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互联网+教育视域角度,提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基于其特色办学目标,科学使用互联网教学优质资源,推动线上、线下教学交互融合,转变教师传统角色定位,积极帮助学习者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学习方式单一化向多样化过渡,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蒋晟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互联网+教育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科学发展、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示:“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教学资源。”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而不在于“网络”,教师是决定互联网+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培养互联网+教育思维,并在教学行动中有效落实。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学情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依托学科建设,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主线,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社会定位等多方面都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不应循规蹈矩,因在教育教学上巩固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之目标,立足办学定位实际,找准教学定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进行多方位革新,结合互联网+教育思维,寻求优化教学的特色之路。
1.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语言学习最终目标就是运用,学生如何运用英语这一门国际化语言,实现日常交际沟通,在应用型特色专业领域实现信息技术交流等目标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基于专业需求设定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专业培养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呈现出强应用、明特色的特点。强应用,强调产教融合,以地区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方向,学生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明特色,紧跟时代发展动态,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课程,形成教学、实践、研发、創新一体化的培养特色。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这就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格外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科技前沿技术,为互联网+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做好了铺垫。目前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多为00后,他们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能熟练使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力军。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情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招生录取阶段表现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习深度不足,基础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较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偏科严重,对重知识理解记忆的文科学科好感度不够,在英语学习上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情感维度上,多数理工科本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更看重专业课程学习,对英语学习态度趋于消极,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焦虑紧张、缺乏自信、丧失兴趣等情感障碍问题。学习目标维度上,由于教师课堂教学中更侧重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达成,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具体表现为重单词、语法记忆,轻学习方式掌握,重考试结果评价,轻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学习方式维度上,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学习活动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使用频率低,缺少对语言学习的主动思考。
二、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产物,它带来的是信息聚集、信息共享、信息移动的教育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挑战传统教学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内容固定的权威,给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教材。教学内容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涵、教材内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信息,它不仅包含了教材内容,还应该涵盖价值引领,方法论指向等。传统课堂中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取材于教材,教学活动呈现出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时间分配、情感投入、任务达成的特点。互联网+教育让知识的创造、传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信息呈现出碎片化模式,移动互联网让碎片化的知识更容易被传播,同时衍生出了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碎片化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学生可依据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移动平台上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获取更多教材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有关目的语语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思维培养的数字教育资源,定制个性化学习。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特色在专业课上体现明显,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上表现不突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语言技能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突出特色,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应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文理科侧重点应各有侧重,但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内容停留在通识英语需求层面,如英语语法教学,鲜少在基于各专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选择。
2.教学行为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互联网+教育促使移动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迅猛上升,极大提升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教育现代化程度。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慕课、微课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开展,为课外教学架起了一座桥梁。互联网新媒体进课堂,曾经不受教师待见的“教学第三者”——移动设备,拥有了新身份,新地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慕课、微课的兴起,教学内容不断拓展、丰富、多样,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地道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专家权威讲解,语言输入突破了课本的限制,语言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分隔。”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于教师课堂讲授,学习的场所固定于课堂,互联网+教育移动平台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了多种选择,学习更具灵活性与移动性。
3.教学连贯性和系统性受到挑战。互联网+教育时代是信息交互融汇的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使师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进行灵活分割,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定制学习内容,大到一个章节,小到一个具体知识点。这让大学英语教学更具灵活性,具有了一定延伸拓展作用,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兴趣,合理使用微课优质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突破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仅此一次的局限。
碎片化教学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发出了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知识结构体系不够牢固,碎片化教学主要以离散性教学知识点为主。“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着眼于局部知识点和部分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样离散性的教学与学习,教学时间和内容去固定化也极可能导致教学内容连贯性与系统性受到挑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会有学习目标难以制定的困扰,不利于基础较差的理工科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英语学习。
4.传统教师角色定位受到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基于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便免不了地受到填鸭式教学的束缚。应用型本科中的理工科学生较文科类院校学生相比,显得更为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在目的语学习过程处于输入大于输出的被动式学习状态,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容易走入封闭区域。基于互联网+教育视域更鼓励教师有效开展翻转课堂,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逐渐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鼓励学习者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弱化教师满堂灌的可能性,课堂教学逐渐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做好思维引领,方式培养,价值把关,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
三、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革新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教育手段有机结合,势头正好,优势明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互联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能更好地帮助应用型本科学生提升语言学习及运用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
1.系统化教学与碎片式教学方式交互,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培养学习者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系统化教学根据学科内容将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不同的知识模块,知识点间具有连续性,学习难度呈现出梯级特点,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水平分级选取内容。因系统化教学过于强调各学习模块之间的整体性、连贯性,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中英语基础较弱的学习者而言,一旦有一个知识模块的知识掌握不良,便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后续知识模块学习的深入及英语学习兴趣的巩固。
碎片化教学是相对于系统化教学而言,碎片化教学内容通常为分散的知識,教师通过碎片化教学,灵活选取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特色化教学。借助慕课、微课等优质教学平台开展碎片化教学能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模块上的查缺补漏,鼓励学习者就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的自主学习,既丰富了学习资源,也能有效弥补课堂系统化教学中所带来的遗憾。系统化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碎片化教学的主阵地不固定,多在课余时间,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线上线下的深入融合,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基于专业需求导向,接轨专业应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语言学习与专业的接轨,应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专业为基本导向,制定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尤为重视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认为听、说能力是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能。因此,在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应直接照搬理论体系教学的内容,应在通识英语教学的前提下,基于应用型本科学生专业需求导向,给予理工科专业英语学习足够的重视,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理工科职场英语等应用化英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更好地将语言知识框架与专业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助力学生英语学习与专业应用接轨。
3.依托互联网+教育,助力学习方式多样化。坚定不移的利用好互联网+教育平台才能实现学习方式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多元混合的学习模式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机遇,获取学习资源更便捷,因为互联网是碎片化学习的有效载体,全新的内容获取模式、可移动式的学习终端、灵活高效的师生互动,这些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便利性可优化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学习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将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色发挥到极致,实现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再融合。
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丰富的大环境下,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远,变得更有必要。只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专业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对课程多元化的需求,才能在大数据时代网罗各类教学资源辅助英语课程的学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应在面授与非面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定制学习高度交融,形成学习主动性强的特点。
4.加强网络教育空间管理,赢得网络教育话语权。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更具自主性、交互性和共享性,如何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整合及获取学习信息,教师如何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做好学习交互、解答及评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监控。”互联网独具开放性,要求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甄别信息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在这便利、开放的教育平台实现了多元化、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在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过程中也会出现盲目追捧等价值迷失的情况。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化泛在学习的科学评价,帮助学习者培养文化自信及甄别信息、判断形势、善于创新的能力,赢得网络教育平台的话语权。
四、结语
互联网+教育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挑战亦是机遇。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教学素养、角色定位等方面要求革新,借助互联网+教育去探索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需求互融,培养更具创造力,更具专业素养的应用型本科生,这无非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良机。大学英语教师应努力适应新要求,与时俱进,提高教学信息素养,找准个人角色定位;帮助学习者建立语言学习自信,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翻转课堂的良性开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专业需求相结合,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做好课堂及网络教学的管理者,逐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OL].(2017-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2017-2-5)[OL].http://www.sohu.com/a/125489097_488760.
[3]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
[4]胡之骐.教学设计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1):49.
[5]周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