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

2019-10-08 03:15王晓珊肖艳萍杨浩
大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素质培养传统文化

王晓珊 肖艳萍 杨浩

[摘 要]图书馆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研究提出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个人品德提升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探索了基于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利用途径,指出图书馆应顺应时代需求,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比例,加强传统文化馆藏资源建设,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质培养;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10-0120-03

文化素养是植根于个人内心的修养。文化素养程度决定着个人的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审美情趣、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胸怀境界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利用图书馆及其馆藏资源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才智品德的提升及专业的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伟大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积淀形成的玫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天地人和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对国人自身品德的培养和才智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中医自始就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医”字的古体有“醫”“毉”。医与酒有关联,《礼记》中有“酒者可以养老也”的句子。医与巫有关联,起源于巴楚的巫文化是一种以巫术为主要手段并辅之以一些特定内容的民俗文化。它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宗教、艺术、文学、风俗和综合,仅从“医”字的形成就可见两者共生极久。阴阳五行说广泛运用于中医领域,而阴阳五行又是中国传统哲学基础《周易》的核心。因此,中医是医学,中医也是文化与哲学。中医源于传统文化的生长环境,饱含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医形成与不断发展、理论内容不断丰富的内在源泉,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质,不可能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精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西方的价值观随之涌入我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国人对西方“洋”文化或多或少存在盲目崇拜的情结,这无形中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传统文化认识匮乏[1],笔者所在学校三年制大专学生更是如此。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急需加强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传统文化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重要性

医者仁心,医生直接面对人的生命[2],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和高度的责任感。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品德修养,强调以人为本,历代中医药名医都非常重视医德修养,身体力行并言传身教: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精勤不倦、大医精诚,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这才铸就了他们在医学上的辉煌成就[3]。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更是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学习中医应从中医的传统文化入手,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其精华,有效提高中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让其开拓思路,古为今用,为现代中医服务。中医药院校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必要要求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以高尚的医德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三、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主要阵地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重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有责任也应有能力利用其自身特点,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内在涵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4]。作为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其发展方向以中医学为主,建设中医院校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是学科发展的必要基础;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为师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并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馆藏资源建设,结合现代化学习方式,培养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高校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及认知现状

问卷调查可以较为真实地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及认知情况,分析他们的阅读心理,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学校中医学、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中药栽培技术五个中医类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00名学生是通过各班辅导员随机提供的名单,发放问卷600份,收回600份,基本保证了问卷的真实性。问卷共设计了8个问题,基本上都属于开放性问题,内容分别为: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内容的调查,给出了12个备选答案,包括传统节日、民间工艺、国画书法、民风民俗、服饰、饮食、厨艺、文学书籍、中国建筑、中国武术、傳统中医、宗教哲学、传说神话;针对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趣度的调查;针对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的身心健康的联系的认知度调查,要求学生从第一题所给出的12个答案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种类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排序;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专业学习、成长成才的作用的调查;针对学生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的调查;针对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到图书馆频率的调查;针对学生借阅图书倾向性的调查;针对学生对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建设的建议的调查。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课题组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第二,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大绝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学校教育,跟教材、教师及图书密不可分。第四,学生到馆次数不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借阅积极性不高。第五,学生借阅的图书倾向于人文社科类,兴趣度最高的是文学艺术类读物。第六,在对图书馆藏资源建设方面,大部分学生建议图书馆多购买人文社科类读物。

除了问卷调查,课题组成员还在与学生的平常交流中得知:大部分学生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知从何学起,应学习哪些内容,缺乏学习的方向。可见,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引导学习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五、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应用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图书馆资源具有了新的特点,包含了新的内容。图书馆资源不仅包括馆藏纸质图书,而且还包括电子图书、网络虚拟资源、图书馆设施设备以及人力人才资源等。应基于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资源建设,充分了解师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合理把握各种资源的比例,广泛开展基于传统文化的各种活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开展荐书活动,广泛调研,把好采购关

