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共有的现象,承载着其所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因此隐喻的翻译就变得尤其复杂。早在2000多年前,学者们就开始把注意力投向隐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本文对隐喻研究的不同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英汉中的隐喻进行简单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对比;隐喻;翻译方法和策略
【作者简介】于辉,云南农业大学。
一、隐喻研究的不同理论
语言学家对于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至今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探索,建立了许多隐喻理论。修辞学家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一种形象和使语言繁荣的工具。逻辑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范畴的转移。认知学者认为,人类语言在其基本意义上就是隐喻性的。当代研究者发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种认知活动,即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和体验事物。
1.隐喻的替代理论。替代理论的根源可回溯到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上。亚里士多德把隐喻定义为“一个陌生词的转用”。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意义:原本有一个事物的名称(甲事物),但这个事物的名称没有用,而是用了另一个事物的名称(乙事物)来取代了它。隐喻的替代理论强调两个词义相似的词或短语相互替代。
2.隐喻的比较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隐喻并不局限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语和短语。相反,人们通过寻找相似性来构成隐喻。例如,在“Tyson is a tiger”(泰森是只老虎)中,“Tyson”和“tiger”这两个词的字面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人类,后者是动物。然而,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内涵中找到一些相似之处:两者都很凶猛并充满了力量。因此,尽管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隐喻还是可以为人们接受的。
3.隐喻的交互理论。理查兹认为,词语的含义取决于语境和发言人的经历。“堕胎”对天主教徒来说意味着“谋杀”,而女权主义者则将其视为“自由”。因此,理查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基于意义的替代或比较,而是内涵的互动。例如,在这句话中:“He is not an editor but a literature killer”(他不是一个编辑,而是一个文学杀手),根据理查兹的说法,这可以用隐喻的互动理论来解释:“editor”包含了许多内涵,如受过良好教育、负责任、敏感等,“ killer”总是与冷漠、残忍、麻木等联系在一起。为了在两个词之间形成一个隐喻,它们必须通过牺牲一些内涵相互作用。
4.隐喻的认知理论。1980年,乔治·拉科夫和马克·约翰森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强调了语言是隐喻的整体,将隐喻置于认知领域。在拉科夫看来,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概念结构中。隐喻是“以另一种方式理解和体验一种事物”。(Lakoff,1980)
至于隐喻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难分辨哪一个较好。但毫无疑问,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作为翻译学习者,应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文化对等。
二、英汉隐喻对比
隐喻无处不在,“四分之三的人类语言具有隐喻性特征,”(Newmark,2001)“这种特征不仅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反映了人们生活的世界文化模式。”(Quinn,1991)因此,隐喻翻译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本章简要比较了英汉隐喻的异同。
1.英汉隐喻的相似性。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特征,具有相似的生态环境。这些基本的语义概念在其语言体系中也含有一定的“共性”。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隐喻。一般来说,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隐喻在方位、地域和文化交融方面的相似性。
位置隱喻是指通过参照维度取向的概念来建构的一系列隐喻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左”表示犹豫和含糊不清,“右”通常表示确切的肯定。例如,在英语中,“a left-hand decision”的意思是“优柔寡断”,“a right-hand man”的意思是“得力的人”。同样地,在古代中国,当大臣们访问皇帝时,高阶官员总是站在低阶官员的右边。
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有着类似的生存需求和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人类文化会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发生并共存。这些共性许多都体现在语言中,表现为大量的语言等价性或语义相似性。例如: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浇油);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外国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对于外来文化,过去的人们有更多的消极抵抗心理,而当代人则更愿意接受新知识的渴望。因此,一些西方词汇如crocodiles tears(鳄鱼的眼泪), Tower of ivory(象牙塔), honeymoon(蜜月)等逐渐进入了汉语语料库。而许多中国词汇如麻将(mahjong)、功夫(kongfu)、扣头(koutou)已成为英语的一部分,丰富了英语的语言和文化。
2.英汉隐喻的不同点。由于不同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中西方所产生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反映了文化之间的差异甚至冲突。
