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锦梅
【摘要】随着中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方针的深入,改革英语课程,开发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结合,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
【关键词】中职英语 校本课程 开发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116-0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地区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学校实际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行学校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地方特色职教。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最佳升学、最好就业”的育人理念,“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性、技能型中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探索“校企产教联合、内引外联相辅、升学就业并举、对口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1.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观
“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直接反映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中职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标和根本方针。
2.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为载体的课程观
本校一直以“立足现实、求活求变、改革创新”为办学特色,以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为出发点,遵循职业教育能力型课程开发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创新为载体构建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改革创新、加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
中职生生源较差,不同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别很大,旅游服务、护理、幼教类专业女生占多数的班级学生英语相对较好,电子电工、机电、汽修等专业男生占多数的班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调整态度,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教师只做课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切合学生的资质与兴趣上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校本教材的实施策略
1.教材的目标
根据本校专业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的特点,校本教材应定位于: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校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自信心为主要目标。
2.教材内容
从人才的社会需求调查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英语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体现趣味性、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教材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跟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浅显易懂的公共英语。如:日常生活英语、情景交际、常见标示英语、商务和旅游英语等。
(1)日常生活英语:主要是一些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如打招呼、介绍、道歉、打电话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就生活中一般场合进行基本的问答交流。
(2)情景交际英语:是指一些社会特定场合,如饭店、机场、理发店、医院、银行等环境条件下的问答反应。
(3)日常标示用语:教材开发一些日常所见的标示用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学了就用”的感覺。如去银行看到的标牌语pull、push、private business私人业务等;Food Store食品店、Gift Store礼品店、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等。
(4)旅游类: tourist information 旅游信息 city map 市区地图等。
第二部分为针对性较强的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以技术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职英语教育,应突出应用为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英语思维方法。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领域、某些应用软件英语,使用动画软件工具(Flash)制作二维动画是他们要学的课程,与之相配套,可让学生学习Flash里面出现的各种英文名称。如:properties、control或playback、 keyboard等特殊按钮名称。
当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英语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造成简单抄袭,拼凑材料,教材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与学生实际联系不大,增加师生压力和负担等。
总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课程设计理念。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学习终生化的必然产物,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因此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应以新的课改为指导,努力创设出体现学校特色及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教材,以实现学校课程资源的优质组合及有效利用,为订单式培养人才注入新的活力,为新型人才消费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4期
[2]李寒梅.试论新课改下职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学文摘,2015.2.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