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奕晗 王心旭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场所的公开性因此利于宣传上海的海派文化和国际化文化交流,使它成为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尽管近年来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了一些公共作品,但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的节奏相对有些缓慢。从而不同的领域尝试着运用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设计以及运用新媒体来展示公共艺术作品。在地铁这个空间首当其冲最能诠释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同时又是展现新媒体公共艺术最适合的场所。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公共美学的重要沟通平台,也是上海这个城市公共信息建设的重要发展途径。地铁公共艺术的存在不但传达了上海作为多元化且包罗万象的城市形象及特点,并能将公共艺术与广告做到有机结合。
【关键词】上海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TU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132-02
一、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场所性
何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即在一个能够面向全体大众人民开放公共的场所,并且它被展示让艺术所要表达的本质得以在此空间被传播,也是传播艺术的一种手段。公共艺术的存在体现了人们对艺术生活的向往,也印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促使着城市的文化空间的不断壮大。公共艺术的场所性。城市公共艺术“安置”的场所性设有的必要条件也是宣传的社会基础。“安置”的地点不同对公共艺术也有截然不同的标准,抛开场所的公共艺术就不是公共艺术。[1]但是公共艺术并不完全依赖于相同的“安置”规则,因为公共场所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逐渐发展并开始重视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而原因是因为民主进程。因此,只有将公共艺术“安置”在一个好的场所,其宣传才具有公共艺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 [2]
地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从地铁的通道的墙壁、地板、吊顶,到站台的候车座位、安全挡板,甚至在地铁车厢内部的玻璃、把手等,所有或大或小的区域都展示了当地艺术和文化的魅力,这些都是艺术家与建筑师们通力合作才得以将其营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地铁艺术场所。地铁不单是一个自由敞开的公共区域场所,也是同时是展现公共艺术的绝佳平台。对于公共大众来说地铁站就是上下班必经的场所,而在设计师眼中,地铁艺术不仅可以让大众了解艺术家的作品,增进沟通,增强审美情趣,而且对设计师个人及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影响。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地铁也是传播海派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地鐵公共空间与电视剧宣传结合打造的公共艺术作品也经常会出现,例如(图1-1)在地铁空间营造长约50多米的“沙海之路”,路过乘客仿佛踏入了沙漠这个神秘的领域,互动性强。
二、新媒体公共艺术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随处可见的现代媒体技术了,在它的作用下衍生出了电子报、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产物。电视,广播,纸媒和户外媒体是我们今天的四大媒体,“第五媒体”是新媒体。
新媒体公共艺术是将不同的媒体手段与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类新的艺术展现形式。新媒体公共艺术是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利用新媒体来实现其艺术价值,因此是更符合时代变迁的公众媒体。
互动在公共艺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催化作用,也是核心。新媒体通过对电,光和声的刺激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以动态公共艺术作品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促使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中,新媒体的加入提高了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同样也提高了公众的参与性。
三、新媒体技术在上海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在上海这样一个行色匆匆的城市,地铁空间无疑是人们除了住家和公司之外最频繁出现的场所。地铁空间相对美术馆的中央大厅不遑多让。而从艺术品自身的价值利用而言,地铁空间绝对比美术馆对艺术品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将公共艺术作为地铁站的公共交通空间安排,并不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当人们在地铁上时,偶尔会看到黑暗地铁窗外的动态广告。这类广告通常需要几秒钟,看起来几乎同时显示具有相同内容的大型水平行广告,仅相隔一帧,并从正面闪烁。这是将LED屏幕做成距离相等的长条的新媒体技术,从而能在大众眼前展示一段完整的广告视频。这样的广告展现方式充分利用了地铁车厢外的空间,形成参与性高的地铁公共艺术也充分反映了新媒体对地铁公共艺术的参与。[3]
随着上海地铁线路的逐步增加,不同线路换乘通道的空间越来越多,设计师将公共艺术置入这些空间中,不但做到充分利用,又能提升公共空间的价值。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地铁徐家汇站(图2-1),设计师们在换乘通道的宽敞的空间两侧添加了有弧度的巨型炫动投影画廊这项新媒体设施,而在空间顶端将灯光投射在水晶上形成一片金色海洋,让来往的乘客在几十秒的步行时间里拥有置身在金色宫殿的殿堂级感官体验。
四、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加快,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壮大。上海这座城市的每个公共空间都是公共艺术的载体,没有文化渗透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但是现在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新媒体公共艺术对现代城市空间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师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并继续创新,同时考虑到公众参与。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公共艺术中的种类数不胜数,效果也有目共睹。
参考文献:
[1] 赵志红,黄宗贤.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话语转换——公共艺术概念的变迁 [J]. 美术观察,2007,(11):103-107.
[2] 蒋云燕.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10):140.
[3] 张迪.地铁公共艺术探究[J].参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