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
7月初的天津,气温飙过35摄氏度。东丽区万新街道网格员陈堃“忙得飞起”:他一人负责铁城公寓社区427户居民的老年证、环境保护、助贫助残等事务,每天要在网格内走访一遍。
“还好,东丽的网格化有硬核大数据技术。”陈堃说,网格内居民们的需求,道路上的垃圾堆放、安全隐患等问题,他都可以随时上报到手机终端的“社区E通”App,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
东丽区委网信办大数据运营中心,一进门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东丽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智慧党建云数据中心动态图。陈堃等网格员的走访轨迹实时显示在系统上,网格员上报事件后,事件按照类型、性质、紧要性等自动分派给相关处置部门。网格员的考核、监管,党员为社区服务通过系统自动累计积分评比排行,这些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的自动化功能,都来自于大屏幕上的这两个大数据平台。
与其他大数据政务平台相比,东丽区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自动处置调度系统是亮点。
“大数据+党群网格”是东丽区的新IP。
作为天津市“智慧党建统领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数据+党群网格”有效破解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早上9点多,东丽区万新街道各社区办公室已经十分热闹,居民有的反映问题,有的等待办理事务。
吴金焕的户口在河东区,属于集体户口,为了孩子上学,她想把户口迁到居住地铁城公寓。“社区就能办户口,真的是太方便了!”在铁城公寓居住多年,2019年春节后到现在,吴金焕出入社区办公室的次数比前十几年都要多。
2019年前,万新街道几个社区办公室还都是一幅冷清场景。
改变来自于2019年1月21日起推行的“大数据+党群网格”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全国诸多城市都在推网格化治理,大部分城市推网格化都侧重于城市治理层面,东丽区做的是党群网格。我们把综治网格里的功能贯穿到党的领导下,打造大数据为基础的党群网格,这是一个全国首创的模式。”天津市东丽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吴彦楠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东丽区是天津的环城区,自带“城乡结合部”气质。2012年天津开始推进全域城市化工作,当地居民一夜间从村里人变成城里人。基层治理工作面临的是回迁老百姓、国企东迁带来的退休工人等“老大难”群体。
“上访、信访、城市治理压力变大,老百姓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党的领导在基層被虚化、弱化,而没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协调就更无法解决好群众问题,势必陷入恶性循环。”吴彦楠说,“于是东丽首创了‘智慧党建统领智慧社会建设的概念。”
建设“智慧党群网格”,第一步就是要组建符合新型党群网格要求的网格员队伍。
东丽对原来的社区网格员进行了重组,对外新招收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网格员,党员比例达到20%。
网格员集结、培训完毕,东丽以300~500户为标准,在军粮城街和万新街两个试点街道划分了278个网格,所有网格划分四至边界明晰,形成了全域覆盖的“一张网”。
278个网格员变成了多种身份和功能聚合的全科网格员,网格员整合了环保、综治等10个部门13类专业的职责,每日双巡,采集城管、安全、环保、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五大类问题线索并上报。
陈堃就是这278个网格员中的一员,手中的大数据系统平台,每天都会推送网格居民所需的定制服务,他只需按照“菜单”对相应居民进行走访、服务,“比之前纯人工走访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东丽区委网信办大数据运营中心最大的办公室,一整面墙的大屏幕被数据铺满。左侧是后台实时监控的动态数据,曲线幅度一直在变化,右侧是东丽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智慧党建云数据中心动态图,包括部门挂接资源排名、接口调用次数和类型排名。民政局位居部门挂接资源排名第一位,个人身份查询接口则是调用次数最多的类型。
本刊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调用次数数据一直在增加,住建委、生态环境局、交警支队、司法局等40个部门分布在东丽区地图的东南西北,他们像一张网一样汇入网信办这个中心点。
近年来,天津市把云计算、大数据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和新动力,2016年9月印发了《关于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
2019年1月,天津市委网信办、东丽区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协议,以建设“天津市大数据产业联盟基地”为契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天津市东丽区委网信办主任于国武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大数据+网格化项目作为全区2019年一号改革工程,由区委书记夏新担任组长,全区各部门共同推进,区委组织部负责业务统筹和人员管理,区委网信办负责技术支撑和平台建设。”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要跟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打通数据,这样才能做到数据精准化,前期打通的过程比较艰难。”东丽区委网信办项目管理工程师苏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协调初期,各部门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也不够高。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北京博图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杨武回忆,“单纯要数据,有些部门不愿给,我们先问他们现在工作中有什么痛点,需要哪些部门的数据,让他们提需求,我们会尽量满足部门的数据需求,有了应用往来后,双方就会形成交互机制。”
