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调查

2019-09-25 06:14李银梅潘金林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李银梅 潘金林

摘要:通过问卷和访谈,对J省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经典名著的情感投入、阅读方式、阅读效果、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调查,从院校、专业、性别、年级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营造阅读氛围等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经典名著阅读

人文社科经典名著是人文社科领域中传统的、典范性和权威性的文献,是古今中外历代哲学家、思想家对社会现象、问题和规律的深刻思考并最终凝结为文本字符的智慧结晶。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经典是提高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整体素养的有效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启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后网络时代。诸多学者认为,后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在改变,手机阅读、网络浏览等快餐式、碎片式的读书方式对传统的经典作品阅读带来冲击,大学生经典阅读行为逐渐弱化、减退;[1-2]呈现出碎片化阅读、肤浅化阅读、娱乐化阅读、功利性阅读等倾向;[3]阅读数量明显偏少,阅读环境不够浓厚,阅读互动频次不高。[4]如何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大学生经典阅读效果,在当下极为紧迫。基于上述问题和诉求,课题组对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经典、外国文学经典以及教育经典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文重点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经典名著的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学校及图书馆管理提供参考。

1   调查设计与实施

根据研究问题和相关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将因变量和自变量分解为阅读情感投入、阅读方式、阅读效果、支持条件等模块,自编“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社科经典名著阅读调查问卷”。选取J省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电子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36份。调查对象在院校分布上,4所高校分别为191人、140人、102人和103人;在性别构成上,男生348人,女生188人,分别占64.93%和35.07%;在年级分布上,大二学生139人(占25.93%),大三269人(占50.19%),大四128人(占23.88%);在专业分布上,涉及化学化工类、机械类、仪器类、电气类、能源动力类、材料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数学类、土木建筑类、自动化类、交通工程类、设计学类、工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等15个专业类别,以及未列入上述专业的其他专业类。运用SPSS 24.0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4所高校相关专业院系负责人、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情感投入

2.1.1 阅读兴趣

统计结果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生(以下简称“理工科生”)对阅读人文社科经典名著(以下简称“人文经典”)“非常感兴趣”的占12.9%,“比较感兴趣”的占28.9%,“有一点感兴趣”的占33.8%,“几乎不感兴趣” 占20.7%, “完全不感兴趣”占3.7%。

T检验表明,“理工科生”阅读“人文经典”的兴趣存在性别差异(t=-3.573,p<0.001),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高校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存在显著差异(F=2.431,p>0.05)。方差分析还发现,不同专业类学生阅读兴趣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设计学类专业学生阅读兴趣最高,“其他类”专业学生兴趣最低。如表1所示。

方差分析还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阅读兴趣存在显著差异(F=11.477,p<0.001)。通过进一步的Tamhane多重比较发现:大二学生阅读兴趣明显低于大三、大四学生(p<0.05,p<0.001),大三学生阅读兴趣明显低于大四学生(p<0.01);换言之,大四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最高。如表2所示。

总体而言,“理工科生”(尤其是“理工男”)的人文经典阅读兴趣不高。在后续访谈中了解到,相对于“人文经典”,男生对科技类书籍更感兴趣,他们认为此类书籍更加契合其专业,更有利于拓展科技知识、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也是男生阅读“人文经典”兴趣低于女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访谈还发现:大二学生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课程学习上而忽视“人文经典”阅读;而大四学生已逐渐意识到“人文经典”的价值,且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部分学生养成了主动阅读“人文经典”的习惯,阅读兴趣相对较高。

2.1.2阅读动机

调查对象阅读“人文经典”的动机主要有(根据调查对象选择频率的高低排序):课程学习需要(39.7%);教师有要求(31.7%);写作或发言需要(28.2%);受到其他同学影响(21.3%);学校或学院有要求(21.1%);专家推荐或启发(17.0%);自己有阅读习惯(12.1%)。从调查结果来看,外在要求是“理工科生”閱读“人文经典”的主要动机。后续访谈了解到,大部分“理工科生”都是被动阅读“人文经典”,教师要求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只有少数学生有主动阅读的习惯。

2.2    阅读方式

2.2.1阅读媒介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理工科生”会选择何种媒介阅读“人文经典”?调查显示:“理工科生”阅读“人文经典”的媒介以手机阅读电子书为主,这一比例达到41.0%;还有37.7%的受访者使用电脑看电子书;读纸质书籍的仅占17.9%;使用其他媒介的占3.4%。由此可见,智能手机以其便捷、不受时空制约的优势,正在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选媒介。

2.2.2理解策略

了解“人文经典”背景是加深理解作品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表明,“理工科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了解“人文经典”的背景:阅读他人书评(32.1%);查找论文等权威评论(24.1%);搜集了解相关背景资料(17.7%);与其他人文著作进行比较(14.4%);观看有关影视作品(5.8%);看“百家讲坛”等名家有关“人文经典”讲座内容(5.0%)。

摘录及评价精彩句段是深度理解作品的有效方式。当问及处理精彩句段的方式时选择如下:有41.0%的学生会摘录原句;39.7%在书中进行简评;25.6%会撰写感想;20.3%会进行朗读;20.3%会选择在书中做标记;10.4%会进行背诵;还有6.2%的受访者表示不做任何处理。

