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洋
摘 要:小学生天真浪漫、对色彩敏感,因而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构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效率,从而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授教方式仅限于图片、书本和名师作品欣赏等形式,教师虽用心准备但效果不佳。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后,教师利用动画、教学范例视频、三维课件制作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美术的课前准备应以图画、声音、视频和文字组成。教师需在课前解读重难点再根据需要配以相关的图画、声音、视频和文字,把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合成教学流程。如岭南版美术一年级《雪孩子》一课,南方出生的孩子很少见到过雪景,无法想象下雪时的银白世界的样子。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用可爱的动画片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播放真实的雪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的导入环节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将重难点轻松解读,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信息技術辅助教学,可以扩大常规教学中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运用信息技术把教材中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将静、动、乐完美结合,创造出艺术境界激发学生发现美,创作美的欲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悦耳动听的音乐和图文并茂的画面融合为一体,展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如岭南版美术二年级《切开的水果》一课,真实的水果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将水果的切片组合各种可爱的动物造型,并以小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探索,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美育于人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在中高年段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用电脑绘画,操作灵活,可塑性强,过程既新奇有趣,又能让学生掌握一些构图的技巧及色彩的搭配,加强学生参与度和探知欲,让学生的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简易的图形拼接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渗透情感教育,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拓美术教学的新途径
在美术课堂上,用电脑绘画有一定的优势,如示范性强、上色快、自由变换等特点。艺术教育重在素质教育,技法不是美术课堂的重点,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人们常说美术课的境界寓教于乐,即在于玩中学,学中玩。电脑绘画自由性强、可任意的发挥,正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也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其中找到真正的学习快乐。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学生学习路径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资源。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资料,通过重组构图、吸取优秀范例等形式,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从而得到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又通过与同学分享、互评的形式加以改进。这样,学生不仅增增强了团队意识,更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了美术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有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开辟一条新途径。因此,美术教师应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丰富多彩的小学美术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