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蓉
摘 要: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扶志与扶智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但是,具体落实中仍存在落实不到位,帮扶效果不佳等问题。因而,本文帮扶队伍建设、育人核心问题等方面,探究高校贫困生帮扶路径级办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帮扶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帮扶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2015年6月在贵州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精准扶贫思想对高校开展好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资助是解决家庭经济苦难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将“精准”落实到贫困生识别、帮扶、教育、管理等方面,注重“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总要求,从经济上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的同时,也切实保障贫困生享有接受更好教育、发展自我的机会。
但相较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贫困家庭學生存在英语水平差、视野不够开阔、沟通表达欠佳、兴趣爱好少等发展不全面的问题。精准资助就是要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短板问题,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以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逐步实现脱贫目的。但就目前的资助效果来看,资助育人工作仍存在部分问题。一是,部分受助学生存在消极被动的受助思想,他们缺乏对资助目的和价值的理解,不能有效的利用资助的资源,提升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依托诚信的资助形式约束力小,形成“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消极受助思想。这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也不利于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帮扶路径探究
(一)紧抓帮扶队伍建设,发挥带头作用
1.紧抓教师帮扶队伍建设,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高校教师要成为扶贫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组建扶贫队伍,形成结对帮扶贫小组,构建教职工与家庭困难学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模式,做到教师对贫困生帮扶的全覆盖。帮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戒形式主义,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学业困难的贫困生,开展学习帮扶,联系专业课教师和优秀学生对其进行学业指导,不断提高贫困学生学业水平;对于就业困难的贫困生,实行就业帮扶,制定职业规划、提供就业信息;对于生活困难的贫困生,实行经济帮扶,介绍勤工助学等岗位,帮助学生自立自强;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贫困生,实行医疗帮扶,联系医院帮其诊治,使学生尽快康复。
2.紧抓党员帮扶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高校教职工、学生党员应带头参与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印制《党员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记录本》,让党员同志们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的同时,建立帮扶台账,对学生享受的资助政策,得到学业、生活等帮扶全程记录、全面记载,并及时在记录总结中调整帮扶思路和办法,以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紧抓核心问题,有效开展帮扶工作
1.加强档案建设,建立帮扶信息库。精准资助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建档工作。建档工作应基于辅导员、班主任的全面调研、细致工作,通过走访、面谈、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并通过学生本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评定等,建立帮扶学生信息库,并及时更新贫困生信息内容,建立成贫困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获奖受助情况、实践成长经历等,将学生大学期间的成长信息详细记录,多维度、全方面地关注;加强数据平台建设,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进行数据共享,让多部门可互通使用,充分做到资助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力推动精准帮扶工作;同时增加数据查询和分析统计的功能,增强资助工作的客观分析和可视性,提供按需资助的数据分析来源,推动资助精准化调研工作有效开展。
2.坚持育人导向,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扶志与扶智要注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能力。一是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生加入学生组织或社团,充分锻炼本领、健全品格、增长才干;鼓励和支持贫困生参加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到基层去建功立业。二是要注重关注贫困学生心智情感。注重对贫困生心智情感的关心,寻求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促进帮扶学生心智情感健康发展。三是要强化贫困生就业毕业帮扶指导。帮助贫困生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有考研意向的毕业生,应针对性指导其报考学校、专业及考试科目。
3.整合资助形式,形成精准资助帮扶方案。资助的多种形式应有效整合,互相配合,形成不同的资助方案,从而满足不同资助需求而的同学,做到真正的精准资助。在具体资助方案中,应明确不同的资助形式的核心意义,用助学金来缓解经济压力,用勤工助学培养自立自强,用贷款树立诚信责任,用奖学金鼓励求学上进。形成勤工助学和奖学金相结合的“有偿资助”辅助资助模式,即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补助的同时,鼓励选择以劳动付出获取回报的勤工助学,或以学业优秀为受助前提的奖学金。这样,就避免受助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让学生逐步形成要采取主动付出的方式,如体力付出、智力付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培养受助学生勤俭节约、努力上进的品质。从而以一主一辅的资助模式相配合,将有效的落实精准资助政策,切实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R]北京:王昕朋,20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