总体来看,“理工科生”阅读“人文经典”的方式受后网络时代“快餐文化”影响较深,不少学生阅读时不求甚解,很多人不能自觉运用深度阅读策略。

2.3   阅读效果

从以下三个方面能够了解“理工科生”的阅读效果:一是每周阅读“人文经典”的累计时间;二是阅读频率;三是阅读数量。

2.3.1 每周阅读时间

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每周阅读“人文经典”累计达5个小时以上的占18.5%;3个小时以上的占32.3%;1个小时以上的占2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占17.0%;不足半小时的占6.0%。T检验表明,“理工科生”每周阅读时间存在性别差异(t=-7.612,p<0.001),男生阅读时间显著低于女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院校“理工科生”每周阅读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F=1.939, p>0.05);不同专业存在显著差异(F=4.590, p<0.001),土木建筑类“理工科生”每周阅读时间最多,如表3所示。此外,不同年级也存在差异(F=5.718, p<0.01),进一步检验表明,四年级学生每周投入阅读的时间最多(F=5.718, p<0.01)。

2.3.2阅读频率

调查可知:每周能阅读1本人文经典书籍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1.8%;每月阅读1本的占34.9%;两到三个月阅读1本的占21.3%;半年阅读1本的占15.1%;一年阅读1本以及一年以上阅读1本的分别为5.6%和1.3%。T检验可知,“理工科生”阅读频率存在性别差异(t=-5.145,p<0.001),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高校学生阅读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F=0.028, p>0.05),但存在专业差异(F=4.469, p<0.001),计算机类学生阅读频率最高;同时,也存在年级差异(F=3.617, p<0.05),四年级学生阅读频率显著高于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

2.3.3阅读数量

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中借阅人文经典图书 1~2本的占40.5%;3~5本的占32.5%; 6~10本的占16.2%;10本以上的占2.1%;未借阅的占8.8%。各种检验表明,“理工科生”在借阅数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t(536)=0.395,p>0.05)、专业差异(F=1.225, p>0.05)、院校差异(F=0.968, p>0.05)和年级差异(F=1.859,p>0.05)。

无论是从每周累计阅读时间,还是从阅读频率和阅读数量来看,“理工科生”阅读“人文经典”的效果均不够理想。后续访谈了解到,影响学生阅读投入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大二、大三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较多,占据了其大量的课余时间;二是“理工科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业负担更重一些,能够用于阅读“人文经典”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少;三是手机游戏等占据了学生太多的时间,相当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主要用于游戏、娱乐,而非阅读“人文经典”;四是“理工科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多接触到的是自然科学类书籍,相比之下,对“人文经典”的需求较少,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阅读“人文经典”的精力投入不足。

2.4   支持状况

院校各部门及图书馆的支持和服务不仅影响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经典”的积极性,更直接关系到阅读成效。调查从两个维度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理工科生”阅读“人文经典”的支持状况:一是高校对“人文经典”阅读活动的重视程度;二是图书馆服务支持对“人文经典”阅读的满足程度。

2.4.1 高校对“人文经典”的重视程度

调查表明:近八成的“理工科生”认为所在高校重视(非常重视24.4%、较为重视34.5%、重视19.8%)经典名著阅读;近二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高校不太重视(16.6%)或很不重视(4.7%)经典名著阅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高校对人文经典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F]=0.975,p>0.05)。

2.4.2图书馆支持的满足程度

受访者中认为:所在高校图书馆“完全能够满足”、“基本满足”和“满足”经典名著阅读需要的比例分别为15.7%、39%和33.2%;“不太能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则分别占10.6%和1.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高校图书馆支持的满足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F=0.192,p>0.05)。

通过调查及访谈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及图书馆都采取了相应舉措来支持和服务“人文经典”阅读活动。如:举办经典名著品读会或读书报告会;邀请专家开设经典名著导读讲座;举办经典名著阅读及征文比赛;举办经典名著朗诵会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部门的支持举措停留在表面较多,较少从深层次推动经典阅读活动,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经典名著读书活动时,缺乏有效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因而学生参与度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满意度。

3    建议

3.1  丰富阅读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人文经典”的呈现方式日益多元化:有文本格式、超文本网页格式、合成语音和人声语音的有声格式;有融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格式;还有手机版等多种格式版本可供选择。每种呈现方式都各有其优势:纸质阅读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本,进行深度学习;数字阅读则更有利于获取大量信息,不受时空制约。[5]因此,学校及图书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需求:一方面要增加图书馆纸质人文经典书籍的馆藏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建设数字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  加强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经典”的纵深阅读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除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字面意义有所了解以外,还须要求学生了解文本的隐喻意涵,这涉及到文本产生的时代状况、文本内容的历史背景、文本自身的文体特点等知识”[6] 。不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就无法做到“人文经典”的纵深阅读,因此,院系和教师可通过辅导讲座、读书沙龙、经验交流等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3.3  营造阅读氛围

首先,教师要做好阅读榜样,以自身渊博的人文知识和较强的文化素养感染学生;其次,要有效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培育阅读骨干,带动更多学生自觉阅读;第三,要加强物理环境营造,让学生在安静而充满书香的空间中留恋阅读;最后,要充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以书会友,增进了解,增长见识,收获阅读乐趣。

参考文献:

[1] 徐静.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33(4):71.

[2] 王荣.当代大学生传统经典著作阅读现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2):95.

[3] 潘凤.微时代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24):41.

[4] 查颖.文科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对浙江省1004名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65.

[5] 任文京,任明硕.数字时代阅读方式的选择[J].社会科学论坛,2012(8):221-222.

[6] 张海涛,杨琛.“微阅读”时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5):71.

Abstract: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motional input, reading methods, reading effects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s of undergraduat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reading classics of humanities in fou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province J, and make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itutions, majors, gender and grades. 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enriching reading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method guidance and creating reading atmosphere.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polytechnic undergraduates; reading classics of humanities

責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