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对美术教育来说,能够提高学生的图像识别力、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教学有效性较低等。新形势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美术学科基本能力,做好教学课堂的改革和转型,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转型
近些年在素质教育浪潮的冲击下,核心素养教育概念在教育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但是核心素养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道德素养、个人修养、知识能力等,不同的学科有着自身的核心素养范畴。在教育改革中,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育工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教书育人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概述
在我国开展美术学科教育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核心素养概念在2014年左右提出,美术学科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从整体上来看,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们的综合发展,一个人在学习中不仅仅需要培养知识与能力,更需要培养社会适应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能力提升,却忽视了由于个体差异带来的不同优势。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优势,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其中,核心素养包含人文情怀、审美兴趣、创新思维等,教师应当做好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的重视表面化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中,美术学科逐渐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不同,有些教育主管部门表面上对美术教育同样重视,如改善教学环境,建设美术教学专用室,硬件上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和提升。但是,从大环境来看,由于升学制度的本质没有变化,所以美术学科在学校中的地位依旧没有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的重视停留在表面,仅仅对各学校是否按照课程标准开设美术课进行监督,对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实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美术课缺乏地位,教师积极性不高。
2.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较差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美术教材给的编写和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呈现出素质教育精神,其内容丰富多样,教育目标也十分明确。但是,在学校领导的决策中,美术教育不开展必然不行,但是如果重视美术教育,又担心因过于重视导致其他学科教学质量降低,最终影响学生成绩和学校形象。这些问题导致目前学校中的美術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较低。很多美术教师因此也产生了惰性,他们在教学中布置一些美术作业,遇到问题就大致讲一下,对学生的指导和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性。
3.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准备不充分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对他们来说,美术学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而小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美术课。但是由于目前小学美术教材的改革,使得每节课都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才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对学生要求不高,学生自然对准备工作不重视,往往是没有准备就来上美术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低。
4.不正确的评价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教学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当前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创作的作品,除教师外,很少有其他人能够对学生进行夸奖。部分家长喜欢用成年人的标准来审视学生的画作,以单纯的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来评判,严重打击了孩子画画的积极性。
5.教学中存在其他不合理因素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重视理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培养意识;有些教师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只是流于形式,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对学生的实际培养效果却大打折扣;有的教师重视课堂和教材,忽视了本地区文化和生活情境,使学生学起来理解困难,进展较慢。这些简化的教育工作,都是影响小学美术教育效果,阻碍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转型对策
1.因材施教,因人授课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材版本经过不断更迭,到目前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涉及国画、儿童画、手工、设计等几大类。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类别在各年级段的教材中都比较分散,在教学中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说教完国画教儿童画,但小学生记忆力有限,很可能就忘记了国画的知识和技法。长久下去,教了这个忘了那个,缺乏完善的体系,难以看到小学生的个性优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类整理,如将国画归为一个专题、儿童画归为一个专题、手工归为一个专题、设计归为一个专题。相同专题可以设置难度梯度,由简入难,在较长的一个周期内,只学该类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发现学生的个性优点了。
2.教学逐步走向生活化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积极性,不是照本宣科讲解理论,就是布置美术任务任学生自我发挥,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模式。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就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重视起美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积极的心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够因为学校不重视或领导不重视,就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够照搬网上的教学案例,套用一些情境或者小组合作任务,这样的教学案例并不符合当前地区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得不偿失,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从实际来看,教师应当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环境开展教学。下面以闽南地区为例,详细谈谈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首先,闽南地区美术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门类丰富,地域性较强。由于福建人文地理的差异性,其美术发展形成多个区域和特色,包括建筑、绘画、工艺和戏剧服装等。第二,历史悠久,保持原生态。福建地区美术传承历史悠久,已和人们的生活习俗与民间文化融为一体。第三,与农时节日交织。闽南地区信仰众多,复杂多样,有些崇拜自然,有些崇拜鬼神,使得节日活动中灯彩、演出服等作品繁多。第四,闽南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十分紧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扩张下,地方文化和风俗正在逐渐消亡,伴随的美术文化同时也不容乐观。各地区教学对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小学美术教育更应当重视地方美术资源的转换。首先,要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完善的课程资源和对教学进行转换。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美术课程呈现在美术作品的识读、利用媒体综合表现和创造、形成审美态度,最终形成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传承发展。其次,要进行原生态的授课。可以通过构建资源库,将地方美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提升资源整合水平。并且,教师可以与优秀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家面对面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真正喜爱上地区美术文化。最后,要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闽南地区丰富的美术资源,在艺术加工和呈现美感过程中,需要用视频和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形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融入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中。只有教学资源落实到教材,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地方美术资源的特色。另外,对一些优秀文化,还可以请传承人进入到课堂中进行授课,让民间美术家进入学校,比如刻紙艺术、木偶艺术、陶艺等,使小学美术教学更加丰富有效。
3.拓宽学校美术的教学方式
首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将现代媒体和美术学科相融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图画的识别能力更强,再加上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读图时代,小学美术教师便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乡土的美术资源制作成影像资料,然后呈现给学生进行欣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其次,在教学中要融合校园文化展示成果。美术教学工作要从课堂走向校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美术创作,比如主题活动、艺术节、文化空间等,使学生更加了解本地的美术历史和文化,并且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最后,要开发案例交流,加强网络宣传。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发乡土课程工作中,还需要将教学案例分享到网络之中,取长补短,完善教材,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增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并且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实行分类教学,加强资源整合,善于开发本地区特色美术资源,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慰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愉快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68.
[2]翟云云.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 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73.
[3]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 教育导刊, 2015(09).
[4]钱初熹,徐耘春.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学习评价[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