图书馆资源能否有效利用,与读者的需求息息相关。笔者所在图书馆利用网站、电子信箱、读者留言、QQ学习群等方式向师生征集传统文化书单,开展读者荐书活动。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图书馆管理人员推荐自己喜欢但馆藏暂时没有的书籍。负责收集荐书信息的教师首先考查学生推荐书籍的品质,然后进一步制定购书计划,交由学校统一购买,以保证图书质量、及时满足阅读者的需求。在购买各类资源时,广泛进行调研,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及学校办学特点,合理调配不同形式的资源比例,在保证专业教学需要的同时,保证购进足够数量的人文方面的图书、期刊及电子资源,确保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所需的文獻资源,确保采购的馆藏资源得到大家的喜爱,物尽其用。

(二)定期发布新书资讯,推介传统文化书籍

图书馆每上架一批新书,便通过网站、QQ群、屏幕播报等方式及时告之读者。

书籍推介实行专人负责制。笔者所在图书馆指定了一位教师专门负责推介书籍。每周从本馆所藏书籍中推选一本,首选新近到馆的人文社科类书籍,主要包括经史子集、哲学专著、文学艺术,重点向读者推介传统文化书籍,包括书名、内容介绍及作者简介,为读者进一步深入阅读提供参考和借鉴。即使读者在没时间详细阅读的情况下,也能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基本情况,旨在全面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医学道德品质。

(三)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藏书库,便于师生查阅和学习

将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图书资源集中起来,这样便于师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笔者所在学校为中医药院校,在馆藏方面首先突出其专业特色,将中医古籍及医学经典——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集中收藏,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将现有馆藏资源中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藏入特藏书库,有计划地整理并逐步采购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的传统文化书籍。这些经典读本包括哲学思想、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科技生活等各类知识,方便师生找到自己喜好的传统文化书籍,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以现代科技做支撑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网上学习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图书馆应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实现资源电子化、信息化,加强数据库建设。笔者所在图书馆在资源采购时充分考虑了电子资源所占比例及其实用性,在近两年采购中适当增加了电子资源的比重,增加了图书馆电脑数量,新购电子图书十万余册,同时购买了歌德借阅机、超星电子资源、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借助超星移动学习平台开设了“国学经典”专栏,列出了国学入门书单,国学经典一百句,一生必读的国学经典等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国学电子读本并及时进行更新和推介,师生通过手机、电脑可以便捷地查寻图书馆资源并进行传统文化学习。

(五)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书馆应通过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体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图书馆通过展板、画报、宣传册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精选富含哲理的励志名言名句——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等将其作为日常屏幕轮播内容;精选传统文化视频资源如“中华文明五千年”“千古中医故事”“经典诵读”等定期在图书馆播放并组织学生观看。这些内容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而且本身属于传统文化内容,学生走进图书馆便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增长传统文化知识。

(六)与学生社团合作,开展“国学讲坛”等专项文化 推广活动

高校学生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常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得积极热情并充满活力。高校图书馆可联合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笔者所在图书馆与学校“南林文学社”合作,开展了“国学系统讲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传统文化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书展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热爱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提高图书馆员传统文化素养,做好知识的引路人

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图书馆员担任着图书借阅、资料咨询、信息传播等工作,直接面对学生,为学生服务,他们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工作态度等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书馆员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不仅做书籍的管理者,更要做知识的领路人,为读者咨询及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服务。笔者所在图书馆每周组织馆员集中学习一次,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馆员的思想素质;要求馆员定期阅读一本传统文化书籍,书写读书心得并进行交流,以此加强馆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六、结束语

图书馆通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激发了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高校应注重图书馆资源建设,把图书馆建成环境优雅、馆藏丰富、服务优良,既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又有现代气息的文化殿堂,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及专业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不懈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贺兵, 赵鹤. “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课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9-92.

[2] 严令耕.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5):58-59.

[3] 刘晓琴. 从《大医精诚》谈医古文的传统文化思想[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419-422.

[4] 程文志.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16(8):105-107.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素质培养传统文化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