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多声部民歌保护与传承之研究报告

2019-09-28 07:04江雪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究价值保护传承

江雪

摘要: 流传于岷江上游羌族北部方言区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是一种无伴奏和声音乐,已于2008年6月成功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羌族多声部民歌仍被生活在阿坝州黑水、茂县及松潘县小姓乡等地的羌族村寨所保留传唱。一路走来,羌族多声部民歌虽已渐渐得到外界的扶持与保护,但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传承难题也随之而来。鉴于此,噬需通过探讨可行性对策来应对其传承所遇之难题。

关键词: 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价值;保护;传承

羌族多声部民歌作为珍贵的非遗文化,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本文选择以羌族多声部民歌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笔者曾在一次民族音乐学的课堂上接触到了羌族多声部民歌,并有幸与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毕曼兄弟”①一起在“第24届蓉城之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音乐会”上同台演出过。此后,笔者便与羌族多声部民歌结下了缘,参加了“互联网+视野下的藏羌民间合唱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训练项目,并利用暑假的时间跟随着老师去到茂县做了简单的田野调查。笔者深刻地记得在进行田野调查时,非遗传承人在面对一位老师关于羌族多声部民歌未来传承的提问时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同样也让我陷入了思考。因此,本文将从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价值、传承所遇之难题两个方面出发探讨羌族多声部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并针对传承中所遇到的一些困境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价值

羌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艺术底蕴丰厚。就其风格的古朴、曲目的丰富以及结构的完整性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人文与学术价值。羌族多声部民歌作为宝贵的非遗,不仅仅是一种遗存、现象、信息,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以创造财富的战略性资源。正如羌族学者余耀明所言,“这片滋生了有秦汉古韵的羌族千年古歌的热土,处于藏羌彝走廊的核心地带,流金淌银,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风物的宝藏,是能给我们带来吉祥和财富的宝地,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保护及开发利用”。接下来笔者将从人文与学术两个方面探讨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价值。

(一)人文价值

“音乐中所谓的人文价值是指从音乐中反映出的人们历代的社会生活、生活习俗等人文资料”。而作为民间音乐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则是体现人文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羌族多声部民歌根植于羌族土壤,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唱腔之一,被譽为华夏音乐活化石”②。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古老程度不仅体现在独特的唱腔、古老的语言上,还体现在恒古流传的歌词里,作为体现当地羌民的文化内涵与生存状态的一种发自真情的原真音乐,羌族多声部民歌彰显了羌族人民的思想美德与精神气质。千百年来,羌寨里的人们一如既往地过着农耕放牧的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唱歌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如影随形于他们的劳动生活。透过其闭塞的生活环境、朴实而自然的音乐语言及歌唱形式,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保留在羌族精神文明中淳厚的古代遗风。为此,我们应努力保护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原真”并鼓励更多的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者将其传承下去,努力让更多的人感悟到多声部音乐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二)学术研究价值

音乐中的学术研究价值是指能从音乐本身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总结出一定的结论特点。如单声部、多声部的研究及各类音阶调式的特点等都可作为区别于他国的特殊音乐文化符号。此外,古老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对我们中国各民族多声部音乐的深度挖掘及源流考,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在羌民们劳动生活中口传心授发展存留下来的,属于无伴奏和声音乐,大多为二声部结构。“依照歌唱场所和社会性能方面,可将其大体分为酒歌、习俗歌、山歌、劳动歌和舞歌五类,内容涉及历史、节令、婚嫁、农事、祭祀等多方面”③。其旋律多为五声性,歌唱时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和音的模式。演唱的独特之处在于歌手间的高低音是交织循环的,一个唱低音,另一个就唱高音,这种独特的演唱方式,再加上大幅度慢速颤音的唱法,使得多声部民歌犹如级进式的波浪,带给听众独特的视听享受。

此外,还需要提到的是笔者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一些采访及学习,发现他们在唱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的姿势,就是用手先沾一点唾液,再摸一下自己的嗓子,或者托腮或者摸头。据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一个习惯,话说可以润嗓,托腮的目的是为了让声音沉住。大多数时候男人们会用食指和拇指托住下巴,中指固定住喉结,防止喉结往上动,其实这无异于学院派学声乐的方法:使喉结稳定。不得不承认的是羌族的训练方法也是非常合理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其本质特点并与西方一些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训练方法做对比,从而总结出异同之处。

由此可见,不管是就羌族多声部民歌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还是学术研究价值来说,对其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保护与传承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唯有将羌族多声部民歌所蕴含的价值挖掘出来,才能引起更多人对它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热爱它,那么它存在的意义也就得到了升华。

二、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所遇之难题

上世纪80年代至今,“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保护历程主要经历了发掘期(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传播期(2004年至2008年间的电视媒介传播)、重建期(汶川地震后至今)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见证了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播保护从仅依靠羌族人民内部的自然口头传播保护逐步扩大到了外部(学术研究、电视媒介传播以及国家、企业的扶持等)的针对性传播保护。羌族多声部民歌在电视与媒体的极大包装推广之下渐渐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益,但由于羌寨里的人们大多不识谱,歌曲仅靠祖辈口传心授,加之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音乐相继呈现在人们的视野,羌族多声部民歌在融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原有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其传承遭到冲击

