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学
摘 要:培养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条件,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法治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学生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只有加强法制教育才能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初中政治课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律意识;政治教学;课堂教学
法律教育是初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律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律宣传,使学生明确法律的威严,树立法律意识。而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性认识,实际上是支配人们法律活动的思维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
一、深挖教材内容
无论是在什么版本的初中政治教科书中,法律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比如,人教版的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粤教版的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法律护我》;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守法护法健康成长》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宣传与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些教材中的资源本身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素材,可以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较强的巩固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对涉及法律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有三个框:“走进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其中的“走进法律”中有一个小郑的案例,教师便可以根据这个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
1.小郑运用法律维护了哪些权利?其邻里承担了哪些义务?
2.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小郑会怎样?
3.生活中这类事件多吗?你是否遇到过?你是怎样解决的?提出这几个问题,学生便会深入观察漫画与案例,研究问题的答案,认识到法律的必要性,也认识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的重要性。
二、引入生活案例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连成年人都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更不用说只有十三四岁的初中生。而我们学习初中政治课,学习法律内容,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更健康地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引入生活中的案例。
比如针对广场舞的噪音问题,询问学生是否遇到过噪音污染,自己在噪音污染的情况下是如何做的,学习了法律的相关内容,又该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
又如,学习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之后,教师可以举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案例:“一些校外无业人员有时会来学校附近骚扰女同学,或者是收所谓的‘保护费,很多同学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么,对待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这时候,学生立刻给出了答案———用法律保护自己,及时报警。只有将生活引入课堂,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才能学有所得,所学内容才是有意义的。
三、进行课外延伸
在课堂内引入生活案例是有必要的,一来可以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二来可以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但是要想真正使学生内化、升华知识,树立法律意识,还需要进行课外延伸。因为课外是一片更大的天地,进行课外延伸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的《隐私受保护》一课,在学生学习了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规定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搜集更多的隐私权保护资料,到各小学、初中去进行法律宣传,为中小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在法律宣传的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深化课内知识,还需要在课外进行法律资料的查阅、搜集、打印工作,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对隐私权的认识。同时,在宣传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他人的咨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求助教师和法律人士,直到清晰解决为止。此外,这样的活动也能推进隐私权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隐私权,懂得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初中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学习法律,树立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成为知法、懂法、能够“依法行教”的新型教师。
总之,学校是培養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初中政治课又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应该尤为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希望学校、家长、社会能够形成一种合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营造更好的法律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