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美”篆刻文化课程建设例谈

2019-09-26 07:46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金石篆刻学校

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尤 吉

篆刻文化课程,作为一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特色课程,兼具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及文化理解等素养,传承千年文字脉络和中华优秀道德品格的作用。我校自2001年起创建学生篆刻社团,并将篆刻发展为全校普及的校本课程,至今已坚守了近20 年。在新时期,学校结合校训提出了“立美育人,以美立身”“美,让人人适性发展”等“志美教育”办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协调发展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何使原有的课程,顺应新时代的要求,焕发出更为亮丽的风采,这迫使我们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实践。

一、建设金石味的课程环境

(一)用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打造“金石文化浸润区”

学校建设“篆刻文化休闲区”,丰富篆刻创作的自然内容资源,以优美生态浸润滋养儿童,以物感心,以经典育人,方便学生在身边寻找篆刻素材。同时,围绕核心文化理念和篆刻的育人价值,重点打造文化景观“励志石”“金石可镂石”,让人文励志情怀春风化雨般在校园成“像”、成“型”。

(二)系统构建篆刻廊道文化,打造“金石学习互动区”

学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长廊、楼道、墙面等,“满天星”式在全校布置“金石学习互动区”,让师生在浸润中与篆刻文化形成心灵互动。

例如,篆刻长廊,以篆刻历史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布置楼道长廊,形成“行走的历史书”;楼道美化,利用所有楼梯墙面,分类分区域进行师生篆刻、书法、绘画作品的布展,形成“流动的微展厅”;主题篆刻墙,以学生书画印融合式创作而成的优秀主题作品为主,形成“微型的篆刻文化百科书”。

(三)升级改造篆刻专用室,打造“金石篆刻教学区”

学校利用整层楼面空间,打造“金石篆刻教学区”。设计追求独具篆刻艺术美感,以格调大方、配色大气、装饰大雅的建筑之美熏陶学生。为日常普及篆刻课堂教学、校级篆刻社团活动提供准备、活动、研习、创作的实地空间,为学生的主题学习提供支持载体。

(四)精心建设篆刻展览厅,打造“金石成果展示区”

为方便收藏与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以及进行篆刻文化交流,学校筹建了“金石成果展示厅”。配合篆刻艺术的内容呈现,以新中式为装修风格,融入传统元素,设计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神韵和艺术感染力的展厅。启用后的展厅不仅可以对学生“全天候”开放,成为学生交流的小平台,也可对家长、社会人士开放,彰显我校篆刻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篆刻文化传播与交流。

二、建设“志美”篆刻文化课程体系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学校认为学生在五至六年的篆刻文化课程的浸润下,应该形成一定的素养,即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表现与创新”“意志磨炼与养成”三方面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以篆刻为方式进行“精神表达与构建”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在四大篆刻素养的指引下,学校将构建以五大学习主题为统领,以“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三种课程为基本类型,以“项目化”为主要学习方式的“531”课程体系。

五大学习主题分别设计为:

1.文字与篆刻

文字是中华文明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弥漫着无穷魅力。通过对甲骨文、钟鼎文等篆书的认识,各年代经典篆刻作品的欣赏、临摹和创作,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演变与文化内涵,学会欣赏篆刻的形式美、内容美和文化美,能从古老的文化中感受勃勃的生命力。

2.媒介与工艺

对于媒介品性的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因“材”而“篆”,为“篆”所用。在传统以手工篆刻的方式上探索以计算机编程等新手段,引入3D打印建模,从而创新篆刻的材料、工艺及形式。

3.生活造像

以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生态、地方特产与美食、生肖文化、人物百态等作为篆刻创作内容,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丰富学生的创作题材。

4.雅言美行

以经典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以励志故事中的品性美和精神美为又一项创作内容,涵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5.游学与访学

以身边的学习资源、身边的学习伙伴为起点,引领学生不断走出去,拓展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人群,以此丰富生活阅历、拓宽审美视野。

在五大学习主题的统领下,建构三种基本课型:

1.“基础性主题课程”

在课堂上以“小项目化”的学习方式,推动赏“篆”、识“篆”、书“篆”、画“篆”、印“篆”五个学习阶段的开展。此类课程为全员普及课和社团选修课。

2.“拓展性主题课程”

在“大项目化”学习背景下,主要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在与他人、与环境、与文化的互动中开展篆刻学习,如“文化游学”“印学访问”“书画印展”等项目。此类课程低中学段为全员普及课,高学段为选修课。

3.“发展性主题课程”

在“大项目化”学习背景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尝试开发篆刻创作的新工艺、新手段、新材料、新技术、新思维等,如“印信游戏乐”“篆刻+”“金石拓”等项目。此类课程为社团选修课。

(三)课程评价机制

学校设计课程评价机制时,期望通过篆刻文化的熏陶,为学生打开一片更为广阔而美丽的天地,让其生命姿态更为舒展、更为自由。评价机制要体现“自主选择性”“进阶发展性”“主体多元性”。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篆刻的情况自主申报“篆刻小达人”,申报的级别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申报的内容可以是学校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评价内容能从知识、技能与情态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主体能使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化参与,评价方式能以作品展示、体悟交流、合作探究等多样化呈现。

三、建设支持性学习平台

学校要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为课程的建设和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手段、专业指导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校为展示学生在篆刻艺术方面的个性特长,以及促进学生形成主动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校园活动、德育课程搭建“书画印展览”“小火炬义工团”等活动平台;为促进学生篆刻文化的学习提升,借助联盟学校、专业艺术团队、智慧云端搭建“书画印联盟校”“大手拉小手”“直播课堂”等交流平台;为锻炼学生策划、评价和研发等篆刻学习的综合能力,借助少先队活动阵地搭建“西园印社研究院”“西园印社电视台”等自助平台。

篆刻文化课程是学校“志美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志美教育”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更是“志美教育”办学理念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坚定地朝着明亮那方走去。

猜你喜欢
金石篆刻学校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新增编委介绍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冷热
篆刻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