根植于羌族土壤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对其固有的生态环境有所依赖。随着社会发展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羌族的一些大山相继被开拓成道路,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羌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隔山吼话、在家农耕,而是通过通信工具互相问候,且可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这就导致羌族传统多声部音乐受到巨大的冲击并逐渐减少。

(二)“口传心授”的特殊传承方式限制了传承范围

由于羌民大多不识谱,其传统音乐主要是依靠世代羌民口传心授传承下来,且演唱形式特殊,很难进行系统的教学,影响力较低。加之其相关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其传承范围有限,很难让更多的人接触并学习到原汁原味的多声部民歌。

(三)审美观念的转变导致新一代的传承人缺乏

由于传统音乐内容的相对老套及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本民族的年轻人受新型音乐的影响,审美观念发生转变,更多地喜欢上了流行音乐,对自己本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与保护意识渐渐缺失,无法自主传承。

(四)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原真”及“活性传承”面临挑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本就被要求进行“活性”传承,但无论是学者的采录钻研,还是外界对其所进行的扶持,又或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观摩、艺术巡演等工作活动,都是由外而内的被动性传承。更多原汁原味的羌族多声部民歌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在商演时被无限制地“创新”,导致其音乐的“原真”及传承的“活性”基本丧失。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所遇的一系列难题,还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力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羌族多声部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建议

在历经了政府与大众传媒包装红火后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影响力已今非昔比,外部传承已得到了普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要想让其进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我们就必须直面各种难题,并努力走出困境。对于前文所涉及的一些难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羌族多声部民歌自身应学会适应原生态环境的改变

对于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这一状况,笔者认为社会进步是必然的趋势,我们不可能阻止社会交通的进步,但我们至少应保证在其他所有的次生态环境传承工作中以原生态环境传承对象为基本载体来进行民歌传承,大到国际舞台传媒,小到学校教育。

(二)相关艺术高校应鼓励更多高素质学者深入羌区进行采录记谱工作

对于其传承方式的特殊及相关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热爱多声部民歌的高素质学者广泛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入羌区系统地进行采录记谱的工作,全面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能,尽力保证多声部民歌的原汁原味得以传承。为新一代人进行传承、研究、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留下宝贵资料。

(三)各地政府、企業及民间组织应大力实现传承人的保护,推动新一代传承

对于新一代传承人缺乏方面,各学校应大力邀请相关传承人进校举行学术讲座,培养本民族新一代的民族意识,使其自觉热爱保护并学习传唱本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各地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或荣誉来提高青年群体在非遗传承领域的地位,加强青年人的传承影响力,增进社会认同。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去实现相关传承人的保护,扩展扶持与保护的范围和形式,加强其传播与推广力度,以此激励“匠心”。

(四)强化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主动性核心传承,适度创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传承主动性减弱,“活性”逐渐丧失这一问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辅助其进行由内而外的主动性核心传承,让羌族多声部民歌活起来、传下去,甚至走出去。此外,还应在核心传承的基础上迎合大众的口味适度进行创新,为羌族多声部民歌注入活力,并努力让其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其在新时代中融流发展。

由此我们能够总结出保护传承所需具备的两个条件:“即与之相适应的原生态民歌独立自主传承的生态环境;与之相切合的当地民众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四、结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及学术研究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羌族多声部民歌虽在内部传承与外部的不断扶持保护下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也迎来了新的难题。笔者认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保护传承是一个集体性的工程,要想让其作为灿烂的非遗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我们就必须逐一击破各种难题,凝聚成一股力量携手共进,让深山里来的原生态音乐在尽全力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同时,能够孕育出一种符合社会进步的新的音乐面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引起更多人对其作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雷涛,周翔.四川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播嬗变[J].音乐传播,2014(04):74-77+95.

[2]何姣.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价值考论[J].四川戏剧,2018(05):125-128.

[3]樊祖荫.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J].中国音乐学,1992(01):50-62.

[4]王传佳.小姓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5]金艺风.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的变异及选择性——以松潘县镇坪乡新民村的羌族酒歌为例[J].民族学刊,2010,1(02):115-117+165.

[6]崔善子,金艺风.岷江上游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研究——以松潘县镇坪乡传唱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01):8-11.

[7]刘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文化振兴:松潘小姓乡“毕曼”歌节的人类学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4):22-26.

[8]彭艺芳.走进新千年的中国民族音乐[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77-79.

[9]赵增芳.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价值与发展趋势论述[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12):110.

[10]范雨涛,王利华.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基于“MVEF”对其外部资源支持度的调查分析[J].阿坝师范学

院学报,2019,36(02):5-12.

[11]赵增芳.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价值与发展趋势论述[J].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12):110.

[12]雷涛,周翔.四川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播嬗变[J].音乐传播,2014(04):74-77+95.

[13]秦焕然.环球音乐集团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J].音乐传播,2014(04):87-95.

猜你喜欢
研究价值保护传承
广元石窟摩崖题记的资料及其价值
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与提升的研究价值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来物的研究价值
藏羌地区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