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琳
430070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
430070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高血压伴脑梗死是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是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为探讨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指导临床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40 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4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 例。观察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57~79岁,平均(65.4±3.2)岁;病程6个月~1年,平均(4.1±0.6)个月。对照组男13 例,女7 例;年龄57~78 岁,平均(65.5±3.1)岁;病程6 个月~1年,平均(4.0±0.5)个月。
方法:两组均给予双氢克尿噻12.5 mg+非洛地平5 mg,1 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20 mg 睡前服用,连续治疗4 周,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片,1片/d。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SBP 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BP和DBP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BP和DBP变化情况比较(±s,mm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BP和DBP变化情况比较(±s,mmHg)
血压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SBP 153.6±12.1 121.1±9.5 153.1±11.6 144.5±11.5 DBP 98.6±7.9 83.1±6.5 98.5±6.6 97.1±4.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s,mmol/L)
血脂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总胆固醇(TC) 6.9±0.2 4.6±0.3 6.8±0.2 5.2±0.8甘油三酯(TG) 2.8±0.8 1.7±0.2 2.8±0.7 2.1±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8±1.8 2.1±0.6 4.8±1.7 1.9±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1±0.3 1.3±0.3 1.1±0.3 1.2±0.2
表3 两组治疗7 d、14 d、6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7 d、14 d、6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7 d 治疗14 d 治疗60 d观察组 25.6±6.3 19.1±3.7 13.3±3.1 11.1±2.9对照组 25.5±6.1 23.1±4.7 18.3±3.4 15.1±3.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治疗7 d、14 d、60 d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NIHSS 评分和治疗14 d NIHSS 分级评分以及治疗60 d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高血压伴脑梗死是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较快,而且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逐步升高,因此高血压伴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属于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在体内吸收速度迅速,能够与血浆蛋白迅速结合,约在1~2 h,血液浓度达到峰值,其半衰期t1/2约14 h,达到了降血脂降血压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能够抑制血管和心肌RAS,下调AT1 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从而改善心肌重构及心功能;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稳定粥样斑块,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2-4]。
本组资料结果观察组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压迅速得到控制,血脂水平也明显降低,NIHSS 评分也明显下降,与普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相比较,效果十分明显,这也充分说明得了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方面明显优于普伐他汀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优于普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