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施教时必须注重课外素材的收集。教材中的素材能够让学生初步形成学习认知,但教材容量有限,且素材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要开展课外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丰富素材收集的渠道,把握素材投放的时机,挖掘素材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拓展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外素材;收集;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54-01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认为“这门学科是在讲大道理,没有实用价值”,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素材,从素材中挖掘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素材收集是指借助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素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步。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很多,然而教材容量有限,不能将所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全部容纳进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广泛收集相关的课外素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形成活动体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道德与法治教学亦是如此。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素材支撑,教学活动将是枯燥乏味的。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不爱护公物的表现,并记录下来。不爱护公物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只是学生没有关注过。接到教师的指令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有的走到商场里观察记录,有的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有的从报纸中寻找。当然,对学生收集的素材,教师要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使用。
教师的素质修养比较高,往往能够筛选出适合教学的课外素材,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借助多元化的渠道,如电视、网络、报纸、书籍等手段收集材料。
素材收集好后,何时投放、如何投放是教师需要直面与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喜欢在导入环节投放课外材料,认为教学伊始,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此时投放素材能够营造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只在导入环节投放材料,往往过于死板、单调,而重、难点是一节课中最为复杂的知识点,教师更应该在此时投放材料,为学生答疑解惑。
如《做学习的主人》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困难,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中,教师投放材料:“请大家仔细阅读素材,看看素材的主人公在遇到困难后采取了哪些方法。假如你遇到了同样的困难,你会怎么做?”教师在讲解重点时,及时出示素材,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从素材中获得了很大的启示。
课外素材一般都是生动形象的趣味故事,学生爱听故事,自然会被课外素材深深吸引。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关注力比较集中时,自然而然能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课外素材是以趣味化的故事、案例呈现出来的,蕴含深刻的哲理。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借助课内外资源,丰盈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文本知识,形成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升内在的精神品质。”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形式的升级,更离不开对课外素材深层次的探究。课外素材是学习活动的载体,是知识传播的媒介,学生无法挖掘素材深层次的内涵,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如教学《生命最宝贵》时,教师展示了以下的课外素材:“一项针对9到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而担心考试成绩差,怕被老师和父母责罚是学生产生自杀念头的最重要原因。2014年,海南一个小女生跳楼自杀,原因竟是班主任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创建了竞争性的趣味学习小组,女生压力太大跳楼自杀。”学生阅读后,纷纷对材料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学生跳楼自杀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
学生首先要了解素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度探索教材深层次的内涵、价值,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要发挥集体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素材是促进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收集素材是首要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收集课外素材。科学合理地使用素材是教学的核心,学生收集好素材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优化与整合,选取积极向上、对学生有一定启发价值的素材,发挥素材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认知。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