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设

2019-09-23 08:29袁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语教学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新导向。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导下,厘清英语生态课堂的内涵,分析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现象,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来诠释“互联网+”时代下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设策略。具体包括:建立有效师生生态位,课堂主体协同发展;创立生态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营造生态化教学环境以及实施科学生态化教学评价。

关键词  “互联网+”  课堂  英语教学  生态课堂

2015年,以李克强总理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推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中国步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行业”,即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与某一行业交融,创造“1+1>2”的新模式,从而实现该行业发展的新形态。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英语课堂存在一定的生态失衡现象,如何有效实行“互联网+英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生态课堂的内涵

教育生态学是从生态学发展而来,并逐渐与心理学、社会学结合而演变为一门新的学科。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整体、联系和平衡等原理与机制,考察系统内部诸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探讨教育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基本规律,如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平衡、教育生态位等,探寻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途径和方法[1]。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英语课堂是一个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构造而成的微观生态系统。生态主体分为教师、学生、管理者等,教学环境分为教材、教室、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生态主体和教学环境都是不可缺的生态因子。英语生态课堂的特征是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动态平衡、共生共长和可持续发展。在英语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英语课堂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教学交互活动,使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实现能量流动和信息流通,以达到英语课堂的和谐平衡状态,从而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犹如一个庞大的资源语料库,师生可以随时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获取知识和信息,使英语教学呈现出个体性与多样性等特点。虽然“互联网+”时代对英语教学产生许多良性影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没有有效实施于英语课堂中,再加上传统课堂模式的影响,英语课堂呈现出失衡现象。

1.英语课堂师生生态位失衡

当前英语课堂中师生生态位处于失衡状态:教师独掌话语权,几乎是英语知识信息的唯一“生产者”,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完全取决于教师,课堂变为“一言堂”,而学生失去应有的生态位,成为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和“消费者”。加之信息技术的强势介入后,许多英语教师对PPT、网络课件和视频等过度依赖,导致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部生态位重叠等问题。师生生态位的失衡直接影响师生生态因子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2.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失衡

从英语教育自身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使得学生无法有效获取英语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英语教学生态链条脱节。从教学内容来看,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传授只注重生态圈中的某一个点或一条线,仍然只对语法和词汇等进行重点讲授,应试倾向严重,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英语教学生态圈的系统性。从教学模式来看,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变化性,受传统英语课堂的影响,许多教师采用PPT等现代填鸭式方式来对学生“人机共灌”。当前英语教学并未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来开展多样化教学设计和活动,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形成英语教学的生态链。

3.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失衡

从物质环境看,许多学校缺乏配备的教学硬软件设施,英语网络信息环境失衡。从社会环境来看,英语课堂犹如一盆空间有限的小花盆,其营养的来源仅仅来自教室和教材,与外部现实的大环境相脱离,因此产生“花盆效应”。在这种“小花盆”中英语课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小循环,从而造成所学知识和现实运用相脱节。从精神环境来看,英语教师往往倾向于教授英语知识信息,忽略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缺少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这种失衡的精神环境降低了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而影响师生“共生共长”。

4.英语课堂评价失衡

目前许多英语课堂评价主体仍仅是教师,忽略了學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以及信息技术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许多英语教师仍单纯地使用期中和期末笔试等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忽略了把学习态度和策略、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纳入评价的范围中,从而导致课堂评价失衡。

三、“互联网+”时代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设策略

1.建立有效师生生态位,课堂主体协同发展

在英语生态课堂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他们都是英语课堂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他们相互作用和影响,超越了传统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他们通过自身生态位的不同功能和作用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和课堂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对教师而言,他们不再是“一言堂式”的“灌输机器”,而具有多元化角色定位。英语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课堂设计者、管理者,教育资源的建构开发者,须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模式;他们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评估者、鼓励者和同行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并反思教学中的优缺点,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是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的表现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团队的合作者,积极参与投入各种英语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同学、现代技术和设备合作中共同进化成长;他们还是英语学习的建构者、探究者、学习策略的使用者,真正成为课堂的生态主体。在英语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态位,从而教师的专业与学生的学习共同发展,如同植物界中的“共生效应”。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成为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另外一个重要因子。面对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和学生的“手机瘾”,学校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合理的心理疏导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以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润滑剂作用,从而促使整个英语教育生态系统和谐运转。

2.创立生态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互联网+”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生态化教学内容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动态相连的。英语生态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关注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生态链链接。依据教育生态学的整体关联性和动态平衡原则,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基本的语言技能外,还应关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良好的心理素质、小组合作能力、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应该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和学生都有权依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通过网络资源不断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开发建设英语教学资源,如视频、精品课程和试题库等,以提升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要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导下利用教师、课本、网络、学生、技术等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有效整合多种网络教学资源,使它们相互影响,组成有效的生态链。如在英语教学中,课前教师提前做好微课视频,利用多样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地步入课堂学习中。在课堂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多种信息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语音测评、人机交互、场景学习、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等,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演练语境,并结合探究式、协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共生型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学习体验,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推进他们英语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双向发展。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及时解答疑问,运用时髦亲和力的网络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还可以通过远程协助学习平台把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督促学生灵活选择时间去搜集资料和完成任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促使传统英语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外延和拓展。但同时英语教师要遵循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当生态因素处于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限制因子会限制有机体的发展[2]。因此,英语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用于教学时,要“适可而止”,如适量的网络资源、合理的作业布置等,以免使之超过学生的耐受程度,而成为课堂的限制因子,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

3.营造生态化教学环境

和谐发展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刺激各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它们的良性发展,从而有利于保持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首先,建设生态化物质环境,优化软硬件环境。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学校要协助建立英语网络教学环境,设计开发集教学管理、自主学习、课程教学、学习评价、互动交流为一體的泛在学习环境,为英语教学创建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如:微信平台、各种数据文本管理平台等,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英语教学平台与其他数字平台(图书馆平台、广播平台等)衔接,将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对教室进行不同的布置和设计,从而创设不同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活动而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建设生态化社会环境。英语课堂应突破课内教学的“小花盆”,突破课堂和教材这种局部的环境,而把教学空间拓展到室外,使英语教学与外部社会实践链接互动。如在教室之外多开展英语角等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使之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和延伸,从而减弱传统课堂的花盆效应。最后,建设生态化精神环境,在英语教学中要架起“情感”这座桥梁,将教师和学生连接在一起。教师通过这座桥梁与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如对学生身心的关心和帮助等。在“情感”的滋润下,师生对英语教学的各种问题进行平等探讨交流,从而使他们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生态化师生关系。

4.实施科学生态化教学评价

在“互联网+”时代,英语生态化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发展性的特点,能充分利用教师、学生、技术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关联,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综合全面性评价。在英语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利用网络及电脑软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范围要广泛,除了评价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能力外,还应评估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课堂参与度、学习自主性、学习策略等方面。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管理。对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可以使用终结性评价,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外,还可采用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网络测试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量化管理。在评价中更要注重通过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展示法等,并利用档案袋来记录归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这些学习成果来自于个人作业、测试、小组合作作业、个人复习笔记等。这样能有效记录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情况,并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评估和自我积极发展。因此,英语教师采用生态化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管理,能最大程度地展示和评估学生的表现和发展,以便及时反思教学效果。

在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英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使教师、学生与环境资源之间互相作用影响,促使“互联网+”和“英语教学”有效交融,以构建“互联网+”时代的英语课堂新生态。这不仅顺应了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均衡发展和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远振,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郭坤.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6(10).

[3] 袁红.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课堂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2012(11).

[4] 周莹.“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

[作者:袁莉(1979-),女,湖北麻城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