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2019-10-06 06:26张京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故事教学道德与法治

张京华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思想品德课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小学教育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以学生的最基本需求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故事教学 小学课堂 道德与法治

2016年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指出:“提高育德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但是,小学生很多时候会因为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于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仅靠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述和课本上简单的绘本帮助,是无法深刻理解的。所以,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抓住学生爱玩爱听故事的天性,利用故事教学法来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现状

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综合德育方面知识的欠缺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两大弊端。小学道德与法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刚刚在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上进行改革,所以教师很多开展德育以及法治教育方面的实际教学经验较少,在相关教育活动开展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导致在具体教学环节当中,教师的教学理论过于落后,教学内容设定的难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各种突出教学矛盾的存在,严重抑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成效。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没有做好从教师主导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果。

二、故事教学法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契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特点

1.故事教学法的特点

故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树立起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了和諧的多互动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更有助与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知识的接受与理解。故事教学法就是将晦涩难懂的道德和法治精神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并且产生兴趣的简短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到的和法治理念。

2.与学生性格相适应,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就很符合小学生对于故事的热情和好奇心,也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比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吃饭有讲究》中就有《我在餐桌上》这样一个绘本故事。该绘本选择了在家吃饭时的典型场景,共四幅图,第三幅配有“阿嚏”两字,第四幅配有“谢谢妈妈!我自己来吧。”两句话。绘本所呈现的内容简单、明了,但没有相对应的问题。此时,教师不需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小姑娘做得正确与否,而是可以结合本课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并学会吃饭时的礼貌来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吃饭时的行为思考:小女孩的行为习惯是否正确。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随着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符合学生的性格和认知规律。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故事教学法的魅力

1.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巧用教材

小学思想品德的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改革,不仅仅是只对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更是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从框架、结构、内容、立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所以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课程主题和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准备授课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深刻意义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和发挥新版教材的内容,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效率。

2.抓住身边真实故事,触动学生心灵

很多时候,教材虽然经过改编,但是大体的内容和实质性的故事却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得出来的,不可能有大的改变。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学会以教材为根本,以真实小故事为出发,根据教材的要求,学会引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小故事,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只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明白故事中所包含的德育精神和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观察发生在身边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积累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故事。

3.掌握讲故事技巧,把故事讲的“趣、精、新”

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讲故事法来授课,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和思想道德。但是教师在利用讲故事法的前提是要掌握讲故事的技巧,能够把故事讲的“趣、精、新”。所谓的“趣”,显而易见,就是指教师所分享的故事要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而不是跟理论知识一样生涩难懂,这样就起不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所谓的“精”,就是指教师分享的故事要简短并且富含教育意义,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讲的故事过长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就是,大量占用课堂时间,导致后续课程学法进行,而分享故事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起到故事法教学的最初目的,所以教师课堂小故事要“精”;所谓的“新”,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分享的小故事要新颖,不能是老生长谈的故事。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份钱”这样的故事,可能是学生听过很多次的,如果教师继续在课堂中讲述,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故事要“新”。

4.注重互动,让学生相互分享故事

新教育改革下的教育课程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在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述,而要关注学生反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利用故事法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课堂留白,给学生思考和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空间,而且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引起情感共鸣。而且教师也要多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和机会,让他们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故事分享,讲述自己的经验。

四、结束语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将《宪法》作为中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养成遵法守法行为习惯。”这是《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发挥好自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重要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好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点的,发挥故事教学的最大优势,让学生在故事场景中以更深的理解道德观念和法治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将故事与学生性格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课前准备教材,利用精心准备的真实故事,触动学生心理,与学生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教学法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田光军.例谈小学思品课堂设计[J].乐山教育,2017,(4) :24.

[2]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2016,4.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故事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模仿故事角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