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遗民,有不同的意思,或指亡国之民,或指沦陷区的百姓,或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或指劫后余留的人,或指后裔、隐士、百姓等。遗民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从商周开始,西东周交替之际、宋元交替之际直至明清易代,都会产生所谓的前朝遗民。这里所讲的遗民,是特指那些在旧朝灭亡之后不愿出仕新朝的人,基本是指那些名士,包括旧臣、文学家、思想家等,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机会在历史上留名,也才会有人去记录他们的事迹。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遗民来说,他们生活于新旧王朝交替之际,不论他们在旧国是否有功名,是否曾出仕,到了新朝都不应参与科举,更不必说出仕新朝。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清朝取代明朝,遗民现象可以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的明末遗民,其中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名人也很多,比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提到的朱舜水,“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及张岱、钱谦益等。对于明末遗民来说,他们生活在明清两代,在明末因受压迫、躲避兵灾而选择逃离,隐居避世,新朝掌政之后也不问世事。张岱虽不如其他遗民享有盛名,但他的一生却在明朝遗民中极具有代表性。他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家境优渥,从小过着奢华不羁的生活,然而时代变迁,明朝灭亡,清朝统治者上位,张岱成了众多遗民中的一员。为了躲避兵荒马乱的生活,他选择隐居,并写下了大量文学名篇以及学术著作,其中《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张岱散文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从这两部作品中了解到张岱在隐居之后的经历。这两部作品均为张岱于国变后所作,都是一种回忆录形式的散文。《陶庵梦忆》中不仅含有大量关于明代百姓日常生活、娱乐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描写,还有对当时贵族子弟们的浪漫生活、闲情逸致的描写。《西湖梦寻》是张岱以当年在杭州的生活为背景而写成的书。其中对西湖风景名胜如数家珍般的详尽记录,对先贤前辈所作湖山诗文的咏诵,生动地展示出他昔日徜徉山水、吟诗作对的贵族公子哥儿的生活。两书的内容回忆过去,感叹现实,既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也表达对国破家亡的心痛。
崇祯十七年夏天,清朝建立,明朝势力溃散,张岱作为前朝遗民,选择生或是死,都令他感到痛苦,但为修《明史》,张岱放弃了为国殉节的念头,在社会动荡之际,他归隐山林,开启了他的隐居生活。
张岱一生为躲避兵灾,曾逃难到许多地方。在隐居避世的这段日子里,他完成了许多传世佳作。顺治二年(1645)九月,张岱为了避乱,隐居于嵊县西白山。隐居期间,方国安邀请张岱一同商榷军务,张岱无法推辞,便决定出山,但在赴约途中,某一日梦到了自己殉国的好友祁彪佳,梦中祁彪佳劝诫张岱不要轻信方国安,说他会向你勒索饷银,建议张岱应该立刻回到山中。次日醒来,张岱选择相信自己的好友,便和儿子启程返回山中,继续隐居生活,并且再未出仕。同年九月,张岱又到剡中躲避兵灾。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六年(1649),是张岱第一次来到绍兴山阴项里避难,后来经过几番奔波避难之后,张岱带着妻儿移居绍兴山阴项里,并最终在这里安顿下来。
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后半生都在隐居。这期间,他难免回忆过去,因此他的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陶庵梦忆》中有一篇《绍兴灯景》,文章首先交代了绍兴灯景兴盛的缘由:“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继而又详细描述了元宵节前后绍兴灯景的热闹场面,既描写了各式各样的灯,也描写了来来往往看灯的人。“故自庄逵以至穷檐同巷,无为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而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张岱则提到了万历年间和长辈们在龙山放灯的事:“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从描写元宵节绍兴灯景兴盛的场面,到最后追忆曾经经历过的放灯盛事,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故国、对前朝的思恋。