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谈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作品的教学策略

2019-10-07 12:26卢永霞
新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革命语文

卢永霞

【编者按】统编版语文教材突出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据统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40篇左右的课文体现了革命传统教育。面对小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把课文中想要传递的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的内容和基础的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如何用学生可接受的、和现实联系紧密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希望本专辑所刊发的文章对读者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作品,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反映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学作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解放和自由的历史,蕴含了理想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求实、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文本教学却普遍不尽如人意,主要出现“穿鞋戴帽两张皮”“说教灌输搬教参”“脱离现实假大空”“多元解读两茫然”等现象,影响了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浪费了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教学价值,干扰了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兴趣,应引起足够重视。下面笔者从审美的视角,结合统编版教科书中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谈谈改进建议。

一、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编写意图

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增加了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分量。表现在:数量上增加,从人教版的33篇(不含选读课文),增加到统编版的41篇(不含阅读链接);主题上凸显,从散落的篇章,到五年级开始专门编排“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形式上丰富,从单篇课文教学,到组织“革命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推荐阅读红色经典,等等。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革命文化主要涵盖四个领域的内容:一是国家认同,包括国旗、国歌、国土等,如一年级上册的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识字教材《升国旗》;二是政党认知,包括对党的认识、对革命伟人的了解等,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人民服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爷爷植树》《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三是英模榜样,如《军神》《手术台就是阵地》《黄继光》《金色的鱼钩》《小英雄雨来》等;四是民族精神,包括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等,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延安,我把你追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狱中联欢》《少年中国说》等,以及表现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的《梅兰芳蓄须》《囚歌》《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

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编上述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与文化,体验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那么,如何用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如何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二、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教学策略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陈先云先生在讲座“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用好统编教科书的若干建议”中指出: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寻求教材在语言文字、价值与教学取向之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以及体现国家意志与学科自身规律之间的平衡点,以便更为充分地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提升语文教材的育人价值。

这个结合点、着力点和平衡点,不妨落在审美上。选入统编版教科书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作品,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作者进行审美创作的结果,其真实的历史背景、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必然触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有意或无意的审美体验。只有在认知教学的同时,注重和加强审美教学,才能体现语文的特性,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审美体验、审美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技能训练和认知教育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建构,成为一个高尚的审美人。

1. 思想情感与文学艺术相融,感受人物形象美。

阅读教学的审美对象主要是言语作品,这一审美的专门化决定了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功能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即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

(1)关注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许多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作品,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非常经典的审美对象。如《小英雄雨来》中的顽皮淘气而又机智勇敢的雨来,《摔跤》中斗志昂扬却又不失顽劣的小嘎子,历来受到学生的喜爱。原因不仅在于主人公与学生年龄相仿,更在于作者运用高超的文学艺术,塑造了有血有肉、有个性、有优点,也有不足的人物形象,消除了英雄人物扁平化的形象,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因而更容易引發读者的审美体验。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被医生叹为“军神”的刘伯承,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还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雷锋叔叔……无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特别是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走近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在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方面都有所得。

如教学《军神》时,引领学生抓住刘伯承“平静地回答”“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使劲”等描写,展开想象,体会他所经历的痛苦和由此表现出来的坚强品质,这是正面描写。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抓住“一向镇定”“有些颤抖”“汗珠滚滚”凸显不使用麻醉药手术的痛苦程度,对比衬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伯承的神志依然清楚,能够准确地说出手术所用的刀数”。最后,透过“冷冷”“惊疑”“柔和”“惊呆”“慈祥”“肃然起敬”等词语,体会沃克医生心理的变化,侧面衬托刘伯承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教学时,抓住这些语言反复揣摩、品读,领悟作者不厌其烦地进行细致描写的用心所在及其表达效果,不但获得对人物形象更深层的审美感受,也深化对语言艺术的审美体验。

