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不仅能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科学的阅读技巧,还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苗影,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習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在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之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只有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发自内心地接受和喜欢英语阅读,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阅读学习能力。
知识的储存必须经过认知、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等复杂的过程。学生对阅读材料如果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的层面上,就不容易被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而且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很有限难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吸收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背诵或者是让学生机械的通过抄写来增强记忆,而是应该有效的引导学生们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把知识导入自己的记忆仓库从而增加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的故事时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乐意主动地去阅读理解,这很明显是因为故事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习和游戏的不可分割性。因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的 《The kings new clothes》和六年级下册的《The lion and the mouse》都是学生喜爱的故事,这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故事的趣味性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英语文章转变成对话、表演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表演中,在活跃课堂氛围、体会到学习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文本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与人文思想,因此体现了作者的思维习惯。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式。我们长期生活在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自然地形成了汉语思维,如果将这种思维带入到英语阅读当中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削弱汉语思维对英语阅读的负面作用。
语言的学习是要基于文化的理解,学生如果不了解文化的差异就很难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贯穿到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慢慢养成英语思维,这对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当中都有很大的益处。除此之外,在学生接触读本之前教师可以扩展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阅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们阅读的热情。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At Christmas》一课时,在进入正文之前教师就可以先通过一些短片让学生对圣诞节的相关习俗有所了解慢慢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当中。
学生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就很难理解阅读的内容。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与其不断传授学生新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带入英语思维,使阅读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因此在学生接触阅读开始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们注意阅读的连贯性,很多学生在接触英语阅读的初级阶段习惯一句一句的进行理解这样很容易导致阅读速度慢、不能理解文章要义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增加限时阅读的训练,增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紧迫感加快阅读速度,较少在某些句子上反复阅读的情况。其次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当中往往目的性不强,所以在一篇文章阅读下来之后难以理解,这时需要教师提前根据文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这种思维。
小学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在未来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至关重要,但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易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累积、思考、总结出更加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发生得更加自然。
参考文献:
[1]张如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实践与研究[J].英语教师,2016,16(8).
[2]袁莲花.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5(24):81-81.
[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 2016,2(2):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