(1)相同的喻体具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人视龙为吉祥之物,中国的图腾是古代皇帝的象征。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现代中国人自称龙的后裔。但在英裔美国人眼中,“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中国人把猫头鹰比作不祥的象征,但在英语中,他们把猫头鹰视为睿智的象征。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好运和节日,如“红色名单”代表荣誉名单,“红人”代表被爱的人和被重用的人,在英语中,红色常带有潜在的危险。
(2)不同的喻体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汉语中,“老鼠”通常用来形容胆怯,而在英语中,“兔子”则是胆怯的象征。在描述一个人的焦虑时,汉语通常用“热锅上的蚂蚁”来表示,而在英语中则为“a cat on the brick”(砖头上的猫)。英语中用“马”来形容强壮健硕的人,而汉语则用“牛”来形容。汉语中有“多如牛毛”的说法,而根据英国人的思维,他们更喜欢用黑莓(蓝莓)来指数量多。
三、隐喻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1.对等翻译策略。人类相同的社会经验、认知方式和相似的语言表达结构,使英汉语言具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此时,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有助于保持原作的韵味,传达原作的意境和魅力,使读者能像原语的读者一样受到启发,感受到美感。例如:
例1.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译:王佐良)
这句话选自培根的《论读书》。王佐良先生用直译法把读书比作吃饭,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和魅力,又保留了原作的文学性,在这里处理得当。
例2. Jane s uncle is an old fox, up to all kinds of evils.
简的叔叔是个老狐狸,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例3. The Dutchman was a hot-tempered trek-ox of a man.
那个荷兰人简直就是一个火暴脾气的拉车的公牛。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old fox”“hot-tempered trek-ox”都可以在中文找到相对应语言。尽管英汉文化中的“牛”形象不同,但前面的修饰语“hot-tempered”解释了它的特点,直译实现了“形合”与“意合”与原文的统一。
2.转化喻体翻译策略。现代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放在语言的表现上,而应放在读者对翻译文本的反应上。还应该与读者对原文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比较(谭载喜,1999)。归化是一种翻译策略,译者为了创造一个透明、流畅的翻译,将外语文本的“陌生性”降到最低。因此,在翻译中,有必要对喻体进行转化。
例4.“武警工程兵擅长啃硬骨头”。
Constructive soldiers of the Armed Police Army are good at cracking hard nuts. (译:徐珺)
在西方,“啃硬骨头”并无“吃苦耐劳,努力工作”的隐喻义。通过归化,可以在翻译中再现原文的隐喻意义,也可以再现原文的隐喻表达。目标语的读者可以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回答。
3.保留喻体翻译策略。异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和风格,而目标文化可以吸收全新的元素,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大大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隐喻而言,在翻译中恰当地运用异化不仅能生动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而且能丰富目标语言中的隐喻表达。例如:
例5.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到几年,就被彻底打败了。
如果把这句话译为“全副武装”或“装备精良”,就没有直接翻译成“武装到牙齿”那么生动和有表现力。这样处理并不会让中国读者感到困惑,反而会发现这句话很新颖。
四、结语
隐喻作为人类的基本認知活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中的隐喻往往反映出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因此,隐喻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正如纽马克(2001:113)所说:“隐喻翻译是所有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为译者提供了各种选择:表达其意义,或重建其形象,或修改其意义,或将其意义和形象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所有这些都与语境因素、文化等相关。”这些因素密不可分,与文本中隐喻的重要性并无关系。翻译的作用是交流信息和文化(王东风,2004:213)。作为一名译者,我们必须熟悉不同的文化,灵活地采用和结合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翻译的功能,传播文化,并丰富文化。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Quinn, N.. The Cultural Basis of Metaphor. In J. W Fernandez(ed.)Beyond Metaphor: The theory of Tropesin Anthropology[J]. Standford, CA: Stand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Lakoff, C..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Press,1980.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5]王健美.认知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隐喻意义的分析[J].教育界, 2018(18).
[6]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7]徐珺.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J].外语研究, 2004(5).
[8]王东风.再谈意义与翻译[J].中国外语,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