天津市东丽区大数据中心全景视图
目前,公安、编办、应急管理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40个单位的数据目录都已接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无条件分享、有条件分享和不分享的分类。自2019年3月正式启动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以来,数据共被调用了26万次。
数据的获取途径在技术上也是难点之一,公安机关保密性较高,数据不能通过现有接口拷贝出来,东丽区委书记夏新直接协调落实,为了获取数据市里专门开了新接口。“我们是天津第一个使用市里数据比对接口的区。”杨武说。
目前,有8个接口可连接至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平台中1457个数据目录、21661个信息项,接入的33个区直部门和7个街道均可查看并申请共享。其中有条件共享占大多数,占比79.34%,无条件共享占比15.1%,不予共享占比5.56%。
与其他大数据政务平台相比,东丽区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自动处置调度系统是亮点。网格员在网格内某一位置发现问题,上报到系统,系统会自动定位他的位置,判断由哪个部门来处置,完全扁平化的自动分拨过程,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信息采集、上传、分流、督办、处理、反馈闭合循环,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
这种功能对系统的定位准确性要求极高,在系统刚上线时,网格员的行动轨迹和上报事件的定位时常出现偏差。杨武就和网格员在每天六点半下班后一起记录网格员的行动轨迹,人工更新地图,最终,地图精准性大大提高。
在主动服务群众方面,系统会通过大数据自动计算,发现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进行精准推送。
网格员是系统的使用者,系统中如果出现问题,他们也常常是第一个发现的,比如法人信息的电话号码不能登记座机、营业许可证的模板覆盖不全等。在系统刚上线时,杨武每天都会接到网格员反馈的系统使用漏洞,他会按照频率分类,相应做好修改。
“平台里最初有118项巡查事项,现在已经增加到140多项。这近30类事项都是网格员走出来的。”杨武说。
网格员的核心工作是三件事,基础信息采集,巡查事件上报处置,主动服务群众。在主动服务群众方面,系统会通过大数据自动计算,发现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进行精准推送。
“比如老年证的办理,去年登记59岁的人士,今年满60岁了,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名单推送给网格员,网格员上门为其办理老年证。”陈堃介绍。
民政部门的数据已经接入大数据共享平台,网格员只需给老人拍张照片,传到民政系统,办理好的老年证就能快递到街道,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网格员会送证上门。
“这就真正实现了让数据跑路。”北京博图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阮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网格员已经上报的事件,处置期间会定期给处置部门发送未处置提醒,直到处置完成。在处置时限即将到期之时,系统也会自动给网格员发送核查提醒。大数据提高了网格化管理的效率,网格员就能有更多精力用于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
万新街道铁城公寓的人员组成、街道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几乎涵盖了天津所有社区可能会出现的难题,成为天津市基层治理创新的“试验田”。
2019年1月21日,作为东丽区党群网格试点单位的万新街道开始设立17个网格站,17个社区居委会书记任网格站站长。17个网格站打破社区围墙的界限,走出社区,门脸店铺、道路、井盖、桥梁等都包含在网格范围内。17个网格站又划为170个小网格,一格一员。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老百姓不出社区,很多事情网格员可以帮他去做。”万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恩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通过170个小网格,党员真正能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
张泽辉是一位新招的年轻网格员。5月底,张泽辉的“社区E通”App跳出信息提醒网格内一个租户合同到期,他需要重新登记新租户的信息,在楼下正好遇到群众反映新租户在半夜敲地板制造噪音、在小区里溜达并用手电筒照地面的异常行为。张泽辉和所属区域的片长、网格长分工分时段观察记录这位租户的行动轨迹和行为特征,初步判断是精神病人,在民警的配合下帮助他联络了其家人,排除了隐患。
身为党员,张泽辉极为关注辖区网格内独居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每天通过系统关注他们的情况。“半年来我们因为走访过程中敲不开门报了3次警。” 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道铁城公寓社区党委书记张荣梅说,网格员时刻通过系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精神慰藉。
“在党群网格内,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也体验到大数据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实现人性化服务的奇妙。”张泽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