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花
【摘要】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需要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实现,但是在我国传统的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成为化学学科的终极目标,教師习惯于通过一个固定的教学方式传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却因为古板的教学模式显得很枯燥无味,在传统的课程中,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听众,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没有自主性更没有互动性。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化学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简单的研究,以期能够为高中的教学模式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互动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化学互动式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098。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79-02
在素质教育如此盛行的时代,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发展面向社会需求的全面性人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展相应的化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换句话来说就是把传统的教育活动转换成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还可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方式
(1)精选案例式互动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多媒体等手法,向学生呈现精选个案,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抓住重点、热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再上升为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具体流程是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以及最后的剖析方案。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能够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并且实现教学活动的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明确对错,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相应的缺点就是学生对于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深刻,而且老师在选择典型个案时难度较大,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于知识的容量是有限的。
(2)主题探讨式互动
主题是实现互动教学的基础,围绕共同的主题开展双方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主要是先抛出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互动教学中感受知识然后提出主题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然后寻找答案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主题很明确,而且相关条理清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
(3)多维思辨式互动
这种方式是指把现有的经验以及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传导给学员,让学员发挥自己的能力指出优劣加以完善,为加强最优答案的寻找,可以通过设置正反两方进行争论这种模式的流程基本是先进原理的讲解,然后学生自主分析优劣,最后发展理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分析,自由度较大,但是正因为这样的优点要求教员要对学员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
(4)归纳问题式互动
这种模式需要在上课之前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上课开始后,教员再向学员抛出问题,引导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不仅可以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是相比较来说,给教员的压力较大而且必须充分备课。
三、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
(1)化学素养
化学素养是高中化学阶段的基本构成内容,教员在开展化学课程时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化学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还有就是教员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积极思考,培养自己化学思维。化学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守恒思想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同时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化学方法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利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图像法、实验法等化学方法解决问题,在实际的化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创新、严谨和批判的精神。
(2)化学信息素养
化学信息素养具体是指化学程序信息、化学资源信息和互联网信息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这项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化学意识以及利用各类工具掌握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信息的辨别与识别功能。
(3)化学能力素养
化学能力素养是指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动手能力当然就是在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参加,自主进行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方案的执行,但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当然就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学习的效率,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自主探究能力就是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化学语言素养
化学语言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的沟通以及化学语言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断的加强学生科学自信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重点是学生口头作答以及书面回答这两个方面能力的锻炼,通过这样的训练加强学生化学语言传递化学的能力,能够条例清晰的表述问题。
(5)化学思维素养
化学思维素养是指化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依据化学的概念以及事实,通过理性的判断反映出化学事物、化学规律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化学思维。
四、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评价
(1)做好过程评价
做好过程的评价有利于教员以及学生及时发现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进行改正。主要的评价依据是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教员课程备课准备进行评价。可在课堂中随时进行检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化学实验的步骤。及时督促学生加强查漏补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2)制定和完善评价指标的体系
制定和完善评价指标其实是综合评价体现,简单的以学校为例,评价的指标可以按照教学目标、教师主导位置、学生的主导位置、现代学习手段的运用、目标达成以及基本素养等方面进行不同分数的规定,再根据教员以及学生的表现,讲求实际的打分,不断督促教员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考察,进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不断的提高和落实基于核心素养所提出的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更好的摆正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位置,这样的置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的思维以及各种能力。加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以及对于科学知识的感知,促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化学学科的魅力。基于核心素养所创设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工作落实和前进的伟大一步。
参考文献:
[1]兰萍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核心概念教学——以“化学平衡”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2):112-113.
[2]杨庆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研究[D].聊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