(2)补充相关文本,加深人物理解。如果说革命伟人的一生是他们用心书写的作品,那么选入教科书的课文只是其中的小小片段。我们的阅读视野若仅限于这短篇断章,则不足以领略伟人的光辉形象。统编版教科书中《不懂就要问》《我不能失信》《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难忘的泼水节》等文章记叙的都是伟人平凡的故事,描写的对象是孙中山、宋庆龄、朱德、邓小平、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所述事件虽然也能反映主人公某一方面的可贵品质,但相对于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相对于他们自身丰富而深刻的人格魅力,只是冰山一角。教学时,如果只是把他们当作普通的主人公来处理,缺乏对伟人的认知基础,就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无法对人物形象产生充分的审美体验。因此,应充分挖掘课内外资源,补充人物的典型资料,把一个更加全面、丰富的人物形象带给学生,使他们能通过课文学习“窥一斑而知全豹”,产生对伟人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可适当补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夜的工作》《周总理的睡衣》《十里长街送总理》等文本,在群文阅读中认识一个胸怀大志、辛劳工作、生活俭朴而又平易近人的伟人形象,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从而加深对伟人人格之美的审美感受。

2. 语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融,欣赏言语形式美。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最核心的任务。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作品的教学目标定位,一是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语言文字训练目标是什么,如何落实;二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语言运用,抓住学生所思所想、能思能想、应思应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探究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1)落实语文要素,实现“文道统一”。统编版教科书双线组元的方式,巧妙实现了革命文化语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实践。教学中,既要关注人文主题的有机渗透,又要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到实处,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言语内容美、言语形式美,并能根据需要,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和创造美。

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一组文章时,侧重于探究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除了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要学习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课后练习第3题“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特殊的表达方式,体会以景衬情的表达效果,进行审美鉴赏。《十六年前的回忆》以时间为序的叙述安排,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对父亲语言、动作与外貌的描写,还有父亲烧纸、工友被抓等情节的前后照应,都是阅读中值得关注的言语表达形式。这些言语形式集中表现了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共产党员沉着冷静、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之美,这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敬仰的。教学中,应紧扣单元训练目标,分清主次,有的放矢地加以落实。同时,还应注意结合该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借助语言文字充分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选用该单元所学诗句(《石灰吟》《竹石》)来赞扬父亲李大钊的人格形象,实现语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融合。

(2)借助音画影视,获得审美感受。对学生而言,任何一次学习都是以原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在新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改造既有经验,重新建构其经验的过程。由于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所记叙的人物、事件大多在七八十年前,小学生在阅读时难以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基础来帮助理解,因而往往无法想象当时形势的严峻和战争的残酷,难以理解革命先驱为争取民族解放抛家舍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教学时,可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消除学生的历史陌生感,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感知到更加形象、丰富、具体的审美对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他们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和把握,获得综合性的审美感受。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王二小》时,先为学生展示了王二小的雕像和王二小当年把敌人带入埋伏圈的照片,以及电影《二小放牛郎》的片段,让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些真实形象的视听材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反应。然后再让学生读文本,学生就能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最后教师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学生深受触动,唱着唱着就流下了眼泪,在思想和情感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升华。

3. 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相融,理解文化内涵美。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课文,大都取材真实,通过记叙真实的历史事件,刻画真实的人物形象,表现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但在教学时,若教师不能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此一时彼一时,革命精神已过时”的错误观点。

事实上,统编版教科书所选入的新时期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不乏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如:《桥》中老支书在危难关头沉着冷静、先人后己的精神品质,与《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何其相似;《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雷锋,跳动着《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的影子;《无名岛》上战士们无怨无悔坚守海岛,这份忠诚与信念,与革命战争时期的先辈是一脉相承的。

当今时代,国家太平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国际国内的黑恶势力依然存在,我们依然要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问题,要面对人与人共处的问题,要面对如何使國家走向富强的问题,因此,那些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以及刚正不阿、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依然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重新去审视革命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之美,从而获得新的人生启迪。

统编版教科书中革命文化题材随着学生年级升高而增加,将学生的视角从“小我”扩展到“大我”,通过“人与社会”的主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国家意识、高尚品质和公民基本道德品质等。

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可设计问题:“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学习《小英雄雨来》时,组织交流: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抗日战争年代对雨来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从雨来身上学到什么?《少年中国说》的课后练习则是:“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练习:“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

纵观上述练习,无不助力学生进一步领悟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之美,寻找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总之,审美视角下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教学,即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阅读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子,引导学生对革命文化之美进行观照、感悟和判断,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体会革命文化美的精神和意义,建构审美心理机制并逐步培养起完美的人格。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革命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语言文字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