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琴
摘 要: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的“微思政”教育模式,已在高校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 “微思政”模式的实践,对建立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对建立健全高校“微思政”评价机制提出意见。
关键词: 高校“微思政” 教育模式 教育实践 教育思考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8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化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满足“90后”“0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微思政”的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要求、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手段,对受教育主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创新拓展,内涵、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完善,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微思政”的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比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其中,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以满足碎片化的信息需求。从此数据可以看到,信息化时代带来了快节奏的学习、行为方式,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的“微思政”,以网络、QQ、微信、微博等平台或线下学习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只言片语”式的教育,以一种“碎片化”和“微言大义”的方式将客观理性分析和对事物本质的阐释用简单、质朴的话语表达出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广泛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与好评。
二、高校“微思政”模式的实践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學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拓展网络平台,发挥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作用,推选展示一批校园网络名站名栏,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由此可见,“微思政”模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建立“微思政”教育阵地
1.创建“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例如重点、难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任务、主题、活动、单元测试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元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目前,“微课”教学模式以其方便快捷、针对性强、交流互动性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微课”碎片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电脑、手机端安排学习,以较短的时间高效率地学习知识。
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超星公司联合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习通APP在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学习。
2.打造高校门户网站。
高校门户网站不仅是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更是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设立专门的域名,以供师生和外界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但存在内容单一、分散、更新不及时、交互功能差等问题。因此,要紧跟时代发展方向,着力打造高校门户网站,传递大学文化和精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重点建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春雨网”,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发挥出网络育人的作用。“春雨网”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网站”“全省高校思政网站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
3.建好学工微博、微信群和政治辅导员个人微博、微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学工队伍包括班主任、辅导员都是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线人员,他们经常性地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应该将以往的谈话交流拓展到利用网络建立QQ、微信群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开设个人空间、撰写博客以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感染青年一代,引起共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推出《学子思考》微信公众号,大力推荐一批青年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文化题材作品,比如摇滚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著作连载《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开发“微思政”教育产品
建立健全高校“微思政”教育资源库。一是使用微电影、图片、视频或融入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加工定制,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并开展网上互动讨论。二是让学生参与“微思政”产品的开发,可组织学生拍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制作视频材料,宣传社会正能量。
(三)开展“微思政”教育活动
开展能够涵盖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要求的“微思政”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在校园网站上开设红色文化教育专栏,建立网上校训校史馆,体现学校教育特色等。
(四)组建“微思政”教育团队
学校要组建一支包括各级学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网络管理和技术人员、学生党员骨干等在内的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微思政”教育团队。
(五)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在进行线上“微思政”教育的工作过程中,要在线下与同学们交流、谈心等,开展一些线下的学习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校园媒体融合、《学子思考》、网上思政课建设为三大抓手,持续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实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出大学生思想引領品牌,让思政教育真正走入学生心中。认真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经验,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拓展思政课线上网络新课堂。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重点课程建设,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技术和资源,根据教学大纲,思政教师每周定期发布课程学习任务点,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观看视频、讨论、进行单元测试,线下教师利用移动学习APP和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课堂签到、课堂投票、问题抢答、互动讨论、课堂测验)。灵活的教学环节、新颖的互动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激活思政课堂,让课堂活跃起来。
三、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思考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了解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客观分析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手段、文化素养,把握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高校“微思政”模式的建议
1.整合高校“微思政”教育资源。
“微思政”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有不够全面的弊端,这就需要高校联合起来,整合高校的网络资源,发挥集群优势,真正使大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各种知识,开阔视野,加强校校之间的交流,实现全面育人。如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就是融合辽宁省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网络资源,各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分别承担相关子网站,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宝库。还有“易班”平台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应用,在高校中设立学生工作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
2.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在网络广泛运用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手段还不能放弃,要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思政教育平台。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中,可以把社会上的真实事件利用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如定期在全校在校生中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题申报、立项及评奖活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实训活动等,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知行合一”,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微思政”模式的评价
评价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某事物或活动做出的“评述”与“估价”。建立健全高校“微思政”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和评价“微思政”模式运行过程和效果,更可以使教育者把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力保障达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1.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高校要以评价为手段,引导和激励“微思政”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并针对被评者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2.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微思政”的评价要素包括管理层、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传播方法、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对管理层评价可以参考“微思政”教育的总体规划、制度制订、实施情况、队伍建设、经费情况等;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有较高的网络媒体素养;对学生的评价可以班级、专业、院系等为单位,评价他们学习前后的个体变化、人格现状,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教育内容的评价是和大学生的需求相符合,具有真实性、先进性,信息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网络环境评价可以是网络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校园环境评价可以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舆论。评价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可以通过谈话、活动效果分析等方式进行定性评价;还可以设计问卷、对指标评分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微思政”: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7(10):35-36.
[2]孙飞.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1):111-112.
[3]张敏.“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3):55-59.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思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7ZD03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