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全息性:言教、身教、境教

2019-10-08 07:35孙丽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身教

孙丽艳

摘 要: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身作则的身教,适时引导的言教,一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的境教,三者合力而为。

关键词:言教; 身教; 境教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22-001

1.言教、身教与境教的内涵

中国有句俗语:“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教育”一词较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重点在于做人,偏重于道德志向、心性智慧的培养和启发;现代社会教育的重点在于做事,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导和传授。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从根本上可归结为言教、身教与境教。身教是通过身心行为的实践来教示于人,启发于人;言教则是用言语、文字乃至歌曲、图像等手段将知识、理论教导于人,启发于人;境教,是指人生活、成长的环境对人的教育和启发。

相对而言,身教是直观的、感知性的;言教是抽象的、概念性的;境教是润物细无声的。但三者并不是截然割裂的,身教既是对言教内容的实践与展现,同时也是言教内容的源头之一;言教既是身教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包含对身教的经验总结;境教是情境教育,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的影响,包括语言环境、实地环境、时间环境等,境教包含着言教与身教,同时也互相影响。言教、身教与境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总体来说,知识理论的教育主要有赖于言教,技术技能的教育兼重言教和身教,道德心性的教育并用言教和身教,而尤重于身教,同时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家长、老师、周围的环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2.言教、身教与境教的意义

古往今来,众多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身教的意义。如《论语·泰伯第八》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滕文公上》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中庸》说:“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倍通‘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率先垂范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无声号令。”

古来众多教育家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即认为道理说教不如以身示范,以理服人不如以德服人。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朱熹认为:“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四书集注·大学》)

潜移默化是境教,也是身教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际沟通中,语言文字的内容只占总信息量的7%,语气、语调占35%,而肢体动作则占58%。隐性知识理论也指出:“人们知道的比他讲述的多。”只有20%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够表述出来,让大家听得到、读得到的,而另外80%的知识和经验深藏于个人的内心,很难清晰表达出来,无法通过课堂言教有效地进行传递,只能通过身教的特殊方式传授。

强调境教、身教重于言教,并不是否定言教的价值。其实,境教、身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言教也是很需要的。如果缺乏言教,学生就难以知晓教师身教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更难以获得新的道德理念,往往只能固守以前的认知习惯。因此教师有必要用言教使学生方便、快捷地了解身教所包含的深刻道理,以加深理解。学生自身的价值观需要透过对学到的思想理念的了解而建立,并通过理智的思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得到坚固,进而形成指导行为的强大力量。而在此过程中,言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言教不等于说教,更不等于灌输。合理而恰当的言教可以对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言教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法,不可空口说大话。如《荀子·非十二子》讲:“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3.境教、身教与言教的根本

虽然社会大环境对人有影响,但直接的影響是家庭和教育环境。身教与言教在教师身上常有着迫切的要求和生动的体现。家长、家庭是境教和身教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的“老师”。有人说:“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韩愈《师说》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家长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向导和榜样,教育在学生身上延续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道德、理想、信念和做人的准则。家庭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英国爱德华兹家族和马克·尤克斯家族,200年后的统计:

爱德华家族:人口数:1394人,其中有:100位大学教授,14位大学校长,70位律师,30位法官,60位医生,60位作家,300位牧师、神学家,3位议员,一位副总统。

马克·尤克斯家族:人口总数:903人,其中有:310位流氓,130位坐牢13年以上,7位杀人犯,100位酒徒,60位小偷,190位妓女,20名商人,其中有10名是在监狱学会经商的。

这个世界没有偶然。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历经百年,为什么在结果上有那么大的差别。而其中真正的关键,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教师作为美德传播的载体,其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败。要做好道德教育,首先,教育者应该是道德修养路上的过来人,既要有正确的见解,并要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他人走上正确的道路,否则就会变成“一盲引众盲”。其次,教育者要对受教者有深厚的爱心,能诲人不倦,并且还要懂得教育的方法。

如果只有教育者一人进行身教和言教,往往不足以完善的教育,所以,还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篇》)教育者一人的身教和言教,影响的时空范围终究是有限度的。而环境则是一个汇集众人身教与言教、无处不在的场,一个人从早到晚,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身教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提升高职学生跟岗实习效果的措施
阅读《道德经》 悟教育之道
浅析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用爱点拨心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议政治课中“素质教育”与“主体性”的关系
我的班主任观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