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视觉传达的设计之中,并对其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在给予视觉设计传达以积极意义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初见端倪。因此,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应在两者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着的局限性问题,从而以此为基础,探寻数字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基于此,本文将以数字化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考
视觉传达顾名思义,其可谓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可以确定的是,视觉传达本质上,属于人类文明史不断发展的一个载体。因此,传达本身无法同视觉相剥离,并且,视觉传达本身也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浪潮开始风靡全球,而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更是对视觉传达的设计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恰在此时,一些问题也开始呼之欲出。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展开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便也成为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一、数字化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视觉设计过度依赖技术
数字化时代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数字技术的进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设计本身从不会抗拒现金的技术,因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将有助于强化视觉传达的效果。所以,当代视觉传达本质上也能间接展现出其自身保有的技术含量[1]。但是,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过度的依赖于技术的运用,往往会导致程式、概念的累积。这中间,一些设计师往往会过度的追求不同技术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而忽略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内涵。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下去,往往会使设计人员过度依赖于技术层面的支撑,从而导致设计师的创意以及思想被技术所限制。
(二)模式化设计大行其道
模式化设计的出现,对于视觉设计的发展而言,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尤其是使得视觉传达本身更为规范、统一,但模式化设计也有不可回避的局限性。其中,许多设计师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中无法自拔。因为,相对于从头设计来讲,模式化设计的方法,有助于设计人员,更好地节约时间成本,并且提高其设计的效率。但是,过于沉迷于模式化设计的怪圈,将使设计人员逐渐失去自身所拥有的积极、主动的设计创作能力。
此外,一件设计好的视觉传达作品,往往能够给予人们以视觉上的盛宴。但如果相同的设计反复,甚至是频繁的出现。通常的情况下,则会导致公众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以至于,导致公众的厌烦情绪。同时,设计素材滥用的情况也逐渐开始蔓延。而出现这样的情况,则同模式化设计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以至于,在模式化设计的影响下,鲜有设计人员尝试洞悉视觉传达的本质内涵,继而导致视觉传达设计陷入了形式主义的陷阱之中。
二、数字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視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多元化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增长。因此,作为艺术与科学交织的产物,视觉传达设计本身便需要尝试打破以往的限制,注重融入诸多学科,并根据需求融入文化内涵,从而使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出现出文化的多元样式,并能向公众传递有价值的品质内涵。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内容,应该建立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对于外来文化的融入,应秉持谨慎的态度。同时,设计人员应避免多计算机技术过于依赖,以避免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陷入流于形式的困局。并且,设计人员亦可借助多元化这一可行路径,打破内容空洞的限制[2]。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性化
人性化元素的融入,实际上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模式化设计大行其道的当下,人性化设计反而显得有些边缘化的迹象。因此,设计人员在展开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尝试充分地融入人性化元素。并推动人性化元素与数字技术之间的衔接,以此来不断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切实保证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而以这种方式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继而满足人们的感情诉求。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性化,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而此种能力在于,能够将灵感充分转化。因此,设计人员在平常的时候,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保证自身对文化的敏锐性,这样便有助于自身能够将人性化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中,这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本身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视觉传达为公众日常生活中,最为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因此,当代设计人员需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不过分依赖数字化技术,而应针对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的局限性,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从而以此来保证视觉传达设计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继而推动我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丽燕.数字化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1):88+90.
[2]李智月,张迪.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创新[J].居舍,2019(36):197.
作者简介:张凯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