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芳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而探究活动始于发现、提出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让问题贯穿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在新知导入时引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善问。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故事、做实验、出示实物等来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探索之火、研究之火。比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纸质圆柱的侧面按要求剪下来并展开,观察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的动手实践后,教师追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很快提出“为什么有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剪下来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剪下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如此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出示自制教具,一个长为30厘米,宽为12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抛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框架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都懂得用“长×宽”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教师不满足表面的学习,而是深入数学本质,变魔术似地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往外一拉(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变成什么图形了?它与原来的长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关于平行四边形,你已经了解了它的哪些知识?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一部分孩子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邻边”,也有一部分孩子则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教师相机引导:到底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你想怎么探究?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动手验证。有的学生回归面积的本质,通过数格子,马上就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成2个直角梯形(或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们拼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通过对比变化前后的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出面积公式……这样,在新知导入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自觉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他们爱学也乐学!
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问题
“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堂课下来,当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探究,掌握的肯定更牢固,知道的肯定更多。教学中,教师创造机会,留足时间,让学生主动探究与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不急于干涉他们的活动,而要给足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解决心中的疑惑,必要时降低难度、给予提醒。比如,当学生认识圆之后,教师设计了一节《欣赏与设计》:先出示一个圆,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它像什么?接着引发思考,如果是两个圆组合在一起呢?這样的问题,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想到了两圆相交,重叠,相离,相切,包含……从2个圆,到3个圆、4个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动手画圆,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的确,因为问题的引导,加上留足探究的时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图案的美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随后,教师利用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和圆有关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对称得到的”进行引领,让学生在寻找、想象、探究、交流中,感受到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在欣赏和设计的动手操作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且明白这些图形实际上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从而感受到图形的对称美。
又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事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圆并带到课堂上。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圆的周长和直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再以问题“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多少”放手让学生探究。当结果都是比3大一些,有的甚至接近3.14时,学生不禁疑惑“怎么会这样?难道是巧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忙开了:讨论、再动手、再交流……此起彼伏,他们陶醉在自由探索中,问题就这样被解决,知识就这样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三、在交流讨论中辨析问题
无论何种学习活动,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当学生产生“心求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时,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甚至争论,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比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一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另一学生听后,马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比的后项不能为0,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既然除数不能为0,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比的后项可以为0。我是足球迷,在电视上有看到2∶0的。”“它是球赛中的比,只是代表一种计分方式。”“这个2∶0表示甲队比乙队多2。”“对,还有球赛中的4∶2表示甲队得4分,乙队得2分,甲比乙多2。而且4和2不能约分、化简。而数学中的比可以进行化简比。”“球赛中的比是比较的意思,而数学中的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无须教师再作解释,学生已真正透彻地理解了数学中的“比”与球赛中的“几比几”的不同。
又如,教学《正比例》这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正比例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后,教师当堂展示实验:在一个装有水的量筒里(把它当成一个湖),往里面放置一个乒乓球(把它当作船)。然后不断往量筒里加水,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约而同都说“水面升高了”。这时追问:“你能打一成语吗?”一个学生说:“刻舟求剑。”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反驳:“是水涨船高。”“哪个成语更适合?为什么呀?你能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水涨船高吗?”学生解释道:水的体积变了,水的高度变了,但船的体积不变。这时教师不着急,再次结合实验,耐心指导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真正体会到:水的体积变了,水的高度也跟着变了,但量筒的底面积不变。在交流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在探究明辨过程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自然能做到学以致用。
四、在练习巩固中解决问题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既是教学效果的检查,也是学生信息的反馈。如在教学完《分数乘法》后,课本有这样一道练习:下面哪些式子的积大于或小于第一个因数?为什么?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再仔细观察它们的积与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这道题所有的式子第一个因数都相同,从第二个因数去判断。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且这两个因数不为0。接着教师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不计算,直接在括号里填上>、<或=。①3.2×0.1( )3.2;②2.8×1.2( )2.8;③3.12×1.5( )3.12。学生很快均能判断准确。教师又出示第二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式子成立。①1.5×( )>3.2;②12.3×( )<2.8;③15.5×( )=15.5。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变化练习,学生明白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在步步深入的基础上,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活化”。再如教学《折线统计图》这课时,练习中可设计这样一道题:根据同一组数据制成的两张不同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后学会质疑:为什么数据相同,做出的折线统计图差别这么大?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形成共识,解决了问题:统计图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在画折线统计图的时候,应根据数据的特点,给每格设定合适的数量,这样才能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让统计图更加美观,这才是统计应用的最高境界。
五、在课堂总结时延伸问题
教学中,当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将知识进行课外延伸,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这样,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就会形成研究的兴趣,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比如,在《圓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把一个圆柱,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2个圆柱,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变化?按照这样的切法,平均分成3个圆柱、4个圆柱、5个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各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这时请四人小组先讨论:怎么平均分?分完后表面积变了吗?体积呢?带着这些猜想,回家动手实验:用橡皮泥扭成圆柱,用塑料小刀切一切,分一分,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过程,可以用笔记录,也可以用镜头记录,下节课一起分享。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再设计如下的问题:再动动脑筋想想,还可以怎么分也能平均分成2份?按照这样的分法,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如此,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交流做了巧妙铺垫,同时也持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延伸数学课堂。
总之,让问题贯穿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更有吸引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进入学习的快车道,确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