另外在《西湖梦寻》一书中,收集了大量关于杭州西湖及其周边的山水风光、寺庙楼阁的散文。其中有一篇《湖心亭》,文章虽然短小,却展现出了张岱对故国的思恋:“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此其一也。明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寺僧怙镇守中官,杜门不纳官长。阴廉其奸事,毁之,并去其塔。嘉靖三十一年,太守孙孟寻遗迹,建亭其上。露台亩许,周以石栏,湖山胜概,一览无遗。数年寻圮。万历四年,佥事徐廷祼重建。二十八年,司礼监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清喜阁规模壮大,金碧辉煌,张岱觉得连滕王阁和岳阳楼都没有如此雄伟的景观。
两篇散文分别描写了元宵节时绍兴的壮丽灯景和杭州的秀丽风光,都是对故乡繁华景象的回忆,是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张岱脑海中的故国是热闹繁华的,过去的生活也是潇洒美好的,然而如今却盛世不再,前朝的辉煌都只存在于记忆中。虽是追忆过去的盛世美景,但实则是在表达对故国深深的思念之情。
既然思念故国,那么必然就会有因为旧朝灭亡而产生的痛苦与愤恨。然而这种感情,张岱并没有用文字直接表达,比如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的《龙山放灯》一文中,描绘了自己曾经和父叔辈们在龙山放灯时看到的壮观景象:“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好事者卖酒,缘出席地坐。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生活在明朝的张岱亲眼见证了如此盛景,然而因为改朝换代,战乱不断,这些美景都已不复存在,虽然没有直抒胸臆,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岱对乱世的痛恨,因为这动荡的社会,令他失去国和家。
又比如在《西湖梦寻》中的《西湖香市》一文里,张岱通过西湖香市的兴衰对比,来表达自己的亡国之恨。文章前段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西湖香市图:“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寥寥几句,便为我们展现了曾经西湖香市的盛大场面,然而文章的后半段则叙述了香市的衰落,“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荐饥,民强半饿死。壬午道梗,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当时明朝将亡,战乱不断,张岱期待见到的西湖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一片狼藉,满地饿殍。由于朝代变迁,张岱所钟爱的西湖也染上了一层浓重的亡国之恨。虽然文中表现的多是张岱对西湖风光不再的痛惜,但更多的是因为国破家亡的痛与恨,因为纷扰的战争令他失去的不单单是西湖,真正失去的是他挚爱的故土与旧王朝。
张岱的作品总是以“梦忆”“梦寻”反映晚明时期的风俗人情,展现时代变迁的沧桑,表现他自己内心感情的转变。作为明末遗民的代表人物,张岱的心态变化也恰恰反映了当时大部分明遗民的内心世界。《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是张岱的两部著名散文作品集,从作品集的名称我们便可看出它们的相同点——“梦”,张岱思念故土和愤恨旧王朝消逝的遗民情结在这两部作品中展露无遗。其中描绘的往日生活中的一切平凡场景,无不细腻动情,饱含眷恋。他在散文中描写了大量的故国美景与趣事,虽然没有文字正面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愤恨,但张岱通过对美好往昔的叙述,从侧面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故国旧朝的喜爱与思念,感受到他因为国破家亡而产生的痛苦与惋惜。历史的巨大转变造成了他生活的大转折,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虽然保持操守与解决现实的基本生活问题造成了他内心的巨大矛盾,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遗民身份与气节。许多名士在成为旧朝遗民后所作的文学作品中,很大一部分都在怀念往昔,然而本质上都是在通过自己的生活态度表明自己保持操守与气节的决心。张岱在许多篇作品中都在回顾往昔、追忆过去,他也想忘掉那些梦中的美景,直面现实,但他做不到,昔日的繁华令他魂牵梦萦,他的作品中没有很多直接的情感表达,有的只是关于曾经美好生活的叙述,张岱经历过故国带给他的繁华与美好,如今又深陷在亡国的愤恨之中,正是这种强烈的转折对比,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也令他的作品中饱含浓浓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