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特质对作弊决策的预测作用

2019-10-08 04:30张冉冉龚永发黄列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考试作弊

张冉冉 龚永发 黄列玉

【摘要】采用大五人格简氏量表与大学生考试作弊评定量表对5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五人格因素对作弊决策行为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作弊决策在性别与年级上差异显著,男生的作弊意向显著高于女生,t(1,503)=2.88,p<0.001,随着年级的递增作弊行为也显著增强,F(1,503)=25.69,p<0.001。(2)在控制性别和年级条件下神经质(r=0.17,p<0.01)、开放性(r=0.11,p<0.05,与考试作弊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r=-0.13,p<0.05)、责任性(r=-0.28,p<0.001)与考试作弊呈显著负相关。(3)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β=0.11,p<0.01)正向预测大学生作弊行为;责任性负向预测大学生的作弊行为(β=-0.23,p<0.001)。该实验结果支持了大学生作弊决策受到人格因素的影响,其中神经质与责任性是影响作弊决策的重要特质。

【关键词】大五人格  考试作弊  预测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02-02

人格特质影响风险决策的观点已经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1],如感觉寻求、冲动性等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决策的主要人格特质[2, 3]。然而随着决策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涉及决策的人格探索扩展到了大五人格模型。考试作弊既有获得高于自我真实水平的机会也有被通报批评的可能,因此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可被视为一种风险决策。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以数据驱动考察大五人格特质与大学生考试作弊决策关系,为改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提供理论的支持。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整班取样的方式選取贵州某高校大学生508名,男生201人,女生306人(1人未填);大一124人,大二166人,大三173人,大四43人(1人未填);年龄16~25岁(M=20.2,SD=0.78)。

(二)测量工具

1.大五人格简氏量表(NEO-Five-Factor Inventory)[6]

大五人格简氏量表包括5个人格特质,即外倾性、责任性、宜人性、神经质和开放性。此量表由60题构成,为5点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水平越高。本研究中五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是0.61-0.75之间。

2.大学生考试作弊评定量[7]

大学生考试作弊评定量表共10个项目,釆用五点计分法。即“0”=从来没有,“1”=很少有,“2”=有时有,“3”=经常有,“4”=非常多。只要学生不选择从来没有,就判断该学生此项目考察中有作弊行为。问卷总分越高,认为该学生作弊行为发生越多。本研究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7。

二、结果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意向在性别与年级中的差异比较

t检验的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在作弊决策上显著差异,男生的作弊决策显著高于女生t(1,503)=2.88,p<0.001;对作弊决策在年级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年级的作弊决策有显著的差异,F(1,503)=25.69,p<0.001。

(二)大五人格特质与考试作弊意向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决策在性别和年级水平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这提示性别和年级变量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大五人格特质与考试作弊行为的关系,以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对大五人格特质与考试作弊决策进行相关分析。控制性别和年级后,神经质(r=0.17,p<0.01)、开放性(r=0.11,p<0.05,与考试作弊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r=-0.13,p<0.05)、责任性(r=-0.28,p<0.001)与考试作弊呈显著负相关。

(三)考试作弊决策对大五人格特质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大五人格特质是否能够预测考试作弊决策,以考试作弊决策为因变量,以大五人格的5个特质及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采用Enter法进行回归分析。在控制性别和年级后,神经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考试作弊决策(β=0.11,p<0.01),责任性显著负向预测考试作弊决策(β=-0.23,p<0.001),外向性与开放性特质没有进入回归分析。

三、讨论

考试作弊行为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心理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在高校中已经屡见不鲜,系列调查结果显示考试作弊行为是长期且普遍存在的校园现象,且在大学生身上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严重,其中75%以上的大学生承认在校期间有过作弊行为[4, 5]。虽然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但缺乏深层次的探讨,缺乏实证的支持。因此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制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在校的大学生508人进行匿名调查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男生与女生的作弊意向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男生倾向于风险寻求,女生倾向于风险规避的特点[8, 9]在作弊决策中也是成立的。系列研究发现与女生相比,男生具的冲动性、感觉寻求的特质更加明显[8-11],而这些特质趋使他们选择作弊这冒险行为以获得高的分数。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考试作弊意向在年级上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意向就会越强。

考虑性别与年级影响作弊决策,在控制这两个因素后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能够正向预测考试作弊意图。情绪修复(mood repair perspective)理论认为高神经质个体的冒险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消极情绪状态[12],每个人都有改善情绪的本能,冒险的行为可以使高水平神经质的个体获得更大的利益进而为改善他们的心境状态提供了机会。该理论提示,神经质个体选择作弊的原因是出于自我的情绪的保护。与神经质不同,责任性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意图,责任性表现出高自我控制并具有较高的抱负。研究显示,责任性与高自我效能感[13]的关系密切,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责任性水平高的个体往往认为他们有能力独立完成考试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因此责任性水平越高考试作弊的可能性就越低。

参考文献:

[1]Bromiley, P. and S.P. Curle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isk taking. Risk-taking behavior[J], 1992(6): 482-497.

[2]Weinstein, A. and P. Dannon.Is impulsivity a male trait rather than female trait? Exploring the sex difference in impulsivity[J]. Current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Reports, 2015(1): 9-14.

[3]Paydary, K., et al.. Impulsivity, Sensation Seeking, and Risk-Taking Behaviors among HIV-Positive and HIV-Negative Heroin Dependent Persons[J]. AIDS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16(3):1-8.

[4]Ottaway, K., C. Murrant and K. Ritchie.Cheating after the test: who does it and how often?[J] Adv Physiol Educ, 2017(3):368-374.

[5]劉芹,刘晓玉,冯彦博.基于演化博弈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主义行为治理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5,(04): 25-30.

[6]Scandell, D.J. and D.J. Scandell.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validity scales for the NEO-Five Factor Inventory[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6): p. 1153-1162.

[7]杜金等.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问卷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9):1124-1126.

[8]Foster, K.T.,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Internalizing Symptoms and Suicide Risk Among Men and Women Seeking Treatment for Cannabis Use Disorder from Late Adolescence to Middle Adulthood[J]. J Subst Abuse Treat, 2016, 66:16-22.

[9]Peter, P., et al.. Exogenous cortisol acutely influences motivated decision making in healthy young men[J]. Psychopharmacology, 2010(2):257-263.

[10]成孟丽等.长春市某校大专学生感觉寻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3):52-54.

[11]陈会昌.11—16岁学生对作弊现象认识的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2): 38-47.

[12]Robinson, M.D., et al.. Neuroticism and affective priming: Evidence for a neuroticism-linked negative schema[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7): 1221-1231.

[13]Martocchio, J.J. and T.A. Judg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entiousness and learning in employee training: mediating influences of self-deception and self-efficacy[J]. J Appl Psychol, 1997(5): 764-773.

作者简介:

张冉冉(1987.9-),女,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人格与决策。

龚永发(1996.04-),男, 布依族,贵州省兴仁县人,本科生。

黄列玉(1979.10-),女,硕士,苗族,贵州省铜仁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儿童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考试作弊
浅谈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及应对策略
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动因分析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