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鹰
【摘要】合情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合情推理的研究时间较短,教师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影响了该能力的形成。对此,文章探讨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 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128-01
一、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简单概述
合情推理,是一种推理,主要是指个体由已有的事实出发,依靠自身的直觉与经验,通过归纳或类比推理方式,推断出某些结构,并将其用来探索思路、分析结论。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则是一种心理特征,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合情推理过程所需具备的心理条件。学生由已知的事实或正确的结论出发,依靠自身的学习经验与直觉判断,通过观察,信息归纳,类比,猜想等活动,推断出合乎情理的结果。虽然,所推断出的某些结论并不能百分百成立。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根基。对此,加强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成为关键。下文简述了几点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类比推理是合情推理常用方法,其主要是通过两个对象间的相似点,推测两个对象其他方面也相似。对此,在合情推理能力培养中,教师可通过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比较知识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通过类比与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如:在小学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在课本上,20以内进位加法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9和其他数字的加法,8、7和其他数字的加法,6、5、4、3、2与其他数字的加法。在教习第一部分时,教师可借助凑十法为学生直观讲解,并编写类似“想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等的顺口溜,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在第二部分教学中,教师可找到其与第一部分的衔接点,引导学生由第一部分的凑十法中推到8、7加其他数字的凑十法。之后,教师可采用课本上摆小棒方式,加深學生对凑十法的理解与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领会了凑十法的由来,学生对本章节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二)探索数学知识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教学中,探索规律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加法与乘法的运算规律;图形、数的排列规律;乘法的积、除法的商变化规律;计算器计算与探索算式的规律;探索发现规律。在上述探索规律的诸多内容中,都引导着学生利用实验、观察、猜测、操作等合情推理方式发现数学对象内在联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对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主体探索规律题材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方式展开合情推理,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如:在小学四年级中的计算机计算与算式规律探索教育中,例题如下:利用计算器计算9999×1,9999×2,9999×3,9999×4……的结果,并探索其中规律。在该题目中,学生通过观察算式、乘积等的相同与不同,归纳其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三)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衔接点,还要重视知识的生长点。找准数学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完善学生旧知识,引导学生自觉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目的。如:在整十数与整十数的加减法学习完毕,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生长点,使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在学生学完十以内的加减法后,教师可给出下列例题:十以内加减法:5+4=( ), 6+3=( ), 7+2=( );100以内的加减法:50+40=( ), 66+33=( ), 75+24= ( )。如此,引导学生掌握两道例题中的生长点,在观察、探索、分析中,学生能够准确得出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完全领会上述百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推理能力随着学习与实践而不断发展。而推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正迁移。对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找知识间的衔接点、生长点,探索数学知识间的规律等,大力提升学生推理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东.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