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五河新村小学 徐 诞
正视当下教育生态,现实告诉我们:(1)道德与法治教师守土有责。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体现国家意志的重点课程,倡导的是生活德育理念,担负着道德人格的培养任务。道德与法治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内涵还将不断丰富。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喜欢这门课程的学生比例居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期待很高。(2)道德与法治教师任重道远。道德与法治学科不能因其无升学学业测试,或因教师兼职多、专职少而被弱化和边缘化,甚至课程被压缩和挤占。相反,它是一门师生共同的必修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其显性课程功能,更要关注其隐性课程价值。可见道德与法治教师素养亟待提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提高自我修为和境界,才能提升学科价值。教师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即生活之道、自然之理。首先,要不断丰富学识,开阔眼界,由知而智、由智而美。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只有美的,才会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现实与超越的统一,才能真正指引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其次,知行合一的“知”,不仅是“知道”,更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教师要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将复杂的外部世界变得清晰。只有成竹在胸、了然于心,才能制胜决断、诲人不倦。
一是有道德情怀。道德与法治学科经历了从“思想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与生活”“道德与法治与社会”“法治与道德”的演变,可见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时俱进,但始终不离“德”之根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是教师立身之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职责是培育和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育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以自己高尚的德行濡染学生品行。
二是有法治意识。随着法治课程进入一年级课堂,逐步推及小学各年级,法治意识的引入正好填补了以往德育空白,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学生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要站稳法治教育制高点,随着法治进校园、进课堂的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高举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明确法律的神圣与不可侵犯;其次,教师要找准法治教育切入点,要抓住契机,有意识地渗透、点拨,培养学生从小不盲目、不盲从,科学理性地维护公民正当权益。除此之外,教师要明确法治教育落实点,法治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立足、立身,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法治常识,适时指导补充,让学生有理有节有据地面对问题。
三是有学识底蕴。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三大特征,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杂家”,或是努力在各方面能有所涉猎,否则实难驾驭这门综合性学科。同时,其教材只是一个文本,留有太多的空白待教师再创造,如自己家乡的人文特色、居住城市的变迁发展、身边民间故事传说等,凡是学生生活所及都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生有涯而学无涯”,教师必须养成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习惯,增厚底蕴、增长见识、增强自信,逐步充实自身文化内涵。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生不能在“真空”中发展,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人的交往与沟通来实现发展,要强调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不仅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定,其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通过生活获得的社会认知和技能不是纸上谈兵的“见闻之知”,而是直接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践行之知”。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通过不断摸索、反复验证,考验书本理论,鼓励学生由自己的生活来告诉自己真正的人生。因此教师的知行合一,更多体现为“道术统一”。
一是能开发生活课程。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再造者。一要改造,教材中合理的内容要充分利用,不合适的要适时调整,引进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本土文化;二要补充,教材中未涉及但又是学生实际生活迫切所需的,教师要进行内容的补充,并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做详细到位的指导;三要重组,要善于将众多的资源进行归纳和整理,逐步梳理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即要始终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做到课程资源链接有序。只有通过课程设置,以现实生活为课程主要源泉,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是能讲好生活故事。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曾回忆:当年不满6 周岁的他去读书时,村里的田老师教了他们一首诗《一去二三里》,老师将这首诗编成了一个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他当时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四十年后见到老师仍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不忘感谢老师在自己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由此给予教师诸多启发,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有画面感、色彩感和故事感,要善于将说教生动化,赋予知识更多的情境与意境,如果也能适当将故事引进课堂,学生在你那学习几年,就可以聆听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必将滋润着学生心田。
三是能引领生活旨趣。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要让课堂趣味盎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迁延,如可参考“动漫、游戏”的思维;抓住学生热衷的形式加以包装,如选用“闯关升级、夺星挑战、PK”等方式,牢牢地“锁定”学生注意力。要让课堂教学活力四射,充分拓展课堂教学,将其延伸至家庭、社区和社会,同时通过模拟、再现、微缩、还原等手段,将周遭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现趣味生活。多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组织、实施、参与,充分享受“在其中”的感受,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阶段学生经历儿童期到少年期的过渡,尤其是少年期学生主要特点就是“成人感”的发展,学生渴望自己像成人一样能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活,期望了解成人的世界并参与其中,而这对学生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质的变化,但又不可否认易存矛盾和冲突,教师要善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帮助学生从他人之处汲取前进的动力和能量,最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细心揣摩,在教学方法上的精益求精,在教学内容上的打磨筛选,无一不彰显: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培育,是引领,更是成全。因此,教师要做真人,就是力求“知行”互为表里,且“表里如一”,不可分离。
一是朋友,更应是知音。“学生心所念,老师必得之。”教师要善于理解、懂得和欣赏自己的学生,巧妙地拉近师生距离。一要少讲多倾听,如果能真正去听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得所悟,教师绝不会成为唠叨者;二要少些说教,多联系实际,要综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处境、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客观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教师才能走近学生心灵;三要少些旁观,多些共鸣。教师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了解学生,有时也需要坦陈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学生答疑解惑。
二是要用心,更要有匠心。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磨炼自己的技能,并能很好地享受专注做事带来的内心宁静。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修一颗“匠心”,需要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一是专业,要力求做到自己岗位上的无可替代;二是专注,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专注于工作,就能忽略外界的纷扰,就能淡泊名利,就能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嗜之越笃,技巧越工;三是极致,竭其心智、穷其工力,精雕细琢,把精力和智慧都用到该做的事上,即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育,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由短效转向长效、由说教转向育人。
三是由过客,成为贵人。要让学校生活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生命历程。我们经常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离开学校忘记了课堂上所教,还剩下的就是教育。你是否也想过你现在教的学生,多年后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能否也有几件让学生娓娓道来或津津乐道的事情呢?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什么就不能设计些让学生深有感触的事件:让他们记忆犹新,或感动得热泪盈眶,或激动得一跃而起……只要有一件达成那就成功了,因为你给学生留下了可贵的、独一无二的痕迹,你于学生不是过客,而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宫崎骏说:“为了你,我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应该与每位坚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师共勉。品无声,德为上,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其位,谋其职,成其人;要在课堂内外始终与每一个学生同呼吸、共脉动;课堂很小、世界很大,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开启一扇门,让他们通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