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娇 邵 瑛 杨原芳 刘志良 张保球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528000)
周围性面瘫是指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主要表现为患侧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鼓腮漏气,部分患者可有患侧乳突疼痛及听觉过敏等症状。急性起病后,严重影响患者面部形象,对患者生活和社交产生困扰,易引发紧张、焦虑情绪。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病程日久易导致面肌痉挛、面肌联合运动、鳄鱼泪、面肌纤维性痉挛等后遗症。以往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多采用西医疗法,主要包括激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以及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吻合术等手术治疗[1],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多、术后并发症多等弊端。因此,为周围性面瘫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2]。本研究为探讨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笔者所在科室采用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神经病学》[3]中有关内容进行拟定。中医诊断标准参考《针灸学》[4]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拟定。纳入标准: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且均为单侧发病;符合风寒证的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亨特(Hunt)综合征及肿瘤、化脓性炎症、中耳炎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脏器损害;中枢性面瘫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18~75岁,平均(43.32±10.45)岁;病程1~7 d,平均(2.23±1.06)d;患侧左侧21例,右侧21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18~75岁,平均(45.16±11.08)岁;病程1~7 d,平均(2.52±0.96)d;患侧左侧23例,右侧19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针刺操作,患者取坐位,选取患侧阳白、攒竹、迎香、承泣、四白、太阳、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牵正、翳风。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0.25 mm,长25 mm的环球牌针灸针,针尖与皮肤约呈15°快速浅剌入皮下1~2 mm,使针刺处皮肤形成小皮丘,不施手法,将针柄自然悬挂,针体悬而不落,留针30 min。留针过程即进行温和灸:利用艾灸架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患侧翳风穴,距离皮肤3~4 cm,使患者有温和刺激而无灼痛感,每次60 min。每日1次,每6日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d,共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针刺,施平补平泻手法,不行艾灸治疗。取穴、留针时间及疗程均同治疗组。
1.4 观察指标 采用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SFGS)[5]评价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主要从面部肌肉静态、动态以及连带运动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面神经功能越好。中医症状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口眼歪斜、面部板滞、畏风恶寒和舌苔薄白等症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正常(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进行评价。
1.5 疗效标准 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6]中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法。痊愈:面部无明显异常。显效:轻度异常,面肌轻无力,可伴有轻微连带运动,静止时面部对称,额部运动基本纠正,闭眼及口角轻度障碍。有效:中度异常,面肌无力,程度不重,明显伴有连带运动或痉挛,静止时面部尚对称,额部运动微弱,闭眼及口角尚有障碍。无效:重度异常,面部明显不对称,面肌无力,额部无明显运动,闭眼及口角严重障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SFGS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SFG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FG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FG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74.32±8.04*△60.64±7.88*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4242治疗前36.42±6.2435.27±5.94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口眼歪斜、面部板滞、畏风恶寒和舌苔薄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时 间 口眼歪斜 面部板滞 畏风恶寒 舌苔薄白治疗组(n=42)对照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48±0.620.75±0.50*△2.52±0.541.12±0.65*2.28±0.430.71±0.54*△2.43±0.511.18±0.82*2.56±0.520.92±0.38*△2.61±0.721.31±0.74*2.48±0.780.65±0.47*△2.52±0.861.44±0.58*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83.33%(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周围性面瘫常见于临床,是以颜面表情肌群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病变、耳源性病变、颅颌面外伤和头颈部肿瘤等。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部分认为与非特异性炎症和病毒感染相关。当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常以抗炎、抗病毒、消肿、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原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等治疗用以控制病情。药物治疗存在副作用,且临床疗效不一。同时也有人主张手术治疗,但存在较高风险和较多弊端[7-8]。
周围性面瘫在中医学归属“吊线风”“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诸病源候论·风口喎候》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喎僻”。《灵枢·经筋》亦谈及“颊筋有寒则气急,引颊移口”。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多为素体本虚,卫气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犯人体,头面部阳明、少阳经脉,经气阻滞,筋脉拘急,纵缓不收而致口眼歪斜。由此可见,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宜以疏散风寒、通经活络为法。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之一。艾为灸材,艾叶性味苦、辛、温,《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本草从新》谈及“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说明艾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之功[9]。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10]。本研究用于重灸翳风穴,翳风穴为手足少阳之会,既能蔽风,又能祛风,故名翳风。具有疏调三焦气机,疏风通络之功。《针灸甲乙经》记载“口僻不正失欠脱颔,口噤不开,翳风主之”。翳风是面瘫治疗中常用穴位,其为茎突孔体表投影处,即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位置,浅层分布耳大、舌下、舌咽等神经。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其重要的治疗作用[11]。孙钰等利用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均能取得确切疗效[12]。左甲等利用翳风穴刺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和H-B分级,提高临床疗效[13]。钱海良等利用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发现热敏灸感组,有效的透热、扩热及传热,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运,改善局部微循环,利于面神经炎性水肿的吸收,可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14]。
针刺常用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针灸适宜病种之一。本研究采用悬挂针治疗,该疗法与古代刺法中毛刺、扬刺、浮刺、半刺相类似,其特点以轻、浅为著,针尖刺入皮肤浅表,未及深层,针柄下垂,针体悬挂在皮肤上而不掉落。多治疗邪犯经筋,大多尚停滞在人体浅表的病证。悬挂针主要刺激皮部,皮部是卫气循行、存留的部位。《针灸大成》记载“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益其虚也”。正所谓“取于皮气而调卫气阳气”。悬挂针通过刺激皮部,激发卫气,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生理作用,治以疏经通络,调理气血,调和营卫,濡养面部筋脉。既往研究表明,浅刺法能够扩张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运行,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作用。本研究主要选取头面部的局部经穴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充分发挥腧穴的近治作用[15]。阳白为足少阳、阳维之会,常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其下为面神经颞支分布区。颧髎穴,为手少阳、太阳之会,《铜人针灸经》云“治口喎,面赤目黄”,可祛风风寒,疏通经络,其下为面神经颧支分布区。地仓穴,阳蹻、手足阳明之会,《针灸大成》谈及“主偏风口,目不得闭”,可舒筋活络,其下为面神经分支及眶下神经分支分布区。综上所述,悬挂针刺激面部局部穴位,共奏疏风散寒、舒筋通络、缓急柔筋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降低中医症状评分,提高SFG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