道路的探索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